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寫作初體驗:21天16萬字,我究竟“說”了些什麼?

其實我一直對語音寫作充滿興趣,原因之一是它在朋友圈的火爆,原因二是它輸出效率之高。一個小時輸出一萬字(甚至更多),是我接觸語音寫作之前想象不到的,所以當小鴉姐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語音寫作故事——近一年的時間內輸出250萬字,從懷疑到持續輸出,將我對語音寫作的興趣提到頂點。與此同時”起航號“社群內瞬間組起一個語音寫作小分隊,說瞬間是因為十個名額”秒沒“,要不是我眼疾手快可能就與這次語音寫作初體驗擦肩而過了。

語音寫作初體驗:21天16萬字,我究竟“說”了些什麼?

如何開始語音輸出?拿出手機——下載“訊飛語記”——打開“訊飛語記”——按一下那個“話筒”圖標——說話。

就是這樣簡單,卻也不僅這樣簡單。

語音輸出之前的顧慮:

1、語音輸出錯別字很多怎麼辦?

2、語音輸出有那麼多可說的嗎?

3、語音輸出無法達到打卡要求怎麼辦?

其實想這麼多,不如去行動,你想要的答案都在那裡。

語音寫作初體驗:21天16萬字,我究竟“說”了些什麼?

8.12日,第一次正式語音寫作,35分鐘,3036字,當時最大的感受是神奇!拿出手機,做好準備,開始自言自語,語音通過app的轉化變成滿屏的文字,大概瞄了一眼,雖然有”翻譯“不準確的地方,但是並不影響我的思緒和想法,開口的那一刻是真的可以感覺到情緒的流動,那種感覺就像平靜海面下的波濤洶湧,原來情緒和思想的流動比語言快得多,深得多,卻是一直被我忽視的”冰山一角“。

接下來的幾天裡,我繼續利用語音輸出記錄和孩子們的親子時光,記錄生活中的小事,一些引發情緒的工作……那幾天最大的感受是自己“被傾聽”了,特別的舒服與自我接納,看似無意義的記錄,開啟了自己與自己最真誠的交流。

語音寫作初體驗:21天16萬字,我究竟“說”了些什麼?

最真誠的交流,即記憶與感受的真誠,腦海中開始浮現許多我以為被遺忘的人與事,原來有些事,有些人,有些情緒,如果不去看見,不去梳理,它永遠會佔住你心裡的一角,影響著你的行為模式而卻不自知。而這個最真誠的交流帶來的發現:

我是一個害怕承認錯誤的人,做了錯事,我害怕面對,不知如何面對,做法通常是逃避,把事情弄得更糟,當避無可避時,只好硬著頭皮承擔後果,我也不會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只會不停的自責,不停的內耗,而內耗會讓我產生挫敗感,沮喪,我不喜歡這樣的感覺。

語音寫作初體驗:21天16萬字,我究竟“說”了些什麼?

我無法一下子接受別人的意見或者建議,我的潛意識裡似乎有一套特別自以為是的原則,當別人給我提意見或者建議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拒絕,可是我的行為卻在改變。我不喜歡自己這樣“人格分裂”的行為模式。

我每天看似忙碌可是沒有成果出來,內心焦慮;我想要的太多,又反而得到的很少很少;我的夢想很大,不知如何實現;這些都讓我對自己產生不滿的情緒而不自知。

遇到事情憋著不說,不尋求幫助。

咖啡總是倒太滿,一不小心灑出來再費力氣擦。

熬粥喜歡米多水少,熬得稠稠的……

生活中一件件小事的重複發生,看似偶然,實則有因。

語音寫作初體驗:21天16萬字,我究竟“說”了些什麼?

原來這就是最真實的我,只有看見,才能接納,才能改變,才能成為更好地自己。

經過這21天的記錄、梳理,在語音輸出中一次次地對自己澄清,我想要的是什麼,我可以做的是什麼;

在這21天裡我也開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百天逆襲計劃”,每天靜下心來閱讀、摘抄、寫作;

在這21天裡覺察自己的行為模式,看到,分析,進而找到解決辦法;

其實21天的收穫遠不僅於此,還有很多文字無法表達的感受和收穫。

打卡結束,還要語音輸出嗎?答案是肯定的,堅持下去,一定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21天后再來記錄我的感受和成長。

感謝小鴉姐、感謝大葵、感謝語音寫作小組的小夥伴們的陪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