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灵魂伴侣,你有灵魂伴侣吗?懂你,不容易的遇见

有人跟我提过Soulmate的概念,怎样的人,可以称为灵魂伴侣?顾名思义,就是灵魂契合度非常高的两个人。这样的伙伴关系,一定超越常俗意义的生活,上升到灵魂交流的层面。你喜欢对方,对方也喜欢你,你感兴趣的事情,对方同样感兴趣。两个人不仅性格脾气相投,而且能够在各种问题上无话不谈。当你袒露内心深处的幽微想法,能够获得对方的倾听与理解。李银河和王小波之间就是这种Soulmate关系,这种关系也写进了李银河这本《李银河的爱情》书里。

什么是灵魂伴侣,你有灵魂伴侣吗?懂你,不容易的遇见


在这本书里,李银河老师将灵魂伴侣分为两种类型。很多时候,灵魂伴侣是情投意合的恋人。譬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就是这一类的典型代表。两人初初相见,她低眉抬头,他定神细看,四目相对之际,贾宝玉不禁感叹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虽有木石前盟,但这样的相遇与惊艳,岂不缘于心弦频率的共鸣?府中从上到下,每个人都鼓励贾宝玉发奋读书,考取功名,包括最贴身的袭人,也常常这样劝勉他。万紫千红,只有林妹妹“从不这些混账话”。由此,他更加视她为灵魂伴侣,因为唯有她,与他心意相契。

什么是灵魂伴侣,你有灵魂伴侣吗?懂你,不容易的遇见


也有时候,灵魂伴侣可以是互相欣赏的知己。俞伯牙与钟子期,铮铮琴声,高山流水,在他俩之间,无需多言,却已心领神会。管仲和鲍叔牙,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之交。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以诚相待,外交军事配合相得益彰,最后做成同生死共患难的刎颈之交。这些个个在种族、年龄 、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存在巨大差异的人,却有着两颗相同的灵魂——有趣、勇敢、傻乐、尊重别人,因而能带来一段融洽快乐的相处时光。总而言之,两个人必须志趣相投,心灵相通。

“人这一生,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编剧廖一梅的这句话,想必让太多人深有同感。我们生而孤独,所以寻寻觅觅,总是渴望遇见那个对的人,也就是最能懂得自己的人。在一期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年过四十却依然单身的王志文,为何还不结婚。王志文回答,还没遇到合适的。主持人又问,什么样的女子算得上合适呢?王志文说,所谓的合适,就是能随时随地聊天。对此回答,主持人感到困惑。聊天这事,还不容易吗?

假若仔细想想,就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想找一个能够随时随地聊天的人,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聊天是一件需要棋逢对手的事。总有一些时候,你心里郁结着一些东西,不吐不快,想找人倾诉。可是找谁呢?翻遍联系人名单,要么,怕打扰对方;要么,觉得对方没兴趣;要么,对方即便有兴趣也没有那个理解力。所以,王志文才有此感慨:“找一个你想跟她说,能跟她说的人,不容易。”这个能够让你想说、又能说的人,就是灵魂伴侣— 一个不管你想表达什么,他都愿意倾听,也不管你以何种方式表达,他都能恰到好处地给予回应,帮你读懂自己,看清世界的人。

西方很多哲人,比如康德、尼采、叔本华,他们一生未婚,或许就因为未能遇见灵魂伴侣,对婚姻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因此,尼采曾给世人忠告:当你要迈进婚姻生活时,一定要先这样反问自己——你是否能和这位女子在白头偕老时,仍能谈笑风生?婚姻生活的其余一切,都是短暂的,在一起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对话中度过。灵魂伴侣可遇而不可求,一旦遇见,就要珍惜。

关于如何找到灵魂伴侣,李银河在《李银河说爱情》中给出两点建议:首先,自己要有灵魂;其次,自己要有爱的能力,也就是成为别人灵魂伴侣的能力。完整的生命,不应该只限于饮食男女。肉体关乎物质生活,灵魂负责精神生活。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变大,大家忙着赚钱、养家、购房、买车,闲情逸致已成为奢侈,探讨灵魂更是多余。事实上,当我们只顾追赶别人的节奏,将自己灵魂弃置一旁,又怎有可能,在碌碌红尘中遇到灵魂伴侣?

遇不到灵魂伴侣,何来真正的懂得?没有真正的懂得,哪怕坐拥豪宅、宝马香车,恐怕也难有真正的快乐。关于爱的能力,李银河在书里写道:“一个人先要爱自己,如果连自己都不爱的话,他不可能爱上别外一个人,不可能拥有爱的能力。”李银河与丈夫王小波,无疑是一对灵魂伴侣。二十来岁的李银河,在朋友家读到王小波的小说《绿毛水怪》,文字背后的才情与诗意打动了她。从此心里有了这个人。

因缘而遇,因文而识,两个人共同著写了二十年的爱情故事。王小波不但给予李银河激情之爱,也写给她真挚热切的情话。他俩相互深刻懂得,而且志趣相投,自然成为相见恨晚的灵魂伴侣。王小波说:“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王小波病逝后,想起这份相遇,李银河感恩在心:“我这一生仅仅因为得到了他的爱就足够了,无论我又遇到怎样的痛苦磨难,小波从年轻时代就给了我这份至死不渝的爱,就是我最好的报酬。”

我想,这便是爱与懂得,赋予的力量。人生如旅,来来往往的路上,大多数人只是过客。而我们孜孜以求的,却是最终的归人。唯有用心滋养灵魂,学会爱自己,提升爱的能力,才有可能,遇到唯一的、消除我们孤独感的灵魂伴侣。就像当年梁启超劝徐志摩不要和张幼仪离婚和林徽因在一起,徐志摩给师傅梁启超回信中,表达了自己的执着追求:“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是啊,灵魂伙伴,如此稀缺,遇上了就要好好珍惜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