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录取万人,在学习中国的基础上,独具特色的古代朝鲜科举考试

自隋炀帝创立科举制度,中国的科举考试不断发展与完善,以才学作为选官标准,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促进了古代中国官僚体制的完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科举考试不仅影响国内,也随着国外交往,影响周边国家。朝鲜半岛的科举考试就来自于中国,朝鲜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基本国情,对科举考试进行不断发展与改变。

一科录取万人,在学习中国的基础上,独具特色的古代朝鲜科举考试

中国古代科举

纵观朝鲜半岛科举制度的改变,我们可以窥探出,朝鲜半岛科举考试的发展受中国因素影响非常大,但是也有结合自己国情做出的改变。

一、高丽王朝统治时期,创立科举制度,设置制述科,明经科等主要科目,其后元朝入侵,高丽王朝的科举考试发生多次改变,最终形成定制

918年,高丽王朝建立。高丽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朝鲜半岛战争的结束,但是并没有形成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甚至无法派官管理地方,豪强豪族势力割据地方,严重威胁国家的统一,也威胁高丽王朝的统治。

高丽王朝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并在全国各地设置学校,与之相对应,开始接受双翼的建议,实行科举考试。双翼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人,对中国的科举考试非常熟悉,他按照唐朝的科举考试制度,也设立明经科,考试的主要内容也是诗词歌赋。但是随着词在高丽越来越受欢迎,明经科的地位显著下降。

一科录取万人,在学习中国的基础上,独具特色的古代朝鲜科举考试

高丽官员

高丽的科举考试还有一门叫杂科,杂科的地位非常低,杂科考的项目也非常的多,比如有考关于医学知识的,也有考地理的,还有专门考占卜的。

高丽科举考试中有一个最为特殊的科目叫做僧科。高丽的统治者定佛教为国教,宣扬全国人民都信仰佛教,国家需要大量的懂佛教的人才。为此国家专门组织考试,来选拔懂得佛教的人,经过两次考试,全部合格的被封为主持,然后派往各个寺庙,管理寺庙事务。

1231年,高丽王朝遭到蒙古族的入侵。忽必烈建立元朝后,继续加强对朝鲜半岛的管理,高丽王朝成为元朝的附属国,后又变成元朝的一个行省,此时的科举考试制度也受中国元朝影响非常大。

由于元朝是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王朝,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汉化程度比较低。因此元朝统治者崇尚武功,忽略文才,曾经长时间不举行科举考试,高丽王朝人民也无法参与考试。元仁宗时期恢复科举考试,高丽王朝作为元朝的行省,可以派人到元朝大都参加科举考试。高丽王朝举行的最高科举考试沦为乡试。

根据朝鲜历史记载,

“忠惠王后三年,李仁复中制科,授大宁路锦州判官”“忠穆王初年十一月,遣尹安之、安辅、郭应举。明年,辅中制科。三年九月,遣尹安之、白弥坚、朴中美应举。”

高丽王朝后期,元朝统治土崩瓦解,对高丽王朝的控制越来越弱。高丽统治者也试图摆脱元朝控制,1363年,高丽统治者打败元军,彻底脱离元朝管理。之后开始全面改革,对科举考试也进行了改革。将科举考试分为三个层次,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全部由礼部负责,大大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管理。

一科录取万人,在学习中国的基础上,独具特色的古代朝鲜科举考试

古代高丽书生

高丽王朝统治后期的科举考试改革,限制了贵族的权利,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加强了专制王权。但是由于朝鲜半岛贵族势力非常强大,很快科举考试权利再一次被贵族所拥有。科举制度并没有达到高丽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

二、朝鲜王朝建立,朱子理学的思想渗入科举制度,受战争影响,科举考试中武科也开始出现

高丽王朝在地方贵族的压力之下土崩瓦解,取代他的是朝鲜王朝。朝鲜王朝建国以后,继承了高丽王朝的相关制度,继续实行科举考试,科举考试依然按照乡试,会试,殿试的模式举行。

朝鲜王朝统治时期,中国的陈朱理学跨过大海来到朝鲜半岛。朝鲜王朝的建立者李成桂,非常推崇程朱理学,把理学确立为国教,不再推崇佛教。李成桂非常赞赏三纲五常的思想,于是通过科举考试与设置学校相结合的方式,把理学设定为必修科目。至此,理学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朝鲜王朝建立以后,虽然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但是战争经常发生,不仅国内战争频繁,农民起义不断,也经常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袭击。因此朝鲜王朝统治时期,国家依然动荡不安,国家需要大量的军事人才来保障国家安全,为此

