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之苦:你的基金再牛,能幫創始人兒子解決一線城市戶口嗎?

文丨陶輝東

來源丨投中網

不久前,一家剛剛完成C輪融資的公司創始人,向投中網解釋他選擇投資方背後的考慮:選擇了一隻國家級的基金,一隻某央企旗下的基金,以及某家互聯網巨頭,它們都可以帶來一些資源。而此前領投了這家公司兩輪的某Top級別的市場化GP,這位創始人則是出於“感恩”的心態給了一些份額。

這種案例恐怕不是孤例。市場化GP自誕生以來的立身之本就是拼投資“認知”,除此以外的所謂“資源”只是錦上添花而已。即便是最頂級的市場化GP,拼“資源”也不可能拼得過那些背靠國資或產業巨頭的投資機構。就像一個段子所調侃的:“你基金再牛,能幫創始人兒子解決一線城市戶口嗎?”

在這個“認知”不稀缺,“資源”才值錢的時代,市場化GP正面臨嚴峻的生存挑戰。

生物學上有一個詞叫生態位,表示生態系統中每種生物生存所必需的環境的最小閾值,進化會導致的是原本類似的物種去佔據不同的生態位。這恰似VC/PE市場正在發生的事。

中國有1.5萬家GP,是美國的數倍,沒有人知道三五年後這1.5萬家GP還能剩下多少。要在這場淘汰賽上勝出,GP們別無選擇,必須找到那個屬於自己的“生態位”,挑戰也接踵而至。

PPT募資失效

已經在不同GP做了多年募資的陳生,最近發現了一個新現象:在口乾舌燥地講完了PPT之後,LP很少會針對PPT上的內容進一步發問。有一次在講到一半的時候,對面LP的最重要的一位高管離席出去接了一個電話,一直到快結束時才回來。

“他並不是對我們不滿意,後面的溝通過程也是積極的,可能只是沒有覺得我講的內容很重要。”陳生表示。

募資形勢在變糟,募資工作對GP來說越來越重要,但陳生的感覺是,從事募資這份工作的價值感卻在下降。很難講這到底是反映了某種大趨勢,抑或只是一位從業者的心理過敏。不過,可為印證的是,在不久前投中網舉辦的投中十問閉門會議上,多位LP機構高管也不約而同地談到了“PPT募資”的問題。

一位國有LP高管訴苦:“有些GP就拿一個PPT來,問我們出多少錢,這確實很頭疼。”

另一位市場化母基金合夥人也表示:“很多GP跑過來,就是把募資的PPT講完,講的都是他想講的,可能他講的很自嗨,卻不是LP關心的。”

這背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募資難”的情況下,LP的要求毫無疑問在提高,這是其一。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所謂“同質化”的問題。在這個信息流通速度極快的時代,儘管GP的數量爆發式增長,但GP的話語體系在迅速趨同,絕大部分的GP都使用著同樣一套詞彙,談論著大差不差的投資邏輯。這並不是中國獨有的現象,硅谷亦是如此。就像GP往往在那些熱門賽道看過無數份雷同的BP,從LP的視角來看,他們也見過太多相似的募資PPT了。

由此,2020年,“差異化”成了掛在GP和LP嘴邊的熱詞。

走出偽差異化

在募資中,“差異化”常常被與“專業化”等同起來。

目前的共識性看法是,未來VC/PE市場將會形成兩大陣營,一個“大而全”的陣營,一個“小而專”的陣營。而腰部機構的出路,一是實現規模上的突破,向“大而全”發展,這條路非常困難;那麼,比較可行的選項就是向“小而專”轉型。於是我們看到,GP在談論差異化的時候,往往會談論其專業化。

雖然從“什麼都投”到“專業化”是一次升級,但它與“差異化”依然是兩碼事。例如,科創板推出後,一級市場上很快冒出了大量“專注硬科技”的投資機構,顯然又是一輪同質化。

