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垃圾分類時代來了!100個公共機構作試點

三水即將進入垃圾分類時代,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啟動。按照新鮮出爐的《三水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 三水區計劃以公共機構為試點,探索適合公共機構的生活垃圾分類經驗,為日後將生活垃圾分類推廣至全區做準備。

三水垃圾分類時代來了!100個公共機構作試點

“大分流、細分類”

垃圾分類工作是事關人民美好生活的大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要事難事。近年來,三水區一直致力於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 2019年,全國啟動地級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後,三水進一步加快了垃圾分類工作的推進力度,以建立“簡便易行的分類投放體系、完善匹配的分類收運體系、能力充足的分類處理體系”為目標,採取了“大分流、細分類”模式,大力推進生活垃圾分流分類減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9年,我們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制定了《三水區生活垃圾分流分類減量工作實施方案》和《三水區生活垃圾源頭細分類工作實施細則》,並同步健全完善了執法、宣傳、監督考核等制度,做到垃圾分類,標準先行。”三水區城管局表示,按照“大分流、小分類”的處理模式,對全區的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進行統籌,大分流主要是把生活垃圾中佔用較多填埋處理空間,且運輸不便的建築垃圾、大件垃圾、園林綠化垃圾、廚餘垃圾專項分流收集收運處理,同時,要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醫療垃圾等由主管部門實施專項收運處理,單獨運作,不進入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而細分類主要是按資源化程度和性質,把城鄉住宅小區、公共機構、企業廠礦等產生的生活垃圾細分為廚餘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類收運和處理。

去年,三水垃圾總量為33.87萬噸,數量比往年增大很多。據瞭解,目前三水城鄉生活垃圾貫穿起“村收-鎮運-區處理”的收運處理模式,城鄉收集的生活垃圾均運往白泥坑垃圾填埋場處理。

100個公共機構作試點

目前,三水已初步確定了首批100個黨政機關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按照方案,全區上半年要推動至少40%的公共機構實施生活垃圾分類,第三季度前完成全部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在上半年要完成的任務數里,有100個公共機構將作為試點被重點打造。

而到2020年年底前,三水需完成4項重點工作:一是全面完成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試點建設工作;二是在西南街道和雲東海街道各建成一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社區;三是基本實現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及其他垃圾分類收運,閉環處理;四是結合鄉村振興示範區建設,加大力度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與示範區建設的全面融合,到2022年年底前,至少2個鎮(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示範片區。

“試點後將垃圾分類推廣至全區。” 三水區城管局表示,今年內,三水除了要實現全區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還將打造9個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社區。其中,西南街道和雲東海街道各選取2個社區,其餘5個鎮選取1個社區。

據瞭解,接下來,三水將加快印發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操作指導手冊,完善分類投放設施,做好行業指導,充分發揮統籌監督作用,並加強管理,嚴格考核。在努力打造城鄉一體化的垃圾分類體系外,還將學習借鑑第一批垃圾分類城市的先進經驗,結合“廁所革命”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傳發動群眾積極參與,以促使農村垃圾分類工作取得新成效。

改變群眾傳統習慣

按照方案,三水將廣泛發動群眾,以更加深入的宣傳引導,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推動垃圾分類由新時尚成為好習慣,加快打造垃圾分類共建共治共享局面。

“垃圾分類宣傳範圍不夠廣,宣傳形式有待創新優化,部分群眾存在對垃圾分類重要性認識不夠和分類知識缺乏等問題,分類正確率較低,傳統習慣仍然主導著群眾日常生活。”三水區城管局表示,要藉助社會力量,以社區和村莊為著力點,充分發揮村居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強化宣傳,凝聚共識,養成良好文明習慣和公共意識,多載體、多維度、多形式、全方位地開展宣傳,形成人人支持和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此外,三水將組織各中小學校,依託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三大平臺,加強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推動學生、家長、社會三方樹立垃圾分類綠色發展理念,形成“小手拉大手、大手帶小手,家校聯合”的良性互動。

南都記者走訪發現,三水有些小區的生活垃圾並沒有做到分類投放,群眾為了方便亂投垃圾的習慣依然存在,而且很多群眾對垃圾分類知識嚴重缺乏,導致標有分類的垃圾桶內堆積各種生活垃圾。

“之前確實沒有這個意識,見樓下哪個垃圾桶空著,就投哪個,收集垃圾時也沒有仔細去分類。”三水匯豐豪園小區的張女士說,今後她將注意這些問題,養成好的文明習慣。

採寫/攝影 南都記者姚建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