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軍這幾個致命的弱點,可能就是澶淵之盟的伏筆

與其他遊牧民族類似,遼國實行部落兵制,有尚武傳統和善戰習俗。“

遼國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有事則以攻戰為務,閒暇則以畋漁為生。”平時,契丹統治者也以狩獵作為習武的手段。遼太宗曾說:“朕之畋獵,非徒從樂,所以練習武事也。” 遼軍是一支非常善於野戰的部隊,擁有豐富的戰馬資源和成熟的騎兵野戰戰術,宋軍之所以在野戰中連連敗北,原因就在於此。但是遼軍也並非無懈可擊,落後的後勤保障體系和孱弱的攻堅能力成為它的致命弱點,而這些弱點也冥冥之中成為後來能夠達成澶淵之盟的某種條件

遼軍這幾個致命的弱點,可能就是澶淵之盟的伏筆

成熟的騎兵野戰戰術

契丹舊俗,其富以馬,其強以兵。縱馬於野,弛兵於民。有事而戰,彍騎介夫,卯命辰集。馬逐水草,人仰湩酪,挽強射生,以給日用,糗糧芻茭,道在是矣”。牧業是契丹部落民的生活來源,也是遼朝武力強盛、所向克捷的物質條件。羊是契丹主要生活資料,戰爭和射獵中馬匹是不可缺少的裝備。

據蘇頌記載:“契丹馬群動以千數,每群牧者才二三人而已,縱其逐水草,不復羈絆,有役則驅策而用,終日馳驟而力不睏乏。彼諺雲:一分喂,十分騎。……視馬之形皆不中法相,蹄毛俱不剪剃,雲馬遂性則滋生益繁。”宋人對遼國所制馬鞍讚不絕口,“契丹鞍,夏國劍,……皆天下第一,他處雖效之,終不及”。

由於遼國豐富的戰馬資源,遼軍士兵一般會有兩三匹戰馬,“每正軍一名,馬三匹。”這一資源優勢在他們的戰術中得到了較好運用。“

未遇大敵,不乘戰馬;俟近敵師,乘新羈馬,蹄有餘力。” 使遼軍騎兵的戰鬥力總能保持在最佳狀態,騎兵的強大沖擊力在戰時得到充分發揮。

遼軍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威力巨大的騎兵野戰戰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騎兵集團作戰規程。為了避免在行進中和敵人突然遭遇,遼軍一般都會派出小股偵察部隊,能夠較好地完成偵察、預警任務。“軍馬前後左右有先鋒。遠探攔子馬各十數人,在先鋒前後二十餘里,全副衣甲,夜中每行十里或五里少駐,下馬側聽無有人馬之聲。有則擒之;力不可敵,飛報先鋒,齊力攻擊。如有大軍,走報主帥。敵中虛實,動必知之。” 對於在野戰中已經列好陣勢的敵方主力兵團,遼軍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敵方薄弱環節進行突擊,一旦取得成功,便乘機擴大戰果。“敵軍既陣,料其陣勢小大,山川形勢,往回道路,救援捷徑,漕運所出,各有以制之。然後於陣四面,列騎為隊,每隊五、七百人,十隊為一道,十道當一面,各有主帥。最先一隊走馬大噪,衝突敵陣。得利,則諸隊齊進。

如果一次突擊沒有奏效,遼軍會“更退迭進”,實施連續突擊。“

若未利,引退,第二隊繼之。退者,息馬飲水粆。諸道皆然。更退迭進,敵陣不動,亦不力戰。”如果連續突擊不能奏效,就採取其它辦法,使敵人飢疲睏憊,在敵方陣勢動搖退卻時,再乘機發動進攻。“歷二三日,待其困憊,又令打草谷家下馬施變雙帚,因風疾馳,揚塵敵陣,更互往來。中既飢疲,目不相視,可以取勝。……成列不戰,退則乘之。

遼軍這幾個致命的弱點,可能就是澶淵之盟的伏筆

在岐溝關之戰中,遼軍善於騎兵集團作戰的特點得到充分體現。遼軍主將耶律休格率領騎兵追擊撤退中的曹彬大軍,宋軍用糧車環繞佈陣防守。耶律休格沒有急於發動進攻,而是以輕騎繞到宋軍側背切斷了宋軍糧道,造成宋軍陣勢的動搖,然後再用精騎對潰散的宋軍進行連續突擊,取得大勝。類似的戰例在宋遼戰爭中還有許多。

