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凡谷2019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武汉凡谷(002194)2019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概述

2019年全球经济仍然处于持续下行的趋势之中,贸易战对制造业的压制影响持续显现,公司积极发展、有效管控,全面提升经营质量,面向客户精准发力,不遗余力提高市场份额,加大新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推进精细化管理,通过管理效率、资产效率、制造效率的全面提升,驶入高质量发展通道。

报告期内,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实现营业总收入171,333.45万元,同比增长43.37%;营业利润26,896.72万元,同比增长40.86%;利润总额26,843.33万元,同比增长38.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33.55万元,同比增长37.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858.28万元,同比增长455.6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438.11万元,同比增长716.13%,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一)市场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建立了贴近客户型的市场组织,全面贴近客户,继续营造“以客户为中心”、“承诺必达”的市场文化,并积极通过行业展会、客户现场审核、高层互访等渠道或方式,深化与现有国内外战略合作及核心客户的沟通与协同,扩大公司销售规模。报告期内,公司客户关系全面改善,顾客满意度得到了提升,荣获华为“优秀质量专项奖”、多次获得爱立信、诺基亚等客户的表扬及认可。

(二)研发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多个4G高难度编码项目,样品开发及小批量交付周期有所缩短,同时公司5G技术方案已推广应用并布局产品线。报告期内,公司部分型号的5G陶瓷介质滤波器通过了客户的认证并批量销售,多个型号的“全金属”形态及“金属腔体+介质谐振杆”形态的5G小型化滤波器已批量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设立了技术研究院,制订未来3-5年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向,在智能制造技术、陶瓷材料、毫米波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储备及预研。

(三)人力资源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对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如将产品线管理从研发中心剥离,单独成立产品线管理部,从产品生命周期、公司年度运营及战略发展的维度拉通产品价值创造,确保公司战略目标得以实现。

报告期内,公司将组织目标进行了分解,强化责任结果导向,并多渠道引入外部人才,提高组织活力。同时,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公司实施了2019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四)信息化建设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进集团ERP项目的实施并且成功上线,该项目按照公司管理层提出的“强运营管控模式”构建了以HR干部体系和财经管理体系为堤坝,搭筑市场销售平台、研发平台、供应链平台、流程运作质量IT平台等四大平台,坚持以面向客户当前需求的市场销售流程和以面向客户未来需求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为导向,贯通多条产品线。

(五)财经管理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搭建了集团资金管理平台,实现跨公司、跨银行的资金归集,提高了资金周转率;对历史超期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呆滞物料等进行了专项清理;加强了公司内部费用管理,刷新了相关费用管理制度,分层分级授权,规范报销与预支行为;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适时对超预算的行为进行预警及管控;打造“横向拉通、垂直管理为辅”的管理方案,提高各业务部门间团结协作,从而提升响应速度、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降低综合制造成本;进一步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建立多层次、多岗位的数据检查复核机制,确保财务报表信息准确。

(六)对外投资及新业务布局方面

报告期内,根据公司2018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与关联方深圳市恒信华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产业投资基金——平潭华业聚焦二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该基金拟通过直接投资于项目或投资于子基金等方式,主要投向通信、电子等行业,重点聚焦于5G需求下产生的新技术和国产替代的机会。报告期内,华业聚焦二号对外投资设立子基金长沙华业高创私募股权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苏州深信华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同时,华业聚焦二号及上述子基金已完成对深圳市诺信博通讯有限公司、宁波聚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敏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项目的投资。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公司一直将技术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以技术驱动发展,现已形成完备的研发体系和高效的研发机制,打造了一支行业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过硬的研发团队,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多个4G高难度编码项目,样品开发及小批量交付周期有所缩短,同时公司5G技术方案已推广应用并布局产品线。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公司(含子公司)已获取授权或取得证书的专利有176项,其中2019年度公司获取的专利授权有18项。

2、完整的滤波器产业链

金属滤波器方面,公司具有从ODM研发、模具设计及生产、压铸、机加工、电镀喷涂、电子装配等完整的产业链,陶瓷滤波器方面,公司具有从介质粉末配方研制、粉体制造、压制成型、烧结、金属化、调试等完整的产业链,从而构建了一体化的产业链竞争优势,既可缩短产品的技术准备和制造周期,加快对客户的响应速度,又适应了行业定制化的特点,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快响应、高弹性的产品制造服务,增强核心客户的粘性。

