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懷逝去,風口漸遠,樂童音樂能否走出困局?

情懷逝去,風口漸遠,樂童音樂能否走出困局?

文丨音樂先聲(ID:nakedmusic),作者丨範志輝

上週,搖滾樂隊耳光樂隊在微博上發佈了一條討債微博。微博稱,樂隊從2019年10月至今年1月11日的演出門票款項,其合作的票務代理平臺樂童音樂一直沒有付清。

耳光樂隊主唱趙荒唐在微博表示:"做為第一波支持你們創立參與眾籌的樂隊,真不想今日兵戎相見。沒別的說的,請還錢吧。"而樂隊的官方微博也補充道:"真的是第一波,樂童成立的時候就開始合作了,沒人希望最後搞成這個樣子"。在討債微博的評論區裡,另一位民謠歌手劉東明也向樂童音樂"討債",要求儘快結清巡演票款。而在前段時間,民謠歌手何教授也曾在微博向樂童音樂討債。

情懷逝去,風口漸遠,樂童音樂能否走出困局?

最早做眾籌起家已經成立近8年的樂童音樂,在獨立音樂圈子裡的知名度頗高,也和陳鴻宇、李霄雲、李志等知名音樂人深度合作過。那麼,曾經被給予厚望的音樂創業公司,為何如今成為了"老賴"?

那些年,樂童追過的風口

2011年底,"樂童音樂"在北京的一家創業咖啡館中成立。創始人馬客是一個標準的音樂狂熱愛好者,他最大的愛好是收藏黑膠唱片和CD,連馬客這個名字,也來源於他最喜愛的英國樂隊Dire Straits的主音Mark Knopfler的英文名。在微博上,可以瞭解到他有一個專門的房間用於擺放黑膠和CD,其數量不亞於一家唱片店。

機緣巧合,在一次贊助某爵士樂隊來中國巡演後,擁有近20年營銷經驗的馬客決定在音樂領域二次創業。最初創始團隊僅有3人,馬客、牛磊和技術合夥人阿容。除了馬客外,另一位合夥人牛磊是音樂行業的連續創業者,曾經創辦了音樂網站"獨立音地"、廠牌1724,並協助過多位獨立音樂人進行實體專輯的出版發行和全國巡演。

2013年10月和11月,相徵、郭小寒加入樂童音樂,成為業務合夥人。相徵曾任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現在也是大內密探的主理人。而郭小寒曾是資深媒體人,曾就職於《北京青年週刊》《VICE》,還在《通俗歌曲》《Q》《滾石中文》等音樂雜誌開設過專欄,也曾代理周雲蓬、張瑋瑋與郭龍、野孩子、頂樓的馬戲團、五條人、劉東明、臺灣野火樂集等音樂人的演出事宜。

樂童音樂成立之初,就趕上了國內的眾籌風口。當時國內已經有了許多眾籌類的網站,例如點名時間、追夢網等,但是垂直於音樂領域的眾籌平臺僅有樂童音樂一家。

當時,很多獨立音樂人沒有簽約唱片公司,想要出專輯只能自己掏錢,但又苦於囊中羞澀,樂童音樂就靠著為獨立音樂人和樂迷搭建對接平臺、眾籌出專輯逐漸打開了市場。隨後,樂童音樂又上線了為音樂人眾籌演出的項目,讓音樂人可以在演出前拿到一筆錢為演出做準備,同時預估自己的演出票房。

毫無疑問,樂童音樂2012年以眾籌形式切入獨立音樂線上演出票務平臺,2014年還開發了二維碼掃描的驗票方式,屬於領跑者的地位。而樂童的野心也絕不僅僅止步於眾籌或者演出票務,當時樂童就提出了"音樂人一站式服務"的概念,在線上實現音樂人所需的基本經紀業務,即幫音樂人規劃巡演路線、搞定場地、開發衍生品、參加音樂節、錄製並銷售唱片等,形成了為音樂人服務的完整鏈條。

情懷逝去,風口漸遠,樂童音樂能否走出困局?

