读了《于役志》,才明白现在走到哪算哪的旅行,欧阳修早已体验过

读了《于役志》,才明白现在走到哪算哪的旅行,欧阳修早已体验过

公元1036年(北宋景佑三年),欧阳修为朝廷贬范仲淹鸣不平,结果也被贬为夷陵县令。到达夷陵后,欧阳修将从京城开封前往夷陵一路的创作成文,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于役志》。  

《于役志》按先后顺序记录了这一段看似快乐却又艰辛的行程,描述了欧阳修一路的食行游玩。据史料记载,《于役志》是宋朝第一篇以日记(整篇按时间顺序的描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日记)的形式为稿的文件,由于欧阳修在当时文坛的影响,被后来的官员争相模仿,并由此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体——日记体。

读了《于役志》,才明白现在走到哪算哪的旅行,欧阳修早已体验过

开封到夷陵陆地直线距离近1300公里。从《于役志》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欧阳修去夷陵一路走的是水路,现在看来,陆路近速度快,水路远而且缓慢,可为什么欧阳修还会选择水路呢?

因为欧阳修前往尹陵时,带着老母亲和三岁的儿子《其夫人在儿子出生后不久去世,儿子在8岁时夭折》,而且出发之时又是夏天,又无车马,为照顾老幼安全,只能选择水路简舟而行了。这通过《与尹师鲁第一书》描述的“始谋陆赴夷陵,以大暑,又无马,乃作此行”得到了证实。

读了《于役志》,才明白现在走到哪算哪的旅行,欧阳修早已体验过

在宋朝,非富即贵的人群出行很少使用官船,基本上都是把租雇民间船作为的首选。欧阳阳修这次被贬夷陵也是一样,他没有获得使用官船的待遇,而是搭乘客船,到了岳州(现岳阳市)后,才借到了一艘客船。

读《于役志》,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的这次行程相对宽松,有很多的时间晤友游玩。所以欧阳修在《与尹师鲁第一书》写道“行虽久,然江湖皆昔所游,往往有亲旧留连,又不遇恶风水,老母用术者言,果以此行为幸。”

读了《于役志》,才明白现在走到哪算哪的旅行,欧阳修早已体验过

与故交新友的晤面是《于役志》的主要内容,从开篇送别范仲淹一直到9月初到达沌口(今武汉汉阳东南),基本上都是与朋友的交游宴乐,而且基本上到每一个地方都会停留。在书中记载可以看出,欧阳修盘桓最长的是在楚州(今江苏淮安)呆了17天。他在《于役志》记载的故交新友一共有53位,既有故交新友,也有亲戚和当地官员。

古代官员基本上都是文人出身,喜欢结交文人雅士。欧阳修虽然是遭贬出行,但在当时他的文章已经传名天下了,所以地方官员都愿意与之交往。何况(公费)接待官员本来就是地方官员的一种职责,因为在后来官员类似的行程记录中都有描述。

读了《于役志》,才明白现在走到哪算哪的旅行,欧阳修早已体验过

欧阳修的这次之行,每在一个地方停留,必然会去游览当地的风景名胜,所以游览名胜也是《于役志》记载的重要活动。不同的风俗文化和自然景色让欧阳修放下了被贬的烦恼,不同时代的名胜让他丰富了知识,身在旅途中的欧阳修,也更能深刻体会前人留下的诗文意境了。

以船出行,危险甚重。但欧阳修的夷陵之行,却是非常的平安,没有遇到什么恶风怒波,这可能也与他在行程中祭拜过神灵有关吧。

读了《于役志》,才明白现在走到哪算哪的旅行,欧阳修早已体验过

欧阳修看似轻松的公务旅行,其实在交通不便,一行数月的古代,虽然有与故交新友相逢相识的愉悦,但也充满了危险,以及贬谪带来的内心的辛酸。所以,欧阳修在途经黄溪时以《黄溪夜泊》进行了抒发。

楚人自古登临恨,暂到愁肠已九回。万树苍烟三峡暗,满川明月一猿哀。

殊乡况复惊残岁,慰客偏宜把酒杯。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

欧阳修的这首诗,通过对三峡景色的描写,散发了他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深沉感慨,同时笔锋一转,写出了如果不受贬谪,又怎么可以看到如些秀丽的山光水色的旷达。可见,欧阳修通过这样的贬谪之行,也不断的在质疑与验证自己的宦海历程,所以才能在以后的政治生涯里更加的忧国忧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