科举考试中武科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超过文科。

一科录取万人,在学习中国的基础上,独具特色的古代朝鲜科举考试

古代武举

科举考试本来是按照才学选拔文官的,但是由于朝鲜国内战争频繁,武科地位突出,甚至出现千科和万科等畸形发展。

“(宣祖二千六年)设武举,取三百五十三人……(宣祖二十六年)甲寅,中和居守口将尹安仁等上疏,请别设一科,试取其邑之人……(宣祖二十六年)世子次全州设科,文科取尹吉等九人,武科千余人”。

所谓千科和万科,就是指一次录取人数有千人或者万人,这明显是用来选拔士兵,而不是文官的,因此只在步兵中举行,与原来的武科相比,内容非常简单,只有一项就是必须会使用鸟铳。后来在水军中,也通过此种方式进行选拔人才。通过千科和万科这种选拔方式,朝鲜王朝选拔了大量的军事人才。

据统计,

“宣祖十五年(1602年)在庆尚道的釜山、巨济和全罗道的録岛、古今岛开科,试取17000余人。同年冬天,因为舟师科加了许多内陆人,所以重新开科,经会试又试取了1600人。”

千科和万科的选举,为朝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源,而且通过科举考试,很多人就成为国家的在编人员,军事战斗力不断加强。而且基本上构建了全民参军体系,全国总动员,参与保卫国家事务,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朝鲜的财政问题。但是由于考试科目非常简单,考试录取人数非常多,所以徇私舞弊现象特别严重,完全违背了国家通过武考招收人才的初心。所以随着日本侵略者被打败,清王朝的崛起,朝鲜王朝回到正轨,对科举考试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三、允许官员参加考试,考试科目众多,内容丰富,朝鲜科举制度在学习中国的同时,也呈现出朝鲜特色

高丽王朝统治时期正式确立科举考试制度,经过朝鲜王朝统治时期,科举考试制度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虽然朝鲜半岛的科举考试来自于中国,甚至是完全效仿于中国,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呈现出鲜明的朝鲜特色。

一科录取万人,在学习中国的基础上,独具特色的古代朝鲜科举考试

朝鲜使臣出使大明

比如中国科举考试规定,如果你通过科举考试,特别是已经成为国家官员时, 一般是没有资格再重新参加普通科举考试的,只能参加制科考试。但是朝鲜科举考试却规定, 如果你对现在的职位不满意,是可以重新参加考试的,但是考试次数不能超过三次。科举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还承担官吏晋升的职责。

朝鲜半岛的科举考试,开科的内容比中国多很多,比如就曾设置佛科和杂科。而且除了正规的科举考试以外,还举行过各种各样非正式的考试,比如你在国子监学习六年以后,就可以直接参加殿试。

朝鲜国家由于独特的国内环境,战争异常频繁,需要大量的军事人才,但是在科举考试中有一个特例,就是武科除了战争期间,大多数时间都不受重视,而文科一直受到推崇。这一点从双方录取人数上就能看出来,物以稀为贵,人才也是一样的。武科考试一次录取万人,文科考试才录取几个人,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四、小结

综上所述,高丽王朝仿照中国唐代的科举制度,创立了适合朝鲜的科举考试。为了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科举考试设立进士科,杂科和僧科。由于元朝的入侵,高丽王朝被迫成为元朝的行省,独立发展的科举考试制度遭到中断,完全沦为元朝科举考试的乡试。

一科录取万人,在学习中国的基础上,独具特色的古代朝鲜科举考试

现代人扮演的朝鲜科举

朝鲜王朝统治时期,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农民战争异常频繁,日本也经常骚扰朝鲜境内。朝鲜政府被迫改变科举考试,大大提高武科地位,武科畸形发展为千科和万科。为朝鲜取得国家独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兵力,由于农民全部成为国家官员,军队战斗力也大大提高。

虽然朝鲜半岛的科举考试制度来源于中国,但是依然呈现出独特的朝鲜特征。比如允许官员继续参加科举考试,文科地位大大超过武科地位,在实行正式的科举考试以外,也经常举行非正式的考试。

参考文献:

《高丽朝鲜两朝的科举制度》

《经国大典》

《宣祖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