2014年年底,樂童音樂還和彼時風頭正勁的樂視網、紅牛飲料達成合作,成為"紅牛新能量音樂計劃"的50場全國Livehouse巡演和巔峰之夜的官方合作票務平臺。2015年8月,紅牛項目結束半年後,樂童音樂成功獲得了華映資本和君聯資本合投的A輪近2000萬融資。

另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則是樂童音樂與李志的場館級演出合作。2015年,李志跳過唱片公司與傳統演出公司,在樂童音樂和演出製作公司S.A.G的協助下走進工體,也是獨立音樂人第一次進軍大場館。

這一經典的成功案例也為不少音樂人樹立了信心,也進一步打開了樂童在獨立音樂的市場。例如,陳鴻宇、李霄雲、房東的貓等音樂人都曾在樂童音樂發起過眾籌項目。以陳鴻宇為例,2016年陳鴻宇在樂童音樂發起自己的首張專輯《濃煙下的詩歌電臺》,並且以目標10倍的金額完成了眾籌。而陳鴻宇的第二張專輯《一如年少模樣》更是在樂童獲得了45萬餘元的眾籌金額。

彼時,樂童音樂的成功案例不斷,形勢一片大好,在當時叫得出名字的獨立音樂人幾乎都在樂童音樂上發起過眾籌或上線了演出票務。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同行紛紛入局音樂眾籌和票務領域,例如POGO看演出、黑馬票務、秀動、正在現場,而太合音樂也在2017年上線了"百度音樂人眾籌功能"。隨後,背靠太合音樂的秀動、摩登天空旗下合併POGO看演出後的正在現場也逐漸與樂童音樂開始了市場爭奪的拉鋸戰。

2016年,樂童音樂開始尋求B輪融資。當時,樂童提出了引進權威音樂雜誌的想法,上線了"少年"、"樂童樂讀"兩個APP。其中,"樂童樂讀"屬於音樂資訊類軟件,涵蓋樂評、樂隊介紹等一系列深度音樂類內容。

情懷逝去,風口漸遠,樂童音樂能否走出困局?

馬客曾經在採訪裡說道,"我們做雜誌,是因為我們覺得這件事有價值。我曾經因為那些雜誌才有了更開闊的眼界去了解世界,現在這個時代仍然需要這些產品。我們希望通過在這個階段用更精品的內容,引導用戶去了解音樂、消費音樂。"2016年,樂童音樂在自己的平臺眾籌了200餘萬元,開設了線下演出場地"樂空間",進入線下場地運營領域。

如大家所見,引進音樂雜誌的項目並未堅持下來,樂童音樂的眾籌業務和演出票務市場已經被瓜分,2018年成立的獨角獸音樂廠牌也僅有散養溜達猴一支簽約樂隊。漸漸地,音樂圈提起樂空間的次數要遠遠多於樂童音樂,線下場地成為了樂童音樂最主要的業務。2018年,由於成都基於打造"音樂之都"的定位大力發展音樂園區,樂空間也在成都開啟了新的門店。

可以看到,自成立以來,樂童音樂已經涉足了眾籌、票務、經紀、線下場地等多個領域。而這近8年裡,樂童音樂幾乎踩中了每一個風口,也獲得了資本和音樂平臺的青睞,但遺憾的是,卻沒能乘風而起。

樂童音樂為什麼沒能乘風而起?

"提起樂童情緒複雜,合作過,但眼見它做著各種不擅長但必須向資本交待的項目,硬生生把自己拖成了老賴。做眾籌、票務、公關、版權、宣傳、藝人、場地、出版、跨界、周邊……沒在任何一個領域穩定盈利過。業內口碑也越來越糟糕……"

耳光樂隊在微博向樂童音樂討債後,遲斌在微博上發出了這樣的感嘆。如同遲斌所說的"必須向資本交代",樂童音樂接受了資本投資後,卻遲遲沒有摸索出可以帶來穩定營收的業務模式。

最初,樂童音樂的盈利模式是依靠眾籌項目的提成。但眾所周知,在創立初期,大部分平臺都不會收取項目提成,而是要考慮引入項目,吸引流量。根據音樂先聲瞭解,在成立幾年後,樂童音樂的項目提成比例大概在5%-10%之間,有的甚至可以更低,如果項目未達標,甚至不收取提成費用。

