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走路健身,何時走,走多少,要了解這5件事,才能讓身體更棒

走路是現在人們很喜歡的一項運動,帶上耳機,拿上計步器,每天完成定下的目標,心裡很有成就感。走路的好處很多,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是一項不太累,又能起到鍛鍊身體作用的運動;對於老年人來說,這項運動不劇烈,都能夠接受。多項研究均指出,走路能夠延緩關節衰老,調節睡眠,消除壓力,提高身體機能。

關於走路健身,何時走,走多少,要了解這5件事,才能讓身體更棒

但是關於走路,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走路的好處這麼多,那麼是不是走的步數越多越好呢?

當然不是。我們都知道每天一萬步是最適合的數量,但這一萬步並不是需要我們一口氣走完的。因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們上下樓梯、做家務等活動也是在走路,通常我們日常的活動會走4000步左右,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再去走6000步。如果某天的活動量已經很大了,就沒有必要再去強求自己多走6000步了。

走路過量,有可能會造成膝蓋的損傷,反而不利於健康,所以走路並不是越多越好。

關於走路健身,何時走,走多少,要了解這5件事,才能讓身體更棒

第二,什麼時間走路最好?

很多人喜歡早起鍛鍊,尤其是老年人,喜歡早晨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但是,如果本身有心血管問題,或者其他慢性疾病,比如高血壓等,這些問題的發生率在早晨相對於其他時段都要高,因此有這些問題的人不適合早上出門鍛鍊。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下午和晚上鍛鍊是比較好的選擇,尤其是在晚上,飯後走路也有助於腸胃消化,避免造成腹部贅肉。

關於走路健身,何時走,走多少,要了解這5件事,才能讓身體更棒

第三,快走好還是慢走好?

研究表明,最適合的走路速度是在每分鐘120步左右,也就是每秒鐘走兩步。腿腳不太靈便的老年人可以適當放慢速度。同時,在走路時也需要循序漸進,可以由慢到快走,先讓身體適應戶外活動的節奏,再慢慢加快步伐。

關於走路健身,何時走,走多少,要了解這5件事,才能讓身體更棒

第四,什麼人不適合走路?

走路運動非常好,但也不是人人都適合。尤其是踝關節、膝關節有損傷的人,以及腰椎有問題的人,在走路時要格外注意保護關節,以自身的感受為主,在自己感到舒適的範圍內,逐步調整走路的姿勢、數量、以及速度。不能為了達成步數而強求。一旦出現關節疼痛難忍就要立刻中斷走路運動,以免加重關節的損傷。

關於走路健身,何時走,走多少,要了解這5件事,才能讓身體更棒

第五,走路後回家能立刻洗澡嗎?

一般情況下,我們以中速走6000步,會感到微微出汗,渾身發熱,但不會大汗淋漓,這是非常好的狀態。但回家後還是要平復一下,等渾身的汗幹下去才能洗澡,否則毛孔打開後立刻沖水,可能會使溼氣加重。

​ 最後,我們還需要注意防寒,走到渾身發熱的時候也不可猛脫衣服,秋冬季節,著涼受寒未免就得不償失了。

關於走路健身,何時走,走多少,要了解這5件事,才能讓身體更棒

走路是一種平和的運動方式,它的好處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發揮作用的,任何運動都是需要我們的堅持。但堅持下去的人都知道,良好的身體狀態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