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怎么接送孩子?学校提供口罩吗?午餐怎么吃?刚刚上海发布会说清了

下周一(4月27日),本市高三、初三年级就将率先返校开学,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市教委主任陆靖就家长接送、学生就餐等社会公众关注较高的问题进行了介绍。

陆靖表示,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在部署开学工作时,始终把师生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对学校实行比一般场所更严格的防控措施。市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上海市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开学工作指南》《上海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开学工作指南》(以下简称《开学工作指南》)及相应的修订版,对师生进出校门管理、晨检,健康巡查及日常消毒等各项防控措施及相关全员培训作出详细规定。在此基础上,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一校一策”要求制定返校复学方案,全面落实复学各环节的防疫工作要求。

对在校师生每人每天提供一片应急口罩

《开学工作指南》和相关要求中,对学校防控物资的储备和供应提出明确标准,如对在校师生按照每人每天一片的标准提供应急口罩;对食堂、宿舍、自习教室、洗手池及厕所等重点场所每日定时消毒;在校师生超过100人的学校必须在校门口配备热像式筛检仪,保障学生快速通行;所有学校都必须设置留观场所;教室门口放置洗手液,学生进教室前先洗手等。

分年级错时到校

陆靖说,《开学工作指南》和相关要求也对学校的重点防控举措做了详细规定。比如学生分年级错时到校,分年级、分班级分批放学离校,因校制宜制定进校和离校工作预案,防止校门口出现学生和家长的集聚。学生和老师进校时要测体温,提前提供“随申码/健康码”绿码。在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学校里非必要不举办聚集性活动。一旦有人出现身体异常情况,首先转移到留观场所,然后按照经疾控部门审定的程序处理。

接送学生的家长原则上不得入校

陆靖表示,为了保证学生安全,本市制定了很多措施和方案,而这些措施要真正落实下去,不仅依靠学校全力以赴,还需要家长一起配合。“因此我们对家长也提点希望,请家长要多关注自己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待症状消失身体痊愈后方可返校(发热的学生症状消失后48小时方可返校,呕吐腹泻的学生症状消失后72小时方可返校)。”

陆靖说,家长接送孩子时自己也须戴口罩,送孩子到校门口或接到孩子后要尽快离开,避免在校门口逗留、交谈。接送学生的家长原则上不得入校,部分小学确需家长进校接孩子的,要制定专门预案,并向区教育局报备,区教育局要组织卫生、治安、交警等部门逐校进行现场指导,原则上进校接小孩家长一律核验身份(出入证和“绿码”)和检测体温,沿固定通道在固定区域等待,接完后对相关区域进行消毒。

尽量避免集中就餐

对于社会和家长关注的用餐问题,陆靖表示,中小学将因地制宜,采取食堂送餐、统一配餐、预约用餐、错峰用餐等各种方式,尽量避免集中就餐。高校和中职校将延长供餐时间,错峰、错时避免集中就餐,做好现场管控工作。食堂主要以套餐形式供餐,鼓励自备餐具打包、分散用餐。食堂提供洗手点,方便师生员工用餐前洗手。同时还将加强对食堂用餐场所的通风、消毒及食堂后厨的消毒、清洁。

在校期间学生发烧、咳嗽了怎么办?

开学后,如果在学校里有学生或老师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怎么办?对于不少家长关心的这个问题,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专家组副组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表示,首先要做好真假发热的判别,是否因运动或在太阳下时间久出现体温高。如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第一接报教职员工要迅速安排有相关症状的学生至临时留观区,立即给发热学生戴上口罩,稍事休息后再次进行体温检测。相关人员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并指导家长或直接按照操作要求将学生送至发热门诊就医,并加强相关区域消毒等。

如果有学生出现聚集性发热、咳嗽等症状,学生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人员(5例以上)患发热、咳嗽等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的症状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上课史,对于出现症状的个人的处置与上述第一条相同。应立即将出现聚集症状的班级、宿舍其他人员临时隔离,及时报告所在区教育局及疾控部门(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其指导下开展消毒、隔离、调查等措施。同时要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后续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综合判断是否需要解除临时隔离。家长要相信学校、相信卫生部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

市级平台视频课继续播出

市教委主任陆靖表示,线下开学后,每个学校会对本校前阶段开展在线教育成效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专门制定过渡期方案。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针对个别问题,可通过在线答疑的方式或利用课后时间进行个别弥补。针对那些之前无法开展的教学活动,如做实验等,也将另行作出安排和补充。

比如,最先复学的初三、高三,按照教学计划,今后一个阶段,主要是各个学校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进行针对性复习。学校会精心安排好考前最后一段时间校内的复习课,同时,市级平台的视频课继续播出,方便学生回家后可以选择需要强化的内容观看。

设立全天候心理热线服务平台

陆靖说,市教委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情况。疫情发生以来,各区都设立了全天候心理热线服务平台,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咨询服务。市区两级分别开设德育公开课,引导学生正面认识疫情、从容应对疫情。各学校通过线上家长会、家长学校等方式,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班主任通过云班会、云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心态,进行针对性指导。

“我们在《开学工作指南》中做了提前部署,组织各区各校做好应急心理预案,及时了解学生复学前心理状态,有效做好返校复学衔接工作。”陆靖说,市教委也发布了复学返校心理疏导工作建议,分别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在复学阶段的心理调适作出指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