3、质量优势

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产品的质量控制贯穿于研发、生产的整个过程。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落实三化一稳定、严进严出,继续完善内部质量管理系统及平台,不断提升全员质量意识,有效保证了质量稳定。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华为“优秀质量专项奖”、多次获得爱立信、诺基亚等客户的表扬及认可。

4、优质的市场及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致力于与客户构建双赢的合作模式,公司服务的客户为全球知名的移动通信设备集成商,如华为、爱立信、诺基亚等,此类优质客户要求其供应商必须取得国内/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需通过其更为严格的合格供应商认证,才可进入其供应商序列。

5、管理团队及人才优势

公司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进一步扩充了管理团队,主要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对客户需求及产业发展具有较深的理解和较强的判断力,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能够快速的把握行业市场趋势及需求,顺应行业及政策的变化,为公司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留住人才,增强核心人员和骨干员工的凝聚力,公司于2019年推出了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本次股权激励计划共三个行权期。本次股权激励的实施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健全了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调动了管理者和重要骨干的积极性,与员工共同分享了公司发展成果,对公司长期稳定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随着中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动能逐渐减弱,中国正在努力培育“新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不同于传统经济,新经济具有高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可持续的较快增长、符合时代产业发展方向等特点。

2020年以来,中央密集部署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频繁出现在政府会议和政策报告中。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1、公司面临的发展机遇

由于各国通信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并参考3G~4G的迭代演进情况,预计4G、5G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并存。据GSA统计,2020年起,全球仍有141家运营商将建设推出4G商用网络,截至2020年3月底,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的381家运营商已宣布对5G进行投资。

5G基建方面,作为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5G将推动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由此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不容忽视,对5G基建的投资必将进一步加大。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20年3月24日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优化设备采购、查勘设计、工程建设等工作流程,抢抓工期,最大程度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据新华社2020年3月31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预计2020年底全国5G基站数将超过60万个,将实现地级市室外连续覆盖、县城及乡镇有重点覆盖、重点场景室内覆盖。

国内三大运营商均积极响应国家要求加快5G网络建设,根据国内三大运营商披露的2019年年度报告,2020年三大运营商的资本开支预算合计3348亿元,同比增长11.65%,与5G相关的资本开支预算为180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38%,5G相关投资占比超过50%。

2020年4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调整700MHz频段频率使用规划的通知》,将700MHz频段规划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为5G发展提供宝贵的低频段频谱资源,可推动5G高、中、低频段协同发展。1GHz以下低频段具有良好的传播特性,可更好地支持5G广域覆盖和高速移动场景下的通信体验以及海量的设备连接,进一步推进5G的多场景应用。

上述新的网络系统的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公司面临的挑战

5G时期基站对小型化、轻量化、低损耗以及性价比的要求提升,每家通信设备集成商的技术路线不完全相同,使用的滤波器分别为小型化金属滤波器和陶瓷介质滤波器。总体来说,业内预计陶瓷介质滤波器是未来的主流方案。陶瓷介质滤波器在原材料、制造工艺和关键控制点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革新。随着陶瓷介质滤波器的大规模应用,以往主营介质材料的厂商也加入了5G滤波器的竞争阵营。随着技术革新和优胜劣汰,滤波器行业格局可能面临洗牌。

(二)未来发展战略

未来公司继续全面实施面向全球市场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全方位射频服务提供商,同时,拓宽战略视野,调整发展思路,抓住发展机遇,构建驱动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技术积累突破快速产品化、低成本智能制造、发现机会的能力、资本运作能力。

(三)2020年经营计划

2020年,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将呈现更加纷繁复杂的态势,国际需求持续承压,中国经济虽受制于下行压力,但经济仍将保持较高的韧性,与此同时,随着5G产业的发展,全球经济也将真正迎来科技赋能产业的新时代。2020年全面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业务虽有一定程度冲击,但危机中也蕴藏着新的机遇。面对机遇与挑战,公司将继续围绕“积极发展,有效管控,全面提升经营质量”的经营主线,以“新基建”赋予科技新内涵,以创新驱动未来,抓住“新经济”下的发展机遇,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底盘。

1、市场计划

2020年,公司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承诺必达、提升客户满意度”为导向,拉通市场、研发及交付职能,充分发挥内部协同效应,迎接5G大规模商用的市场机遇,同时,深度发掘商业机会,拓宽与客户的合作范围,扩大现有产品的销售规模,开拓环形器等新业务。

