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网课的年代里,江南乡村教育的大师课

疫情逐渐好转,大中小学生陆续开学,不可否认的是,“毁誉参半”的网课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网课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为乡村学生提供了一条道路,也促进了乡村教育的发展。那么,没有网课的年代,乡村教育是如何发展的呢?

在《江南繁荒录》里,作者徐风揭示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圣贤引领众生。”比如范仲淹,比如朱熹

“圣贤引领众生”,正是江南乡村教育薪火相传的原因和动力。

没有网课的年代里,江南乡村教育的大师课

范仲淹:江南乡村教育的功臣

重返苏东坡那个时代的江南乡村,我们大约可以知道,作为文化符号意义上的江南,彼时已经属于儒家文化的高地。不过,说江南乡村教育的功臣,一时还轮不到苏东坡,而是一个名叫范仲淹的前辈。他诗写得好,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古今人人景仰的名句;官也当得不赖,宋仁宗景祐二年,他在苏州太守的任上,奏请在辖区各地设立学校,并在南园之地建起府学,给田五顷,以赡学徒。其时入学者才二三十人,有人说占地太广,范仲淹道:我恐异日太小。于是置立学监,延请胡瑗为首位讲席。胡瑗乃北宋学者,理学先驱、思想家和教育家。因世居陕西路安定堡,世称安定先生。胡瑗教育得法,历年登科者百余人。无疑苏州要给朝廷做一个教育先进的“示范区”,全国都瞪大了眼睛呢。

附近的镇江、常州,小碎步很快跟进,请了江南名士李觏讲学。此公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且不拘泥于汉、唐诸儒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然后,周边一些县学也不甘落后,比如太仓县学、常熟县学、无锡县学等,都因为不乏饱学之士,有想法,又有银子,于是学堂说办就办起来了。

范仲淹还做了一件让天下人叹服的事。他在家族里率先设立义田和义庄。大要为全族人每口日给白米一升,冬给布一匹。其初衷是为了“扬祖德”和“赡同族”,而真正的受益者,却是在逆境里读书科考的同族学子。据范氏义庄家谱记载,自宋至清末,九百余年,始终不变。

没有网课的年代里,江南乡村教育的大师课

范仲淹,电视剧《清平乐》剧照

朱熹:江南乡村教育的记录者

朱熹记述了绍熙五年十二月,阳羡古城新修学堂的事。他很机智,一开始并没有说此地的办学有多么好,而是通过县里的一帮文人,说学堂“久废不治”的实情。无非是穷,没有银子,没有校舍,等等。然后他说到了一位“高君”,是这里的知县,也是艰苦办学的扛鼎人物。文字不长,但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注意,第一个,是收“闲田五千亩”,解决了办学的供给问题,然后又拿出“长桥僦金七十余万”,长桥是古城里一座名震江南的古桥;所谓僦金,应该就是租赁费。意思是把凡可以收缴的钱,都用来办学了。这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高知县。

你想想,光有钱,没有高人,能办得成学吗?传统社会的法则是,权可以生钱,权指向哪里,钱就流向哪里。高知县等一干官吏的囊中想必是羞涩的,那些没有被中饱私囊的钱,都流向了办学。为让老师、弟子依照法度学习,高某人确实不容易,每天要去衙门主持工作,坐班之余还挤出时间去学堂讲学。在太湖之滨的秀才堆里,你得有自己的东西,别人才能听得进、坐得住。

一般来说,一个知县在当地就是土皇帝,古时做官的人,心气总是很高,他哪里还能愿意给学子们开课,还言必以道德、性灵的主旨,博之以诗书、礼乐的文采,不但洋洋洒洒,而且实实在在,使那些学子知道,士之所以爱学习,是因为有高于科举文字之外的内涵在吸引他。于是,县里的学子们都知道了自己所向往追求的,应该是怎样的境界,纷纷到他的住处拜访。就是贤明清高的士大夫,也带了子弟来听。席下没有不相互转告,相互勉励的。

