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杰:太白有鸟道——记赵振川山水画创作之路

朱文杰:太白有鸟道——记赵振川山水画创作之路

太白有鸟道

——记赵振川山水画创作之路

  

朱文杰

  

  几次见赵振川兄,论及绘画,他必是皱一脸苦涩,连声地喊难。1996年夏日的一天,我们同赴太白山采风写生,只见振川避开众人,踽踽独行于山阴小道上,忽儿极目四望,面现圣洁,忽儿伫立如柱,沉迷于斯。我上前,陪着他一路走,他忽然无限感慨地说:“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啊,难于上青天!”

  

  惊诧中问故,振川兄回言之:“以李白谪仙之高雅,还这样反复感叹蜀道难。这难,已绝不是单指行路难、仕途难,里面肯定有他在艺术创造上进入超凡境界时的突破之难。今天咱也是面临的这种难,咱遇到的是太白鸟道呀?”

  

  看振川兄陷身艺术如此之深,几乎不可自拔,听他有关太白鸟道的弦外之音,我也遂沉入遐思之中。他那满脸的疲惫,连声的难,绝不是言不由衷,也没有丝毫矫情。回到西安,翻阅振川赠我的《赵振川画册》,见扉页上有“呕心沥血,耗尽生命而终身无悔”之语。读来令人震撼,这以生命献身艺术的宣言,正是振川探索不止、追求不息、知难而进的真实写照。

  

  诗家渭水行文,认为赵振川先生是画坛中“惨淡经营的艺术苦旅”,我亦有同感。行万里路,以搜寻奇峰,赵振川不停地四处奔波。我知道今年他已是三下陕南,五进秦岭,华山、终南山、太白山、天台山、嘉陵江、汉江、秦岭屋脊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振川说,一个画家五十岁正是经验、阅历、身体、技巧全面成熟的时期,不抓紧,就悔之晚矣。这时,创作精力旺盛,思维敏捷,一定多走勤画,创作出有力度的巨幅长卷。振川以为,追求意象繁复、结构网织、信息量大、负载力大、内涵丰富的作品,要先繁复后简约,与大自然取得共鸣通感,进入精神世界的内核,灵悟省察,厚积薄发,以求升华嬗变。短短数月他已完成多幅大型山水画,从《巴山深处》《陕南印象》等一批新作来看,赵振川的创作正如江河奔流,冲波逆折,触山赴谷,天下之变了然于胸,画作笔随意遣,意与墨汇,浑然天成,境界不凡,别具一番风貌了。

  

  赵振川的父亲是国画大师赵望云,长安画派的开创者、领军人物。振川背依长安画派这棵大树,得天独厚,早已被视作后继传人。而这个传人并不好当,因为长安画派是一座大山,要继承就必经攀登,而这座大山,好比秦岭,好比蜀道,令攀登者不由得不喊难,因为振川知道,身为长安画派后来人,却不能总是躲在长安画派这一棵巨树撑起的遮天绿荫下讨生活,那是没有出息的。他喊的难是复杂、多重因素的难,是艰苦跋涉之难,是突破重围之难,是营造一块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之难,是修拔如孤峰峭壁,高远如长空片云,艺无止境,不息追求之难。

  

  甘苦寸心知,创业的路上来不得半点机巧,天下学问,惟走正道而强毅者得之,而振川兄多年来有自己坚定的追求,这也是几位国画界的前辈大师所评价的。

  

  张仃说:“大构图魄力雄强,比老一辈有所出新。”何海霞说:“振川跳出来了。”这“有所出新”“跳出来”的评价,无疑是对振川知难而上,探索追求的最大肯定。黄胄说:“我这个小师弟很有出息。”关山月说:“我看了画,就吓了一跳。”

  

  这还是在1994年赵振川在北京举办个展时说的,如今又过多年,赵振川应该是更有建树,应该是又拿出一批能让人吓一跳的作品,踌躇满志的时候了。可振川兄又在喊难,这种难当然是另一层意义上的难,另一重境界上的难。

  

  确实,艺术追求上的“蜀道”,难于上青天啊!赵振川兄说的“让有限的生命融进无限的艺术追求中。”这种生命意识、殉道精神,不正是他攀登秦岭,飞越鸟道界中的一双坚强的翅膀吗!

  

  1997年3月

  

  

朱文杰:太白有鸟道——记赵振川山水画创作之路


朱文杰:太白有鸟道——记赵振川山水画创作之路

朱文杰:太白有鸟道——记赵振川山水画创作之路

朱文杰:太白有鸟道——记赵振川山水画创作之路

朱文杰:太白有鸟道——记赵振川山水画创作之路


朱文杰:太白有鸟道——记赵振川山水画创作之路


艺术简介

  赵振川,1944年生于西安,祖籍河北省束鹿县。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画协会副会长,中国美协国画艺委会委员,黄胄美术基金会理事。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美协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国务院授予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朱文杰:太白有鸟道——记赵振川山水画创作之路


朱文杰:太白有鸟道——记赵振川山水画创作之路


朱文杰:1948年生于西安,西安市文史馆馆员、“老西安研究中心”主任,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西北大学中国节庆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西安秦砖汉瓦研究会副会长。系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出版诗集《哭泉》《灵石》《梦石》《朱文杰诗集》(上、下卷);报告文学《老三届采访手记》;散文集《清平乐》《拾穗集》 《长安回望》《吉祥陕西》(上、下卷),《邮票上的美丽陕西》;《记忆老西安·第一卷》(上下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