薄弱的攻堅能力

遼軍南侵過程中,城池成為前進道路上的最大障礙。“既入南界,分為三路,廣信軍、雄州、霸州各一……各路軍馬遇縣鎮,即時攻擊。若大州軍,必先料其虛實、可攻次第而後進後兵。……至宋北京,三路兵皆會,以議攻取,乃退亦然。……軍行當道州城,防守堅固,不可攻擊,引兵過之。”對於縣鎮之類規模相對較小的城池,遼軍一般都會毫不猶豫發動進攻,而對於州城之類規模相對較大的城池,遼軍的攻城行動會比較謹慎,一般先進行偵察,然後根據情況決定是攻城還是繞道而過。

為了防止守城宋軍之間互相應援,遼軍採取孤立措施。“恐敵人出城邀阻,及圍射鼓譟,詐為攻擊。敵方閉城固守,前路無阻,引兵進,分兵抄截,使隨處州城隔絕不通,孤立無援。”一面假裝攻城,對宋軍進行嚇阻,同時分兵抄掠,割斷各城池之間的相互聯繫。

為了防止守軍乘夜偷襲,遼軍每晚都派出部隊,前出至城門附近進行警戒。“所過大小州城,至夜,恐城中出兵突擊,及與鄰州計會軍馬,甲夜,每夜以騎兵百人去城門左右百餘步,被甲執兵,立馬以待。兵出,力不能加,馳還勾集眾兵與戰。左右官道、斜徑、山路、河津,夜中並遣兵巡守。

由此可見,這些規模較大,不宜攻取的城池對遼軍所構成的嚴重威脅。

落後的後勤保障

遼國軍事體制在後勤方面相對薄弱,集合出征的軍隊一般沒有固定的後勤供應。遼太祖徵阻卜、回鶻時,曾“獵寓樂山,獲野獸數千,以充軍食”,此後行軍“六百餘里且行且獵,日有鮮食,軍士皆給”。遼太宗西巡時,也曾“選輕騎數千獵近山”。這是在遠征時糗糧不繼的情況下,以漁獵所獲充軍食的情況。

如果不具備漁獵的條件,則全靠軍隊中負責後勤供應的“打草谷騎”四處抄掠和搶劫。“

打草谷、守營鋪家丁各一人。……人馬不給糧草,日遣打草谷騎四出抄掠以供之。” 除了搶劫物資外,遼軍的“打草谷騎”還擄掠人口作為攻城時的前驅。“其打草谷家丁,備衣甲持兵,旋團為隊,必先斫伐園林,然後驅掠老幼,運土木填壕塹;攻城之際,必使先登,矢石擂木並下,止傷老幼。

遼軍這幾個致命的弱點,可能就是澶淵之盟的伏筆

當遼軍頓兵于堅城之下,持續時間較長時,單純依靠搶掠就很難保障十幾萬大軍的需要。如果宋軍在戰爭中實行“堅壁清野”政策,就更難實現對大軍的有效保障,這是遼軍軍事後勤體制薄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遼軍無法持久作戰,即使取得了一兩次大會戰的勝利,也無法擴大戰果,乘勝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從而給宋軍以喘息的機會。這也使得部分宋朝君臣認為只要堅守不出,遼軍過不了多久就會自動退去。

總結

在封建社會,騎兵是具有決定意義的兵種。“騎兵適宜於平原曠野的遠程機動作戰,是封建時代軍隊中的主要突擊力量。一般來說,沒有強大的騎兵,就不可能成為封建軍事強國。”對於以農業立國的漢民族來說,對付北方遊牧民族騎兵的最佳手段是“以騎制騎”,象漢、唐時期那樣,組建一支大規模的精銳騎兵集團,以攻勢立國,長驅千里,主動出擊。

遼軍這幾個致命的弱點,可能就是澶淵之盟的伏筆

而騎兵所需的馬匹,在中國只有兩個地方出產。“一在東北,一在西北。一是所謂冀北之野,即今熱察一帶。一是甘涼河套一帶。一定要高寒之地,才能養好馬,養馬又不能一匹匹分散養,要在長山大谷,有美草,有甘泉,有曠地,才能成群養,才能為騎兵出塞長途追擊之用。

雖然遼有強悍的騎兵,但是他們也有很多致命的弱點。這些弱點也成為了宋能夠與之抗衡的條件,或許這些是後來能夠達成澶淵之盟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