朱熹写此文的意思非常明了。一个地方要重视教育,首先要官员重视,然后有稳定的经费投入,然后有懂行的先生引领教导。但是有一点他没有提到,那就是所有的一切,必得有一个地域的文脉来做支撑。像常熟、昆山、太仓、宜兴这样的江南古城,要说其文脉厚重,故事肯定是一串串的。

没有网课的年代里,江南乡村教育的大师课

旧时江南古村,此等人家即是典范(陈寿春摄)

阳羡:江南乡村教育的“风气之先”

历史的老账,总是等着后人去翻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像阳羡这样的地方便已设立庠序,亦即乡村塾学,开始蒙童教育了。相传孔子七十二贤人中唯一的南方弟子言子,就曾居此读书。六朝以来,朝廷派到此地为官的,皆是全国意义上的文化名人,比如著名书法家孔侃、桓玄、羊欣、王俭、毛喜,著名画家刘瑱,著名文学家任昉,等等。他们都当过此地的县官。他们最大的政绩,就是引领一方的文化风气。确立士农工商的排序,让文化人排在第一,倡导一种坚挺的民间价值观。

然后,永嘉之乱,晋室南渡。大规模的战乱导致中原地区的大量优秀人士来到这里,于是魏晋南朝成为江南一带文化发展的第一次高峰。当然,北方来的大佬与当地的土著也断不了发生冲突,儒释道便站出来摆平各方诉求。道家解决了人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儒家解决了人生的理想价值问题,教导人如何修身治国平天下;佛家解决了人内心生死苦乐如何对待的问题。这儒释道原本在北方是各顾各的,但到了江南就合成“股份制公司”了,后来人们说到江南文化其实是一种“和”文化,连吃的菜肴里,也有一道“和菜”,各种口味的人,都能在“和菜”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口,想想也是,一道菜里都断不了有儒释道的支撑。

来自北方的士族里有很多孔子的后裔。他们很快习惯了江南的山水与美食,不想回到北方去了。江南人暗暗得了便宜,也不声张,靖康之难导致了宋室南渡,京城便设在临安。阳羡离得很近。各种方便自不待言。南宋在杭州一百五十九年,江南就有了四百八十座书院。而太湖西岸这座古城最多的一年参加“童试”的读书人居然有两千五百多人。

得风气之先的阳羡人并没有把自己说成是“首都郊区人民”,那不是此地人的风格。不过南宋的阳羡士子真是出了很多,像蒋捷这样的“芭蕉诗人”,吴炳这样的“粲花”剧作家,都具有全国影响。科举的盛行,人才的盛名,让长江以北的许多士族把目光投向了这个太湖西岸的江南古邑。即便是在南宋灭亡之后,聚集在江南的一些文人为了对故朝表示忠贞,拒绝在异族统治下就任官职,一种由“隐士”组成的士大夫民间联盟,由此开始形成,文人在杭州附近的县邑游荡、定居。他们写诗、酬唱、习字、绘画,也为生计所谋,开个蒙馆,收些学生,无形之中为江南的乡村教育添薪传火。

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文化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教育和文化上,江南走在了前头。

圣贤引领众生”,在没有网课的年代,正是当时圣贤的卓识和努力,使得江南乡村教育薪火相传,造福了一代又一代学子,江南文脉也因此绵延不绝。

没有网课的年代里,江南乡村教育的大师课

古城文昌阁大殿(黄兴南 摄)

内容摘自徐风《江南繁荒录》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志江南在繁荒 藏历史于山河散文笔法记录乡村嬗变 民间视角寻绎江南根脉“中国好书”作者徐风全新力作 第三届《钟山》文学奖获奖作品

没有网课的年代里,江南乡村教育的大师课

《江南繁荒录》

作者: 徐风

定价: 68元

ISBN: 9787544777728

作者简介

没有网课的年代里,江南乡村教育的大师课

徐风,作家、紫砂文化学者。现居陶都宜兴。

有长篇小说、散文随笔、文学传记等著述十六部。长篇小说《国壶》、长篇散文《一壶乾坤》、长篇传记《布衣壶宗》《花非花》等。

曾获“2015中国好书”、《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冰心散文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钟山》文学奖等。

加微信好友:译只小号

可进入译林书友微信群

本期编辑 | 明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