根據零壹財經的報告顯示,樂童音樂2014年的總籌款金額為418.95萬元,2015年為408萬元。據此推算,樂童音樂每年依靠眾籌項目獲得的盈利大概在20到40萬元。如果樂童音樂在實際操作中未向某些項目收取提成,這個預估的數字則更低。

此外,音樂眾籌這個細分領域的市場規模也無法與其他類型的眾籌相比。這也限制了樂童音樂的盈利,因此其一直處於積極尋求轉型的狀態。例如眾籌項目開發不久後,樂童就拓展了演出項目,增加了票務業務,並提出了"音樂人一站式服務"的概念。在音樂先聲看來,樂童音樂彼時的選擇並沒有錯,然而奈何市場體量有限,市場的變化也猝不及防。

2017年,隨著音樂版權費用的水漲船高和原創音樂類選秀節目的崛起,音樂行業開啟音樂人爭奪戰。獨立音樂人們紛紛簽約公司或廠牌,也讓樂童音樂流失了大量業務。此外,秀動背靠太合搭建起了完善的技術團隊,以強大的資金背景拉攏了大量的音樂人和場地方簽約了獨家票務代理,也進一步擠壓了樂童的生存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在樂童和秀動等票務平臺建立之初,為了吸引音樂人和主辦方使用自家平臺,並不向他們收取票提。據我們瞭解,直到去年,秀動才開始收取票提。這也意味著,此前樂童音樂的演出項目幾乎無法帶來盈利。

換句話說,無論是眾籌還是票務,都沒有辦法為樂童音樂帶來穩定盈利,甚至覆蓋人工成本和房租成本都有些困難。因此,為了讓公司繼續運轉,急需資本輸血的樂童音樂只能不斷更新自己的商業故事。

2016年10月,樂童音樂開始積極尋求B輪融資。但是在經歷了2014-2016年的資本熱潮之後,文娛行業資本遇冷,進入週期調整狀態,資本對待文娛項目的態度更加謹慎。為了儘快拿到融資,樂童音樂的業務模式需要進行轉型,由於對於發展方向的分歧,創始團隊中牛磊、郭小寒、相徵、阿容相繼離開樂童。

高層大換血後,樂童音樂在2016年後的兩年時間裡都未能獲得B輪融資。2018年,樂童音樂對外宣稱2018年打算在全國開設數家樂空間,並率先在8月份開設了成都樂空間,2個月後,樂童音樂成功拿到了西藏齊鳴的融資。

在此輪融資結束後,西藏齊鳴音樂有限公司的佔股達到了50.45%。根據企業查顯示,西藏齊鳴音樂有限公司屬於騰訊控股集團,還投資了牛班、街聲、希瓜音樂等音樂製作、發行、教育等類型的公司。

情懷逝去,風口漸遠,樂童音樂能否走出困局?

發展至今,樂童音樂當下的業務結構裡,線下空間的佔比很大,而眾籌、票務更像是附屬產品。而2020年的這場疫情,對於樂童音樂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在行業大環境迅速變化的時代裡,樂童音樂一路走來並不容易。而耳光樂隊發微博討債近一週,樂童音樂仍然未出面說清狀況。

結語

歷經8年,樂童音樂從最初的3人到巔峰時期的50餘人,甚至不少知名樂手、音樂人都曾在樂童音樂就職過。這些年裡,雖然一直疲於尋找穩定的盈利點,但樂童音樂的確幫助了不少音樂人,這家公司帶給獨立音樂行業的價值,也絕不是眼下的幾筆爛賬就能抹殺的。

在這個情懷與資本碰撞的典型案例裡,樂童音樂始終缺乏一個足以支撐起夢想的穩定業務,也不得不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變得愈加被動。值得思考的是,在當下的環境中,創業需要考慮的不僅是情懷熱血的驅動和踩中風口的運氣,還需要切實地考慮商業路徑,計算成本與回報。

樂童音樂能否走出困局?我們將繼續保持觀察。

【鈦媒體作者介紹:本文為音樂先聲原創稿件,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我們/請聯繫微信:chumo_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