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保持一定距离是交往的艺术

人际互动中要保持“豪猪距离”

美学上有一句话叫“距离产生美”。和所审视的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我们才能欣赏到美。距离能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如悠悠的远山,如沉沉的夜空;朦胧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舍去了事物粗糙的外形而抽象出一个美的轮廓,如月光下的凤尾竹,如灯影中的美人;短暂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只截取最美的一瞬,如盛开的鲜花,如偶然的邂逅;逝去的东西也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我们永不能再有的惆怅,也就有了永远的回味,如童年欢乐,如初恋的心跳,如破灭的理想…

人际交往保持一定距离是交往的艺术

在人际交往中,“距离产生美”也是对的。当然,“恰当的距离产生才更为准确。这种恰当的距离又称“豪猪距离”。它指的是:豪猪冬天为了缓和而相互靠拢时,总是保持一定距离。因为他们身上的刺,挨得太近,身上刺的痛,挨得太近,又冻得难受。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每一种关系都应有一定的距离。这里所说的距离,包括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老板和员工之间,最近的距离一般是一米。研究表明,坐在办公桌后面的老板和员工促膝谈心的老板,给员工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意味着威严,适合分配任务;后者意味着亲密,适合沟通感情。两者是不能互换的。

人际交往保持一定距离是交往的艺术

很多银行现在都有一个“一米线”。它在提醒人们,在办理银行业务时,人与人之间应当有一米远的距离。这个距离,能避免不必要的空间浪费,更重要的是,在财物方面,人常常需要保持一份隐私。

人际交往保持一定距离是交往的艺术

朋友常常会变得很“铁”,因为“铁”,一些朋友反目了。原因常常是:不分彼此。距离从来就不会消失,不分彼此也只能是种美好的愿望。现代化的通讯工具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即使是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只要按几个号码,就能把对方的声音引到跟前。但是,电话本身就是一种距离,长长的电话线,隔开了双方的身体接触。

恰当的距离,反而有利于交往的正常进行。在人际交往中,有时需要保持一定距离,需要给对方留一定的隐私空间和自由的余地。

建筑工人们铺设水泥地,总是用一些长长的小木条将水泥地隔成一个个方块,待水泥地干爽后,再将木条从水泥地里取出,每块水泥地之间便留下了一道道窄小的缝隙。这里运用的是热胀冷缩的道理,水泥受热膨胀、遇冷收缩,给它们之间留有缝隙,就是给它们一个自由伸缩的空间。这样水泥地就不会因冷热变化而引起破裂,自然也就更加坚固、耐用。

人际交往保持一定距离是交往的艺术

其实,建立人际关系跟铺设水泥地一样,有着相同的原理,只有留下适当的缝隙,才能给人际关系留下一个伸缩自由的弹性空间,才能不会因一时情感冷热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这样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才能牢固、长久。给人际关系留条缝隙,就是留守自己的人格和做人的原则。奥赛德是一个汽车司机。每次他在高速公路上驾车行驶时,都会感到很寂寞。幸好每次走到这个地方时,他都能看到一个小女孩儿拿着手绢向他招手。就在这一瞬间,他感到心情好多了。小女孩儿是那么崇拜他,他有时也会笑着伸出手去和她招手。

有一天,他终于有机会在这个村子旁停下,于是他买了一个小玩具来到了这个高速公路旁的小院外。这时,那个小女孩儿正好走出来,他将那个小玩具递给她,谁知那个小女孩儿竞睁大了眼惊恐地看着他。小女孩儿的母亲出来一把将女儿拉了回去,还回头看了他几眼,他呆呆地站在那里。

生活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应该远远看着的东西你就不要走近,走近了便破坏了那份美好的感觉,走近了便使事物发生了质的变化。

什么都要掌握一个度,就如奥赛德和那个小女孩儿的距离一样。

这一豪猪距离原理同样适用自己的亲友、同事。你是你自己事业的中心,你的同事是他自己王国的国王。他可能会对你感兴趣,但这种兴趣很难与他寻求自我保护和对自己个人前途的关心相比。所以,在工作中要分清“你的”和“我的”这个界限,相对的警惕对于维护双方工作及人格上的独立都有好处。

有一位事业有成的专家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我的朋友很多,他们之间始终保持一点点的距离,说我虚伪也好自私也好,结论能证明一切:我很少丢掉自己的朋友或被朋友丢掉。我们,相处得很好!夫妻之间都讲究相敬如宾,更何况是朋友呢!”

人际交往保持一定距离是交往的艺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