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量子通信技术世界领先,投资70亿建全球最尖端实验室

量子通信,是人类物理史上的第四次革命,将给世界带来不可想象的变化,甚至会对现在世界学的科技进行一次颠覆,现有计算机需要几年才能完成的计算,在量子计算机那里,可以只要几秒种。所幸的是,在量子技术的研发上,我国没有落后于世界,而且领先于全球。

我国量子通信技术世界领先,投资70亿建全球最尖端实验室

什么是量子技术?

全称为量子信息技术,量子信息是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主要包括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2个领域。量子通信主要研究量子密码、量子隐形传态、远距离量子通信的技术等等;量子计算主要研究量子计算机和适合于量子计算机的量子算法。

量子通信技术第一次从科学家的实验室走向大众视野,源于1997年《自然》杂志一篇题为《实验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论文,该成果被公认为量子信息实验领域的开山之作,这篇论文作者是一个中国科学家:潘建伟。从此引起了一次声势浩大的量子革命,特别是量子通信技术在计算机,信息安全,通讯方面的应用,让人们大开眼界。

2004年,《自然》杂志发表了潘建伟研究小组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五光子纠缠和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这一科研成果,并称赞为:这种新颖的量子态隐形传输是量子纠错和分布式量子信息处理所需要的关键技术。

据网上的资料显示,2020年6月份,工业巨头霍尼韦尔宣称,已研制出世界上功能最强大的量子计算机。根据IBM创建的衡量量子计算机性能的体系标准,该计算机已达到了64个量子体积,是其竞争对手IBM和谷歌量子计算机的两倍。量子比特可以保持状态的时间达到了几秒钟,相较于其它量子计算机的微秒级,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提高,极大地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容错性和编程易用性。

我国量子通信技术世界领先,投资70亿建全球最尖端实验室

现在对量子信用技术的研究很多,全世界科技强国的科学家们都在这条赛道上努力狂奔,因为在量子科学的领先优势,会彻底改变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的整体竞争优势。

我国现在的量子通信发展如何?

我国量子通信方面的理论研究起步虽然相对滞后,但在实验上几乎是与国外同行同步进行:

早在1995年,中国科学物理所首次以BB84协议方案在国内完成了演示实验。

2000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和中科院研究生院合作完成了国内第一个850纳米波长全光纤1.1KM量子保密通信实验。

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通信重点实验室成功地在校园内铺设了总长为3.2KM的量子通信系统。

200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科研小组通过现有光缆线路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实现在125KM量子通信原理性实验。

我国量子通信技术世界领先,投资70亿建全球最尖端实验室

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领导的科研小姐,利用纠缠光子对实现了不受外界干扰的量子密码传输

2008年10月,潘建伟小组构建了基于商用光纤和诱变态相位编码的3节点量子通信网络,节点间距离20KM,实现了实时网络通话和3方对讲功能。这一成果的发布早于欧洲科学家发布的量子通信网络系统,使得潘建伟小组成为国际上报道的两个严格安全的实用化量子通信网络实验研究小组之一。

2016年,在我国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成功升空,其在天地之间的数据传输,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量子通信,为今后构建量子通信网络先行试验。

2017年,全线贯通运行的京沪干线实现了与“墨子号”卫星的连接。这条不同凡响的高铁干线采用了量子密钥和量子网络等众多技术,是全球第一条采用量子通信的铁路。

我国量子通信技术世界领先,投资70亿建全球最尖端实验室

事实上,中国的量子通信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领先欧美国家不止一个身位。世界上首个光量子计算机在我国面世,其计算能力远远超出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

不仅如此,而且国内企业也正与研究机构在加强合作,共同推进量子产业化的进程,2015年7月30日,阿里云与中科院在上海联合创立量子计算实验室,研究量子安全,量子计算领域,2015年8月31日,蓝盾科技也宣布与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共建量子密码联合实验室。2015年11月,中航工业与中国科大也共同建立了量子技术研究中心。

我国量子通信技术世界领先,投资70亿建全球最尖端实验室

为了支持我国的量子通信的发展,国家也计划投资近千亿在合肥高新区建立全球最为尖端的量子实验室,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就达到700多亩,总投资近70亿。到底这个量子实验室是用来研究哪些东西的?为什么国家会花这么多钱投资它?请观看西瓜视频创作人“国器”的视频:上天入地!中国分5年投入上千亿,全球最大量子实验室呼之欲出。

打开西瓜视频,搜索“国器”即可观看全部视频。

涨知识,看西瓜视频

我国量子通信技术世界领先,投资70亿建全球最尖端实验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