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区域罕见的淮北市宁山望天喉

黄淮区域罕见的淮北市宁山望天喉

黄淮区域罕见的淮北市宁山望天喉

赵汗青(淮北相九赵氏先字辈)


望天吼被指为中国第一大国兽原因是:能够替供奉它的主人避妖邪、挡煞气、驱除群凶、拔除不祥、聚财、守财、镇宅,护身之兽是世间人心目中至关重要的图腾圣兽。正因有如此神说,望天吼才能高踞于有云朵及盘龙衬托的天安门华表上端,与天地神灵、列祖列宗一同享受人们世世代代的顶礼膜拜。


黄淮区域罕见的淮北市宁山望天喉


黄淮区域罕见的淮北市宁山望天喉


黄淮区域罕见的淮北市宁山望天喉


黄淮区域罕见的淮北市宁山望天喉

这对望天喉立于今安徽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宁山。据安徽淮北市相九《赵氏族谱》记载:相九赵氏赵从龙,字见吾,乡饮大宾(由皇帝钦命授予的荣誉,德高望重的乡贤,是县府每年正月十五和十月初一举行的意在尊老敬贤、弘德明礼的“乡饮酒礼”宴会的首席嘉宾),万历乙酉年(明神宗万历十三年 ,公元1585年)生,顺治丁亥年(清世祖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卒,娶胡氏、高氏,合葬宁山之阳。墓前建有祠堂,堂前立有一对3.5米高的望天喉。


黄淮区域罕见的淮北市宁山望天喉


黄淮区域罕见的淮北市宁山望天喉


赵从龙人送外号赵钱发,其家族兴望,为当地名门望族。赵从龙叔父赵登云、堂兄赵光大均担任明都北京五城兵马司指挥(六品官)之职。

由于安徽淮北相九赵氏一族内出官员、进士、举人、秀才众多,赵从龙卒后,族人逐级上报,获朝庭恩准,立望天喉一对。并于正反面上阳刻有对联一副,内容是:

赵氏祖先曾居西陲雍州(后称凉州,六朝古都,西北首府)开拓三秦(陕、山、关中一带)故地,共有十三次迁徙创业,苦心经营家业实在是不容易。后人来到华夏东方,再创新的家园,千百年承续绵延人丁兴盛,声望更加显著。

阴刻内容是:效法先前的圣贤崇尚传统的美德,祖先建功立业衣锦还乡,从过去一直到现在家族声望仍未曾衰落。老祖宗寿享百年,五子登科,受到朝庭封赏,传承至今,世代享受恩泽非常长远。


黄淮区域罕见的淮北市宁山望天喉


黄淮区域罕见的淮北市宁山望天喉

相九赵氏在安徽淮北、宿州、河南永城三地人口最多,其次是商丘、夏邑、萧、砀、徐州、灵璧、固镇、合肥、东北四省、北京、台湾、海外等地。其来历及字辈是:

明洪武三年,原山东济南府长清县野樵窝人赵居敬(字行简)率儿子伯祥、伯嘉,侄子伯元(天民)、伯禄(天爵)南迁居住在今河南商丘市永城市顺河镇,其侄子伯元(天民)、伯禄(天爵)前往宿州,天民居符离(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镇)北打鼓山下,天爵居水泊镇(今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古饶集即火集子)响泊村。

当时宿州府区划有相乡,相乡管图12,这支南迁赵氏大多居住在九图内(亦有少部分居住在八图内),通称淮北相九赵。六百多年来,这支赵氏人口已有数十万。其字辈是:

总集福荫,蓓致嘉祥;

居伯履歧,万世盛常。

宗廷绍宋,正志惟良;

克承(成)先德,永世(士)宏昌。

家传明训,统序端方;

钟灵毓秀,长发其祥。

平晋东鲁,南徙相莽;

盘衍淮浍,吉庆瀛光。


赵汗青 简介:

赵汗青,名先杰,配字汗青,男、汉族,安徽宿州人,祖籍淮北,资深媒体人、旅美作家、文史学者、博士。1992年起:先后任安徽经济报宿州记者站站长、美国麓鹿出版社华文版副总编、《中国新闻杂志》副总编辑、《天下时报》网总编辑。

已出版20万字军事历史小说《垓下之战》等九部作品。

安徽省宿州市党史研究员

安徽省宿州市侨联常委

安徽垓下研究会学术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