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 阻击疫情|大武口区:让本土人才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万众一心 阻击疫情|大武口区:让本土人才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大武口区坚持把培育用好本土人才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积极引导党员干部作用发挥,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以人才振兴助力脱贫攻坚。

党政人才“引领效应”

结合各村发展现状、产业特色,整合党政人才充实乡村振兴力量,高质量选派“第一书记”9人,“主任助理”5人,其中科级干部5人,常驻干部11人。按照“人员派驻到村、任务量化到村、日常管理到村,建强基层组织、推动脱贫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的“三到三目标”思路,有效实现党政人才优化组合,融为一体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治理。对57名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定人帮带、定向培养、定岗锻炼,形成梯次配备,带动培养一支“能力强、促发展、能团结、守底线”的 “红色领头雁”。

万众一心 阻击疫情|大武口区:让本土人才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召开全区农村工作会议

万众一心 阻击疫情|大武口区:让本土人才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党员干部入户摸底

本土人才“带动效应”

大力实施“智力回引”工程,加大对“两个带头人”、新型经营主体、种养大户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切实提升知识层次,增强致富能力,全年培训劳务移民500名,新型职业农民100名,致富带头人50名。因地制宜,探索生产服务、电商、旅游、物流等新型业态,通过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培育产业发展“带头人”,星海镇枣香村实施温棚建设、富民村实施土地托管项目,每年可实现5万元的集体收入。全面推行“人才+项目+农户”模式,新增带动8人成为“土专家”,农民增收20-30%,项目普及率提高20%以上,覆盖面达到70%以上,科技贡献率提高6%。

万众一心 阻击疫情|大武口区:让本土人才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增收

万众一心 阻击疫情|大武口区:让本土人才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铁杆庄稼保”政策宣传

技术人才“提升效应”

找准“攻坚支点”,深入开展“技术人才进乡村”活动,通过“外请+内聘”、网格化管理,因村施策、分产业类型精准选聘技术专家5名、技术员5名、产业指导员10名、“土专家”9名,实现每村有一名技术员。采取“网络课堂+实地操作”的方式,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对12个村、3个涉农街道实施乡村振兴产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00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实用技能,辐射带动了2万余名群众增收致富。

万众一心 阻击疫情|大武口区:让本土人才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农业技术人才讲授剪枝及种植技术

万众一心 阻击疫情|大武口区:让本土人才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农业技术人员田间授课

供稿:区委组织部

编辑:冯小梅

审核:曹 强

万众一心 阻击疫情|大武口区:让本土人才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万众一心 阻击疫情|大武口区:让本土人才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