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食自救:减肥最好的办法不是控制饮食 而是控制情绪

又是一个想吃炸鸡的晚上。

只是我心里很清楚,我要的,不是吃炸鸡,

甚至不是吃什么东西,而是找一个让我情绪可以依靠的东西,是个让我心里有被填满感觉的东西。

事实上,很难……找不到这样的东西。

*选择吃,会轻松很多。*

*但我真的,不想选择吃了。*

这是聊起情绪性进食的时候,我最真实的感觉。

「情绪性进食:情绪性进食,通过吃来安慰自己、抚慰情绪的行为。——百度百科」

看了很多书,尝试过很多方法让自己从「情绪性进食」的黑洞里走出来。

《瘦:由内到外》是其中一本给到我很大帮助的书。

暴食自救:减肥最好的办法不是控制饮食 而是控制情绪

《瘦:由内到外》本质是减肥方法,但也是教陷入暴食、或者情绪性进食的人自救办法的书。

它给我最大的启发是1个核心词——心理韧性。

心理韧性代表适应力和逆境中恢复能力,是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


01 「心理韧性」在对抗情绪性进食上的重要性

没有清晰意识到心理韧性存在之前,我一直迷茫——

市面上教人「正念饮食」的书或者减肥办法都会强调,正念饮食是一种尊重自己身体的、轻松的饮食方法,只需要在有生理饥饱感的时候选择进食就好。

但实际操作下来,我……我崩溃了。

我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自己的生理饥饱感,但我脑子一点都不希望自己只在有生理饥饱感的时候进食!

我有情绪的时候我也想要吃!

我知道,有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找朋友倾诉、运动健身、找个爱好等等来解决,

但这些选择都不如吃东西来的直接!!

暴食自救:减肥最好的办法不是控制饮食 而是控制情绪


吃东西获得的情绪缓解感对是稳定的,其他方式获得的情绪缓解感则不那么稳定。

放弃「稳定」,选择「不稳定」,哪怕明知道「不稳定」是更正确的,依旧要有一种强大的心理力量、始终支撑着我做出这个选择。

这种心理力量,是「心理韧性」。

有时会有更崩溃的点。

和食物和平共处了一两个月,突然有那么一次没和平共处好,人就久久不能从那一次的挫折感里走出来,而支持人能从挫折里更快走出来心理力量,也属于「心理韧性」。

《瘦:由内到外》一书说,终身掌握体重的关键是要让心理韧性状态保持稳定。

其实解决情绪性进食的关键也是让心理韧性状态保持稳定。


02 如何操作可以真正增强人的心理韧性


一天,年老的爷爷坐在火炉边,想教他的孙子辨别好与恶。

他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两匹狼在打架,一匹充满怒火、怨气冲天、自怨自艾、沉溺放纵、犹豫胆小;而另一匹知足常乐、身体强健、友爱真实,洋溢幸福与憧憬。"

孙子坐下来细细地想了一下,问道:"爷爷,那哪一匹会赢呢?"

爷爷回答道:"你喂养的那一匹。"*——《瘦:由内到外》

想要成为一个拥有强健心理韧性的人,就要像是选择喂养我们心里那匹知足常乐、身体强健、友爱真实,洋溢幸福与憧憬的狼一样,选择做增强心理韧性的事。


《瘦:由内到外》一书建议了两个方式,自我对话和写日记。


自我对话分成3个步骤:

1. 将事实与假想分离开。面对想吃东西的情绪上来时,心里会有一种声音在说,"我做不到不知道,我不可以不吃。"但这种声音不是事实,只是人的"假想"。事实上是,我在这一刻不吃,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甚至,压根不会有什么问题,只要能从心里区分开来,所谓的"做不到"、"不行"只是心里的假象,而不是事实。

2. 对消极想法说"不"。康德说: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在情绪性进食这件事上,让自己拥有说"不"的权利。

3. 从情绪突破,学会信任自己。不要为"面对……我该怎么办"感到过度担忧,要有一点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洒脱。

以上三个步骤,不管是哪一步,都需要不断的练习。

在起初会遇到小小挫折,但不要认为自己是毫无力量的、只能被想法摆布的受害者,你不是!

暴食自救:减肥最好的办法不是控制饮食 而是控制情绪


写日记的要素

记叙文的方式,去写进食日记。

· 我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吃了什么。

· 吃的时候我真的饿了吗?

· 引发「吃」这件事的是什么事情——可能是生活、工作环境的挑战,也可能是孤独焦虑的情绪。

记录一段时间后,复看自己的饮食记录,会对自己饮食习惯有一个真正具象的了解。

可以知道自己容易因为什么事情、或者食物引发吃的念头,容易在什么时间暴饮暴食。

人越是意识到具体的影响是什么,越能进行积极的调整,时常警惕不良饮食模式成为生活的一个部分,自然能够更好的谨防进食成为一种无意识行为。

暴食自救:减肥最好的办法不是控制饮食 而是控制情绪


03 心理韧性需要人锻炼自律肌肉,肌肉易消难长,建议终生锻炼


作者认为情绪性进食像是冲动肌肉,心理韧性是自律肌肉(很显然,这都是抽象肌肉)。

其实,说情绪性进食是肥肉,心理韧性是肌肉。也许更形象一些。

肥肉易长难消,肌肉易消难长。——《当我跑步时我在想什么》村上春树

《瘦:由内到外》提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说法。

作者认为,"我不想锻炼"、"我一整天不吃甜食不可以"、"这个欲望我忍不住啦"……这一系列的"冲动之声",都是孩童式的思维,是非常幼稚的。

仔细想想,还真的是这样的。

离开孩童时代之后,生活有太多东西需要节制。要实现理想考上好学校,所以勤勤恳恳学习复习刷题做卷子,要赚钱养家实现财务自由、所以贪早摸黑兢兢业业埋头工作,可能还要搞个兼职。

但内心总还有一个声音在说,想要放纵的自由。

而对于我来说,这种自由就是长在了情绪性进食上。

不管多么想要做个可以拥有放纵自由的人,但必须明白,终究是长大了,成熟了,成熟的人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成熟的人也会对吃进嘴里的东西负责,像是小时候父母管理我的饮食一样,应该肩负起管理自己饮食的责任。

这一次的肩负,时长是在我们放弃自己的那一刻。

暴食自救:减肥最好的办法不是控制饮食 而是控制情绪


说《瘦:由内到外》是一本减肥方向的书籍,当然是没有错的,但也诚如书末章陈述的那样:

掌控体重只是掌控生活的序幕。你不断积累学习经验——乐观、坚韧、自信等的重要性——会由此转换为比进食肌肉更健硕的心理肌肉。

看过知乎、豆瓣上很多减肥的人分享自己的减肥经历,都提到了减肥成功后,他们在人际交往、学习等等方面都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可能并不是变瘦了这件事带给他们以上进步,而是他们在减肥的过程里,变得乐观、坚韧、自信了。

一个乐观、坚韧、自信的人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还是学习,或者人生的方方面面都会讨人喜欢,更会讨自己喜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