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古來聖賢皆寂寞","聖賢"指誰?課本解釋錯了?

《將進酒》:

天寶十一載,李白拂袖離京已有八年,雲遊山河漫漫旅途,登高飲宴對酒當歌,李白一路高歌猛進一路落筆成篇,留下了皇皇經典。這一天李白來到梁宋故地,與朋友岑勳、元丹丘相聚,自然是一番推杯換盞,把酒言歡。席間,李白詩意大發,寫下《將進酒》,每一句都鐫刻進了大唐的靈魂。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將進酒》

李白以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展現了十足的狂氣,又是過分的消極。在普遍認知或者高中教材裡,"古來聖賢皆寂寞"的"聖賢"都解釋為古代的聖人賢才,李白稱:自古以來他們都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飲酒的人才能千古留名。

《將進酒》:

然而,這好像沒有道理。酒能暖胃確有其事,但也不能就此說,不嗜酒的人就一定冷、一定寂寞啊?況且,古往今來的聖賢之中,難道就沒有喝酒的?所以說,"聖賢"與"飲者"之間並不是並列關係,而是有所交集的,即聖賢中有飲者,飲者中也有聖賢,那麼這句話不就更顯矛盾了嗎?

因此,有研究者開發出了對"聖賢"的全新解釋,這與曹操的一個典故有關。曹操曾禁過一段時間的酒,但耐不住愛酒者偷喝,為了避諱酒號便造了隱語,曰:清酒為聖,濁酒為賢。這與當時的造酒技術是對應的:古代釀酒使用酒糟,酒成後無法完全去除,所以顯得渾濁,在其中加入石炭,使其沉澱,上部清澈的酒液便是清酒。

《將進酒》:

濁酒雖濁,但別有一番風味,因為其中始終有生酵母存在,因此會連續發酵產生二氧化碳,口味更加獨特,深得古人喜愛。簡而言之,清是過濾過的酒,濁是未過濾的酒。按照古代價值觀,德才俱佳者為聖人,鳳毛麟角,德才兼備者為賢人,稍多於聖人。聖人是最高等級的人才,賢人次之,所以珍貴的清酒為聖,濁酒為賢。

對應到李白詩中,假如李白此處"聖賢"的本意是指酒,而非指人,是否符合意境呢?那麼,"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就是:古往今來的那些清濁美酒都是默默無聞的,只有善於飲酒的人,才能使它們留下美名。李白受到岑夫子、丹丘生的款待,寫詩小吹一下"好酒好酒",沒毛病吧?

《將進酒》:

文人吹酒這件事,並非是第一次了。這麼說來,曹操也是個狠人,明明自己嗜酒如命,還能痛下禁酒令,他在《短歌行》中吹道:"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就這麼著,杜康的名字就流傳開來了。這酒好喝,咱們就叫它杜康,叫它松醪,叫它桑落,叫它竹葉青,否則它們不就變成李白筆下的"寂寞"了嗎?

今天哥倆兒招待我的酒真好,咱不能讓它默默無聞,作為享用者,咱得給它立名!或許李白就是這麼個意思。另外,我們還可以從李白自己的詩歌裡找證據。提起《月下獨酌》,眾人皆知"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其實它一共有四首,其中第二首中就有關於"聖賢"的解釋。

《將進酒》:

已聞清比聖,複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月下獨酌(其二)》

此詩作於天寶三載,看來李白早就清楚"清聖濁賢"的典故。第三句"賢聖既已飲",意思是清酒濁酒都下肚了,何必再去求神仙?而不是說聖人賢人喝酒了。而且,最後一句"勿為醒者傳"與《將進酒》中"但願長醉不願醒"又有藕連。

但有人會說,在敦煌發現的《將進酒》版本中,這一句其實是"古來聖賢皆死盡",那聖賢為酒就解釋不通了。然而,敦煌版就一定是原版嗎?是否也是流傳過去的以訛傳訛?這就無法說清了。但不管怎麼說,這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理解方式,或許能使我們距李白更近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