2、研发计划

2020年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遵循“产出一代、积累一代、预研一代”的技术发展方针,发挥技术研究院和专家级人才的引领作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在产品小型化、低成本、宽频带、高性能、高效率等方面持续开展技术研究,提升公司产品设计的持续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3、低成本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本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它是未来的发展趋势,2020年公司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智能制造全面落地,发展自动化、高精度制造及智能制造,建立高质量低成本制造能力。

4、运营管理

(1)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为适应资本市场的规范运作要求,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将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升董事会的议事和决策能力,提升公司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建立透明、公平、诚信、合规的治理制度。在内部控制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审计、法务监督,深化安全管理、环保管理,为公司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后盾。

(2)强化成本分析与管控

公司将强化预算管理和财务分析,细化各部门降成本目标,从设计方案优化、BOM材料、生产工序与工艺等方面全流程降成本,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成本管理,牵引公司业务目标的达成。

(3)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才是基石,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将作为公司重点战略管理项目之一。围绕公司业务需求,完善人才管理体系,持续优化用人机制和人员结构;以奋斗者为本、强化责任结果导向、从业务一线选拔优秀人才,建设一支可支撑公司长期发展的优秀队伍。公司将不断探索、完善基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吸引人才的激励模式,激发组织活力。

(4)加强信息化建设

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制度流程体系优化的推进力度,提升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为企业精细管理、效率提升提供高效的平台支撑;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优化SAPERP系统,并在凡谷陶瓷子公司部署SAP系统。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风险

2020年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全球经济持续下行,中美贸易摩擦仍有较大变数,国际金融局势动荡。同时国内面临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投资、消费、出口增速均出现一定放缓。未来一年,以上因素叠加新冠疫情影响,有可能进一步拖累宏观经济增长。

公司严格执行防控措施,有效备货,保障了大客户交付,现已全面恢复生产。公司把握“新基建”带来的新动能需求,以创新为驱动力,不断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构筑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2、市场竞争及客户集中风险

目前,全球经济发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已成定局,国内GDP的增速持续趋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若客户产业调整,会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风险。近年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影响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经济形势、政策导向、技术革新等,上述因素的变化均可能对公司的发展产生影响。

公司将继续积极进取,持续加大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强化核心技术优势,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持续提高大客户数量和销售贡献,平稳平衡各大客户的销售规模,降低对公司的影响风险。

3、成本上升风险

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及中美贸易争端影响,国际运输成本、原材料供应成本都有增加趋势,且企业隐性经营成本呈上升态势。同时,行业内竞争日益加剧,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技术壁垒降低,竞争对手大量涌现,产品同质化程度不断加深。

随着物价上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各项费用也在持续增长,对公司毛利水平和盈利能力造成较大压力。

面对成本的上升、竞争的加剧,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以研发创新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构建竞争优势,坚持创新驱动,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维持毛利水平。公司还将继续坚持以经营效益为导向,持续进行自动化改造,常态化管控成本费用等方式,多角度提升盈利能力。

4、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风险

自春节以来国内采取了强有力的新冠病毒防疫措施,疫情在国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呈现进一步蔓延趋势。如果短期内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对下游行业需求(特别是海外市场)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公司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发布的各项政令与规定,并制定和贯彻相应的内部防疫制度文件,确保公司员工的健康安全。在保证员工健康安全的同时,公司积极推动全面复工和订单交付工作,后续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将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变化,积极研判形势并适时采取措施,克服疫情带来的困难和不利影响,保证公司经营的长期稳定发展。

5、法律风险

公司重视法律风险的防范,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企业规章制度。公司设置了合规部,聘请了常年法律顾问,有效降低法律风险。但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合同签订、人力资源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风险可能会出现。因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及相关当事人于2018年3月受到中国证监会湖北监管局的行政处罚。报告期内,公司已经收到76起民事起诉状及应诉通知书,要求赔偿其投资损失。如果公司被判赔偿或投资者索赔金额巨大,可能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继续积极与律师团队商讨应诉方案以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同时,公司也将加强合同法律法规的宣贯工作,积极组织合同法专题培训,强化中高层管理人员合同管理法律意识。

6、汇率风险

2020年,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反复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产生波动,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于公司的经营状况和盈利变动可能带来一定的干扰。

公司海外业务在主营业务中占比不高,公司将结合汇率波动方向及时控制公司外汇存量,在销售定价时增加汇率折算空间弹性,及时关注汇率走势,利用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工具,提高汇率风险控制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