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爨寶子碑》與《爨龍顏碑》是現存雲南境內最具價值的兩通碑刻,並稱“二爨”。
爨[cuàn] 為姓,始見《戰國策》,“爨人”統治雲南期間,有爨字,曾顯赫一時。《雲南通志》雲:“唐阿隱居山谷,撰爨字,如蝌蚪。二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號”,《書史會要》說“爨率子小草妍媚”。
曲靖《爨寶子碑》,晉大亨四年(405,實為晉義熙元年)立,於乾隆戊戌(1778年)在郡南七十里楊旗田已出土(江寧鄧爾恆《跋》記載)
陸良《爨龍顏碑》,宋大明二年(458)立,於道光六年(1826)為雲貴總督阮元於荒阜中發現。
南方碑刻較北方碑刻少,“二爨”碑一晉一宋,實為南滇碑刻之代表。
莫友芝《宋元舊本書經眼錄附錄》記載:“《爨龍顏碑》,劉宋碑版,金石家皆未之及,今唯傳仕德此石耳,後晉《爨寶子》一石,五十四年在雲南陸涼州。”
葉昌熾《語石》之《總論各省石刻》一則雲:“浙有《三老諱日記》,楚有《九真太守碑》,滇疆僻在南荒,而《二爨碑》,一晉一宋可傲中原,所稀有足為雞足增輝。此外,閩粵諸省,隋以前無片石,貴州至前明始建行省,《漢盧豐碑》之外,不獨無隋唐名跡,此則限於地也,《紅崖》晚出,鄒叔績雖釋為《殷高宗伐鬼方之碑》,荒遠無徵,難為典要。”
同治六年(1867),翁同龢在其日記裡記載:“檢壁櫥,得《爨寶子》《龍顏》兩碑,甚喜。”光緒三年(1877),受贈又得兩碑。“
後通過拓片贈送、購買等途徑,“二爨”在清代中期以後廣為流傳,楊峴、沈曾、鄭孝胥、李瑞清、沈尹默、趙熙曾、張裕釗、康有為、梁啟超、曾熙、林散之、陸維釗、胡小石、潘天壽等一批書家都曾取法“二爨”。
《爨寶子碑》
碑高190釐米,寬71釐米。共13行,每行30字。下部為立碑人名13行,每行4字,共400餘字。
《爨寶子碑》堅持對稱,追求“上稀、中勻、下密”。用筆雄奇險峻,鋒芒外露,出人意料;字體強調尖銳與急折彎,橫畫強調兩端“雁尾”方收,左顧右盼,氣勢恢弘;均衡、倔犟,處處出人意料,以險求正,靜中有動,動中求靜。自清代開始,此碑開一代書風,諸多畫家題款多選此書體。
《爨龍顏碑》——被康有為稱為“隸楷極則”、 “古今正書第一”,評為“神品第一”(見《廣藝舟雙楫》),範壽銘稱其和《嵩高靈廟碑》同為“書家鼻祖”(見《循園金石文字跋尾》)
該碑高3.38米。上碑寬1.35米,下端寬1.46米。兩面刻字。碑陽24行,行45字;碑陰文字3列,上列15行,中列17行,下列16行,行3至10字不等,兩面共1000餘字。
該碑為隸楷書體,逆鋒起筆,中鋒行筆,藏鋒收筆,方起、方收,筆法方稜;結體多扁型但方正,大小不一,筆畫長短交錯,俯仰揖讓,疏密舒展,遒勁、雅逸又不失渾厚、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