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戰功顯赫,為什麼沒有被立為儲君?不兵變會死嗎?

暗香浮動莫問天


會死,兵變是唯一的出路,跟楊廣一樣,古代帝王繼承皇位,唯長子立儲,如果立其它皇子,眾大臣都不服。想當皇帝,只有此舉才是唯一的捷徑。


王義利


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一代帝王。他在位二十三年,唐朝進入了貞觀之治的太平盛世。那麼李淵當初為什麼沒有立戰功顯赫,為唐朝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李世民為太子呢?我認為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因為傳統的原因,中國古代從周朝開始一直延續立嫡長子太子的傳統。而李世民雖然為大唐的統一立下許多戰功,但他是李淵的第二個兒子,立太子還輪不到他。李淵有四個兒子。如果立李世民為太子。其他兄弟可能就會不服。特別是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會第一個站出來反對,因此李淵淵即使有立李世民為太子的心,也無濟於事。

其次,李建成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人才,他的戰功雖然沒有秦王李世民大。但他是率領軍隊攻克了西河,潼關和長安後才被立為太子的。不僅如此他還幫助李淵處理朝政,率領軍隊多次打敗突厥。平定了山東。是一位有勇有謀有才能的人。有這樣的一個太子。李淵沒有理由廢掉他。

可以這麼說,李淵的兒子個個都很優秀。李世民尤為突出。正是因為秦王李世民戰功赫赫。太子李建成害怕秦王李世民威脅到自己的太子地位。就產生了幹掉李世民的念頭,何況還有李元吉的幫助呢。於是就發生了歷史上的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於太子李建成之間矛盾激化的結果。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早已密謀好的。如果不兵變,秦王李世民就有可能束手待斃。對於戰功赫赫的秦王來說,兵變是他保命唯一出路。


環球文化歷史熱點


皇位面前,莫談親情

先來看第一個疑問:為什麼不立李世民為儲君?

即便忽略李建成同樣不俗的能力,假如李淵願意將李世民作為繼承人來培養,就涉及到了一個立賢還是立長的問題。

李世民當然想繼承帝位,但橫亙在他前面的,是李建成這位正牌的嫡長子。

立長立賢的困擾,已經讓帝王們苦惱了好久了。

從“公天下”改為“家天下”起,這個問題就已經存在了。自西周開始,“立長不立賢”變成了一項明確的制度。直到今天,“立長不立賢”的觀念在普通百姓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依然能看到端倪。

很久以前,我對這件事其實是很納悶的。你說皇帝為什麼非要死腦筋的選老大接班呢?萬一老大是個傻子呢?不就全毀了嗎?

後來,我慢慢明白了,古人的許多方法措施也是經歷了上千年的驗證的,你要是認為古人是傻子的時候,那一般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比如說立長立賢的選擇。

立長有明確規則可循的。條件有二:嫡子,嫡子裡的長子。

所以在這裡,規則的作用最大化的呈現出來,它努力的,儘可能的排除掉一切人為干擾的因素。

而一旦成為立賢模式的時候,這個問題瞬間就變複雜了許多!

一定會有這種情況,嫡長子的能力確實不如其他兒子。可問題是,這個評價誰說了算?皇帝嗎?是的。

封建王朝裡,皇帝對這件事具有最終決策權。

在他能不受個人情感,各方勢力干擾的時候,情況要好一些。

但這是理想狀態,強如帝王,翻車的情況也不在少數。

秦始皇跳過長子扶蘇,傳位胡亥(一部分觀點認為這是趙高,李斯矯詔搗鬼,但同樣有觀點認為,秦始皇對這個小兒子是相當喜愛的)。但二世完全沒有能力撐起這麼大的攤子。三年後,秦王朝滅亡。

十多年後,另一位帝王劉邦,再次向嫡長子繼承製發起挑戰,欲立庶出的劉如意為太子(好像劉盈同學的治國能力確實不怎麼突出)。最終,挑戰以失敗告終。

又過了七百多年,一代明君隋文帝楊堅廢黜嫡長子楊勇,立更善於“包裝”自己的次子楊廣為太子。然後過了五十多年,隋王朝毀於楊廣之手。

又過了一千多年,最後一個被公開培養的太子——康熙皇帝的嫡長子胤礽兩次被廢,伴隨著轟轟烈烈的九子奪嫡運動會,各位選手奇招頻出,各派系暗流湧動,投機盛行,內耗嚴重。自這之後,封建王朝皇位繼承權,無論是長還是賢,再也不公開了。

所以,李淵立李建成而不是李世民為儲君,其實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李建成這個有著優秀管理才能的嫡長子立在李淵面前,立他為太子,這不是件需要傷腦筋的問題。

再來看第二個疑問:李世民不兵變會怎樣?

李建成李世民後期的爭鬥,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二人手中權力過大。作為整個倒隋過程中的功勳人物,二人手裡各有各的兵馬,各有各的派系,這些力量在唐王朝建立之後,依然是唯李建成,李世民馬首是瞻。這時的魏徵,杜如晦等人,名義上是唐朝的臣子,倒不如說是李建成,李世民的私有門客。李世民甚至都有了自己的小朝廷“天策上將府”。可以“自置官屬”。

這種形勢之下,李淵的話都不好使。

鬥爭不是請客吃飯。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搏殺。誰願意把手中的權利白白的交出去呢?現實的結局是,李世民在玄武門外擊殺了李建成,李元吉。成功的取得了太子身份,進而把老爹李淵也趕下了皇位。

但我也毫不懷疑,如果有機會的話,李建成同樣願意將親弟弟李世民斬落馬下。這種狠勁兒,與他們兩人,能不能做個好皇帝並沒有必然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