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漢創作百餘首短詩歌 向遊客推介東山

七旬老漢創作百餘首短詩歌 向遊客推介東山

湯永明夫婦展示湯永明創作的歌謠手稿

“天之涯、海之角,有一個美麗的東山島;天藍藍、海藍藍,海風清新好空氣,如畫風光好美麗。海鮮活鮮客歡意,好客東山歡迎您……”前不久,由於疫情防控而“停擺”的東山縣風動石景區、馬鑾灣景區等重新開放,前來東山遊覽的旅客也逐漸多起來了。湯永明也終於有機會重啟他的三輪車,在帶客悠遊的同時,向遠道而來的他們唱起自己的原創歌謠。

今年已經72歲的湯永明如今住在東山縣銅陵鎮。5年前,不服老的湯永明開始靠三輪車載客謀生。至此,他常載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來回穿梭於東山各個景點。面對大好風光,湯永明深有感觸,既想將自己的所見所思表達出來,又想更好地為到訪遊客推介美麗東山。於是,他常常利用候客的間隙,嘗試拿起筆創作短詩,沒想到一寫便停不下來。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湯永明幾年堅持下來,居然寫下100多首短詩、歌謠。

“我只要見到一個比較有感觸的場景,腦子就開始想象,然後趕緊把我想的東西寫下來,基本都是即興創作,沒怎麼講究詩歌的節奏和韻律。我都是隨手寫的,沒想到很多人誇我,有不少同行還拿去複印,說要拿給客人看。”說起自己的作品,湯永明非常謙虛,原本嚴肅的表情也鬆弛下來,寫滿了羞赧。

這些作品,沒有飛揚的文采,但字裡行間通俗易懂,飽含著湯永明這份家鄉情。據他說,他的父親早年為躲避抓壯丁,從東山逃往雲霄討生活,而他本人則是1994年時遭遇家庭變故後,又舉家搬回了東山。一去一回,令湯永明對東山的感情格外深厚,“這裡面朝大海,風景優美,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這裡就是我的家,我為它驕傲。”

“我們現在走的這個地方叫南門灣,霧天裡的南門灣就像我詩裡寫的:‘天上天池差不了,蓋著海水隱隱現,好似大鍋蒸美食’。再往前就是南嶼、馬鑾灣、金鑾灣等等,這些地方我都有寫‘詩’,你們感興趣的話可以欣賞欣賞。”在載客過程中,這樣的場景介紹早已成為老湯的工作常態,說到動情處,他還會為遊客唱起來。那些文字未曾譜曲,但經他口中演繹起來卻格外生動。

“經常有親戚朋友跟我打小報告,說你家老湯都不好好開車,成天低著頭在寫什麼東西,開車人眼觀八方才能攬到客啊!可他倒好,都要客人上門來敲他的車窗。”說起湯永明的創作,他的老伴林珠桃笑著說,“現在子女都成家立業了,也很孝順,他開個三輪車就是找個事情幹,只要高興就好,隨他。”

有了老伴的支持,湯永明寫起詩來就更有底氣了,作品內容也更豐富了。他不僅寫東山美景,還寫鄉風文明,乃至節日祝頌等內容,皆有所涉及。“沒想到東山島還有這種草根文人,他太讓我折服了,讀他的詩,我覺得東山的景點都活了起來,很有畫面感,也很接地氣,對我們接下來的旅行太有幫助了。”90後遊客陳小姐是外地人,第一次到東山旅遊的她搭乘了老湯的車,並被他的歌謠所打動。

“我越寫腦子越活,思維越開闊,很多年前想象的場景如今都實現了。歌謠創作不僅讓我老年生活豐富多彩,還能為推介美麗東山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這讓我特別開心,我還會寫下去。”湯永明說。⊙本報記者 朱儁輝 通訊員 歐東茵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