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道是什麼?秦孝公為什麼對商鞅提出的帝道不感冒?

商鞅為了得到秦孝公的重用,曾三次見秦孝公,每一次都提出了不同的理論觀點,分別是帝道,王道和霸道。這三種不同的觀點,都是治國之道,然而秦孝公對帝道和王道卻表現出了不屑的態度。

帝道是什麼?秦孝公為什麼對商鞅提出的帝道不感冒?

那麼這帝道是什麼呢?它又包含有哪些理論?為什麼秦孝公不喜歡帝道?今天我們要揭開的就是這個問題,帝道在那個亂世有什麼用,秦孝公的選擇到底對不對。

帝道應區分於帝王之術

帝王之術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當年周文王和周武王治理天下就是用的帝王之術,這種帝王之術實際上就是禮制,利用禮樂制度來約束百姓,讓他們覺得等級,階級是正常的,在分封制之下,人本身就存在著嚴明的等級區分,每一個等級都應該遵守這個等級的規定,這其實就是後來的王道,和我們今天要講的帝道有很明顯的區分。

帝道的思想內涵

帝道其實就是老莊之學,其思想內涵就是老子的思想,主張無為而治,說白了點就是按照之前原始社會的那一套來。

所謂無為而治,講究的是君主按照老百姓的思路來走,順應老百姓的發展需求,那樣的社會自由度很高,百姓不受到約束,從而達到一種自我管理的狀態。

帝道是什麼?秦孝公為什麼對商鞅提出的帝道不感冒?

帝道的管理方式

這樣的管理方式如果和原始社會來比,可能還不太貼切,準備來說,用西方的城邦制來類比最好,雖然都是民主集中制,但具體還是有差別的。

從某一程度來說,那是一種絕對民主的狀態,國家的事情不能由一個人去決定,不管你是聖人也好,皇帝也罷,你都不能去左右別人,那這事情怎麼辦呢?那就是商量著來,和臣子們商量,和老百姓商量,這是絕對的理想主義下組合。另外,不管老百姓如何,所有的事情都要一視同仁,不管事情如何,都要採取相同的態度。

這樣一來,所有人都將精力集中在怎麼生存上面,至於利益上的勾心鬥角,那就不存在了,畢竟所有的事情都一視同仁了,沒有區別了,在那樣的情況,追求利益上的勾心鬥角還有什麼意義呢?而君主的管理也輕鬆了,他只要無條件去相信自己的百姓和臣子們就可以了,至於百姓和臣子們是否賢能,是否有能力管理自己,這些都是不管的。比如雅典的城邦制,公民大會中的那些公民,他們的身份很複雜,真正有能力的又有幾個人呢?但是這不管,只要保證民主就可以了。

帝道是什麼?秦孝公為什麼對商鞅提出的帝道不感冒?

帝道所追求的本質

在現在看來,帝道是不切實際的,甚至是這種思維方式都顯得很荒誕,但其實我們並不能這麼去說,更不能這樣去看待。帝道之所以存在,肯定有它的價值在其中,我們試著去考慮一下,人生在世,追求的是什麼東西呢?答案就是公平,一種絕對的公平。

想一想你為什麼這麼努力的去奮鬥,去賺錢,去獲得更好的生活,說到底就是為了獲得公平,因為有人過的比你好,所以你要實現和他一樣,這樣才會產生利益糾紛。

戰國時期的國家也是一樣,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人與人之間的算計,就是因為他們得發展不平衡,為了實現平衡所以才會產生紛亂,在這種紛亂中,很多人為了達到目的,就開始不擇手段

那麼這種絕對公平的社會能實現嗎?這個很難確定,或許有一天人類得思想高度達到了,那可能會真正達到天下大同,真的像老子的思想中提到的一樣,進入一種無為而治的社會。像這種追求絕對公平社會的願望,歷史上其實有很多人。

還有,擁有這種理論的也不止是隻有道家,比如佛家也講究以德報怨,仔細一想他們之前是有共通的地方的,如果大家都能夠做到以德報怨,那報來報去這怨就消失了,天下也因此沒有了紛爭,如此不就進入到絕對公平的社會了嗎?

秦孝公對帝道不感冒的原因

1.戰國的時代背景

秦孝公對帝道不感冒,最重要的就是時代背景上的原因,老莊之學非常深奧,他們所推崇的社會可不是短時間內能夠達到的,需要經過很長的磨合,並且還需要人們擁有一定高度的思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而戰國是大爭之世,國家的概念已經非常清晰了,而且就是每一代帝王所追求的目標

帝道是什麼?秦孝公為什麼對商鞅提出的帝道不感冒?

前面我們講到過,帝道實際上把社會倒退到原始社會時期,試想一下,我們從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經過了多長時間,現在又變回一種部落聯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社會的倒退。歷史的發展是有規律的,但不會是倒退的,所以帝道不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

而且在思想上,帝道與當時的時代也不符合。大爭之世,每一個諸侯國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征伐,你現在讓他們放棄利益,放棄征伐,這怎麼可能呢?

所以帝道,只適合在原始社會得到發展,或者未來社會也有可能。

而在戰國時代,一個國家在戰爭中失敗了,那丟掉的都是大把的利益,失去的是土地和人民,結果就是很嚴重的生存危機,讓他們放棄爭鬥,等同於將國家推向了滅亡。

如此看來,時代背景是秦孝公對帝道不感冒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他把商鞅請過來,為的是怎麼樣壯大秦國,怎麼樣給秦國謀取利益的,而不是讓他來怎麼樣使秦國滅亡的。

2.帝道本身的弊端

帝道是一種理想化的理論,甚至可以說是比較偏激的理論,因為它和人性是背道而馳的,人本身就是很複雜的一種生物,所以由人組成的社會也是很複雜的,而因為每個人的差異性,這就決定了所謂的爭與不爭,善於不善不會是同一態度,也不可能同一發展。

咱們不說人,哪怕是動物世界中,也不可能不存在爭奪,再退一步,就是植物也會為了養分陽光而爭奪,更何況是人呢?所以在秦孝公眼中,帝道就是虛無縹緲靠不住的。

3.帝道否定君主的地位

事實上在西周,甚至更好的時候,人就已經存在等級區分了,在這等級森嚴的時代下,每一個階層的人所享受的地位,利益都不相同,而君主作為統治階層的最高掌控者,自然也是等級的最頂端,他所享受的利益是很大的,這很符合他們所追求的目標。

而老子的思想,追求的是無為而治,天下大同,這就相當於要求統治去放棄自己現在所享受的利益和地位,說明白點就是讓他不當君王,而去當一個農民,試想他會願意嗎?答案是否定的。秦孝公他要追求的是更大的利益,更高的地位,帝道非但不能給他這些,還會剝奪他現在就已經擁有的地位和利益,它當然會敬而遠之。

帝道是什麼?秦孝公為什麼對商鞅提出的帝道不感冒?

結語

小編認為,秦孝公反感帝道,是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帝道本身的缺點決定的。歷史的發展有它的客觀規律,時代需要什麼樣學說,也會有歷史來做出選擇,我們所要做的是如何順應歷史的發展潮流,如果因為一味的追求自己所喜好的學說,那結果是很殘酷的

比如說燕王噲,他就因為對禪讓制情有獨鍾,所以想在戰國時期來實行禪讓制,從而導致了燕國大亂,最終死後,他連諡號都沒有,可以說結果很慘烈。

所以我們必須要從歷史中吸取教訓,不要一味的追求自己心中所想象的美好,應該結合實際情況來做作出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