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苏州享誉海内外,最负盛名的非古典园林莫属。苏州境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有园林170多处,现存50多处。而我却对艺圃情有独钟。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艺圃与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颐园)一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艺圃保存了明代园林的风格、布局和造园手法,以简练疏朗、自然质朴取胜,构筑精巧,园景幽致,可称明代住宅园林中的佳作。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艺圃,明代学宪袁祖庚所建,名“醉颖堂”。明万历末年,文徵明的曾孙文震孟入主醉颖堂改名为“药圃”。清初顺治十七年(1660年),山东莱阳人姜埰购得,改称“颐圃”,又名敬亭山房,后又称“艺圃”。艺圃坐落于苏州市阊门内天库前文衙弄5号,隐匿于市井之中,应该算最难寻找的一处园林。(上一篇介绍专诸巷文章最后一张图片有提示到)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走进艺圃,一条笔直的过道随门而入,两边古拙的墙面有几根老藤条,错落有致地萦绕于此,颇带几分引人入胜的雅致。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下午的阳光总是很柔和地洒在地上,也正好洒在娇媚的花瓣上,每走一步,淡淡的清香仿佛倒叙历史的味道。前面有一小扇门,也早已等待着友人的拜访。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艺圃的门厅,不论从古代的意境还是现代的视觉,都能让人回味无穷:门中有门,门外静香。门墙上泛黄的颜色,也正好陈列着历经沧桑后的朴实无华。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走到“经纶化育”门楼时,被这庄严肃穆的门头建筑所吸引,几排整齐的琉璃瓦,门口簇拥的花也笑脸相迎,在稳重与优雅的气质中,散发出醉人的味道。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心中若有一道门,我想应该透过温暖的阳光,照射到心灵最深处的地方,敞开心扉,拥抱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期望。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来到博雅堂,浓郁的书画艺术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了数千年的沉淀,依然勃发!古典的中式家具也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端庄大方,有礼有道。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走过一间厅房,几扇镂空木门整齐地排开。门外的绿植正好点缀了眼前的一丛亮光。在光影交错的视线里遥相呼应,渐浓渐浅。自然古韵,犹存于心。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特别喜欢东莱草堂悬挂的对联:“松下论文诸贤乐耳,砚边挥笔数老陶然。”细细品读,可见当时文人贤士吟诗作赋,泼墨挥毫的闲情雅趣。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站在屋里往外望,恍惚间如同梦境一般,傻傻地分不清曾经和当下。唯有一束光的照耀,清晰可见院落里满满的花草。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若待夏季,这里的荷花绝对都是亭亭玉立。站在水榭亭的一角,感觉艺圃最美的风景才刚刚开始打开,三俩孩童身穿汉服停留在这幅沁人心脾的画卷里,让人久久不能释怀……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此时,一片树叶随风而落,触动了安静的水平面,若隐若现的涟漪轻拂着倒影镶嵌在这个透亮的镜框中,静中取镜,境下其心。

苏州园林中的小家碧玉,景色可媲美拙政园,本地人尤为偏爱

图片来源于作者

几束光影透过窗户照射进来,这是艺圃的味道,心中爱慕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