一位主投互聯網、文娛的投資人向投中網表示:“大家都去投硬科技,實際上還是追著LP的喜好走。全國不知道有多少個‘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國資都喜歡硬科技,所以大家一窩蜂往硬科技靠。”

另一方面,硬科技包羅萬象,實際上也並不細分。

一位募資中介告訴投中網,一家新GP僅僅說自己投硬科技肯定是不夠的,“去年的話說投5G會更好,今年要說些別的。同理,僅僅定位為‘專注消費’也不好募資,投消費的機構太多了,必須要再深挖一點。”

一位LP談到了另一個同質化的現象,就是很多生物醫藥領域的新GP,“一開口就是團隊有多少個生物博士、醫學博士”,專業化其實停留在相當表面的層次上。

顯然,專業化並不等於差異化,一窩蜂的專業化,某種程度上甚至是更嚴重的同質化。實際上,LP也未必認為專業化與差異化是一回事。

元禾辰坤合夥人王吉鵬這麼解釋對差異化的理解:“投大的方向可以,投細分領域也可以,但很多基金講不清楚的是,為什麼你就能做好?在路演裡面可以講投資策略,但要結合你自身的能力、核心競爭力、你有而別人沒有的東西來講。”

因此真正的差異化,應該是從GP自身優勢出發的專業化。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大多數的GP恐怕不容易找到那個“人無我有”的優勢。

產業能力的天坑

曾幾何時,股權投資是一個崇尚“認知”的行業。當人們讚揚孫正義投資阿里巴巴的時候,一般是在讚揚他的眼光,而不是別的什麼。

但是,在今天的股權投資市場上,“認知”似乎不再是一種稀缺資源了。在募資路演中,講解投資策略本應是重頭戲,但LP們往往聽的昏昏欲睡。那麼LP們對什麼最感興趣呢?頻率最高的答案,大概率會是“產業能力”或“產業資源”。

一位GP人士告訴投中網,路演中有LP對他直言,投資邏輯大家都差不多,他們比較關注產業資源這一塊。

但在極端強調產業資源的市場大環境下,市場化GP其實有些尷尬。

在投中網舉辦的投中十問閉門會議上,越秀產業基金執委、助理總裁王榮明確表示:“現在GP的同質化越來越明顯,我們未來選擇GP會更加看重團隊、股東,以及合作方的產業背景。”

盛景母基金創始合夥人劉昊飛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有產業背景的GP,相比於獨立的、財務型的機構,對未來出現的新事物敏感度更高,而且避免踩坑的能力更強,他們對產業的探討能夠到運營級的深度。”

2019年以來,以引導基金為代表的國資LP明顯越來越青睞產業巨頭(尤其是大型央企)旗下的GP平臺,因為它們一方面可以解決募資問題,一方面可以解決項目源的問題,同時還能順帶把返投任務給完成了。

擠壓導致的結果是,市場化GP的生存空間在不斷萎縮。而站在市場化GP的角度,獲得產業能力的方法其實並不多。

其一是招攬來自產業的人才。在5G熱的時候,各個機構都自稱團隊裡有來自華為的人;當下醫療升溫,投生物醫藥的GP從大藥企挖人也是類似話術。但這種所謂產業能力,如前面某LP點評的,仍只是存於相當表面的層次上。

在業界看來,比較有效的產業能力,是在某一產業深耕多年形成的信息積累和關係網絡。比如一家專業化的GP可能看過所在細分產業大多數的創業公司,與上下游的供應商和客戶也有廣泛、長期的接觸,產業鏈中的“關鍵節點公司”、“樞紐公司”基本都是它的被投。這樣,它就可以建立起獨有的項目源,投資判斷高效而準確。擁有這種產業能力的GP或可一戰,但這樣的GP在行業裡可謂是鳳毛麟角。

只是,生態位之戰迫在眉睫,留給大多GP思考的時間或已不多。

(應受訪者要求,陳生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