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發動機至今仍是中國的軟肋?我們大概什麼時候能改變這一局面?

慈小姐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由於題主沒說清楚是什麼發動機,我先默認為問的是汽車發動機。其實不光是汽車,包括輪船、飛機、火箭等所有高尖端設備的發動機,一直都是中國的短板。中國為什麼造不出好的發動機?我認為都可以從兩個方面解析。

首先是材料問題。發動機對金屬材料的品質要求極高,一般需要耐高溫高壓,抗腐蝕,一般是鑄鐵、鑄鋁或合金。中國缺乏煉製高品質的原材料工藝,需從國外進口,道近些年國家加強了對發動機原材料的研發,已滿足航空航天的需求,將來也可用於汽車領域。

其次就是就是精加工技術問題。發動機是個精密工件,高精度的零件能保持長久的穩定工作。目前加工精度最好的機床及技術掌握在德國、日本等少數發達國家手中,中國缺少這方面的專業技術性人才。

中國當前有幾家大的車企能造出發動機,像上汽、奇瑞、長城等都研發出不錯的頗具性價比的發動機,但趕上世界一線技術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這需要高額的研發投入和長時間的技術人才儲備。





汽車品牌的那些事


我不是這方面的行家,那麼就我個人的認知談點看法吧。由於清政府的閉關鎖國,中國的工業革命相對於歐美遲了幾百年,工業基礎因此相當薄弱,當西方國家開始製造精密儀器的時候,我國現代工業才剛剛起步,新中國成立以後,才建立了系統的工業體系,但差距還是明顯的,主要體現在設計、材料、加工、組裝等等方面,尤其是材料和加工還有很大差距。假以時日,我們一定會趕上來的!


南山牧雲578


中國國產軍用發動機起步晚,在研發理論、設計、機加工及材料領域全面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無法達到或超越國際頂尖技術

俄羅斯蘇57安裝AL-41F1(產品117)發動機,由土星公司製造,動力強勁。

美國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研製的F35,使用了F119的核心機,配合高效的6級高壓壓氣機,1級高壓渦輪和高效的風扇。

中國在1958年仿製出第一臺噴氣發動機後,經歷文革,到1982年改革開放,已經全面落後世界24年,國產渦扇發動機1978年預研,1987年立項,2005年12月28日完成設計定型,2016年開始批量裝備部隊,前後歷時近40年,也比美國、俄羅斯落後了40年。

頂尖技術落後40年要趕上時代步伐,非一日之功,中國改革開放經過40年努力奮鬥,已經在高鐵、航母、055大驅、運20、殲20、轟20等領域取得輝煌成就,兩棲攻擊艦建造速度極快、平均兩年一艘遠超世界他國,所有的一切說明中國在技術、加工、製造技術上有了飛躍發展。

因此,在技術積累的基礎上,預計2030年國產航空發動機能獨步天下,全面取代俄羅斯產品,為中國戰鬥機提供安全可靠的強勁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