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注册制点个赞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注册制也早就准备好了,现在推出来时机刚刚好,看空看涨的人都有,不会对市场造成重大冲击,市场慢慢自己选择。

昨天,风险高的股票忙着跌,受益的券商并没有大涨。今天价值股全面涨,怎么看着还是炒作的味道,炒价值股。

我们的股市散户太多,有一定的赌性,属投机氛围市场,直接的反应大概就是上市公司要汹涌入市了,供给太多了,赶紧跑啊。

价值股有前途,炒价值股去……

前天还看一个网友提到这个问题,认为这是A股一个特有现象,而且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本土文化,所以A股也不可能发展成为美股那样的价值投资形态的长牛,不可能成为继地产以后的又一货币蓄水池。房子能做到货币蓄水池,是因为中国劳动人几千年来就偏好买房置地。想一想他说的不无道理,若文化是根源,那可就不好搞了。

不好搞也得搞,至少必须要试。为什么?大势所趋,经济发展到这个程度,需要一个匹配的成熟资本市场。从金融大战略上看,也是如此。

我给注册制点个赞


这几天本来就在思考A股大战略问题,没想到还没调研完,注册制就咣当一声落地了。

来不及找数据,先梳理一下大致思路吧:

融资角度

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必须转型的地步了,结构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必须项,这是当前的大势,结合当前的做事风格,还是必践行的大势

金融存在的使命是融资,要看透这一点。金融归根结底要为经济服务,要对经济效率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这是存在的必要。和实体经济脱节的赌场,没有意义

到目前为止,我们这个使命完成的不太好。融资依然主要依靠银行体系或影子银行体系,这个体系天性服务于大国企大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喊了很多年,还在喊,解决不了。我们也尝试了很多改革,例如发展互联网金融、资管行业等。不过这些尝试没有成功,一是没有改变融资模式,做的还是银行的事,所以全是影子银行么;二是资金流向了结构调整的负面清单企业,逆改革意愿。三是风控没做好,扰乱了社会秩序,因此被强监管了。短期内这几个尝试过的领域估计不会有大动作了。

经济转型要成功,金融必须得跟上。不过,好的是,一旦打破旧模式,寻找到新生态,便能释放出巨大的制度红利,正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推动经济再上一个台阶。

这种领域也正是我们要寻找的,我始终还是不喜欢已经曝光过赚钱效应的投资领域,我希望能提前寻找那些必然会发生,但还没来得及发生的。

随着互联网金融和资管行业偃旗息鼓,金融可突破之处,主要剩A股这个大战场了。若注册制成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鼓励创新型企业发展,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便尽了为经济融资这个使命。有贡献才有生存价值,才能长长久久。

我给注册制点个赞


投资角度

换个角度说一下。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终归还是有钱了的,也就是居民财富得到了积累,日子很殷实了。这便产生了另一个需求,投资,增值保值。

就像前面说的,中国老百姓骨子里几千年的记忆就是:有钱了要买房屯地。所以这些年人们富裕的钱都投到房子上了,基本没有别的。有钱的要买房保值,没钱的要买房增值。这多年就没别的事儿,就折腾房子这一个事。

这么下去不是个事,同样不利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房子被炒成了泡沫,以至于直接威胁到了经济稳定。所以这个也必须得改,不改早晚就得出大事。从上到下,对“房住不炒”基本已经达成共识,不能再炒了。

接下来的问题是:钱干什么呢?何处安身呢。哪个地方有可能像以前房地产一样可以承载居民财富的蓄水池呢。

都看到了美股,美股就如同中国的地产,长牛,人们可以不断的把钱放进去增值保值,形成一个巨大的蓄水池。

所以能不能把A股变成另一个“美股”呢,如果能成功,不就解决了钱去向何处这个问题了么,而且最终流向了企业,投资和融资高效对接了,完美。

这是另一个大战略角度,同样指向了A股市场改革。

我给注册制点个赞


纠结的地方

在思考到这里的时候,我有点犹豫,就是战略高度问题。前几年互联网金融等闹出那么多事,怕凸显了其负面作用,反而会不被重视,受到限制,至少没有对待新科技那种必胜决心,没有新科技那种战略高度。

还有就是文化的问题,散户的文化和机构孑然不同。即便A股健康了,也许人们还是喜欢买房置地,来股票市场的还是那些喜欢投机和赌博的。市场改革成功需要实现散户为主逐渐变成机构为主,我相信总有这一天,但我担心这个时间太久。散户氛围的市场是不欢迎注册制的。

不过从事物本身发展规律看,我还是认为A股改革确实是大势所趋。

然后是细节和落地执行层面的事了。就像当年股权分置改革一样,也是折腾了很多年才得正解。顶层或制度设计不完善,或者哪个部分哪个环节有问题,最终都是不行的。市场不买账,一切都是白搭。

我给注册制点个赞


有机会我再丰富一下,补充些数据,就当个思考笔记与大家分享吧。

顺便说一句,想确定A股的战略到底有高,确定性有多少,是想决定要不要买券商做长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