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淵之戰遼國佔據大好局勢,為何選擇議和,是因為真宗御駕親征麼

宋朝真宗年間,宋朝和遼國之間爆發了一場著名的戰爭—澶淵之戰。這場戰爭最後以雙方簽下《澶淵之盟》結束,盟約的簽訂使得宋遼雙方之後再也沒有爆發過大的戰爭。讓兩個國家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修生養息。

但是在澶淵之盟還未簽訂的時候,遼國就已經攻下了河北,正在突襲河南。這對遼國來說是一個大好的局勢,因為他們已經進攻到宋朝的腹地了。但是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之下遼國為什麼會選擇和宋朝議和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宋真宗御駕親征的緣故麼?

澶淵之戰遼國佔據大好局勢,為何選擇議和,是因為真宗御駕親征麼


遼國為何選擇議和

在真宗還沒有御駕親征的時候,遼國已經佔據了宋朝的河北,正在突襲河南。這個時候的遼國已經逼迫到了宋朝的腹地,如果再往前進攻的話,那麼就已經攻陷了宋朝的半壁江山。所以形式上猛地一看的確是遼國佔據了優勢,但是仔細分析並不是這樣。

首先真宗御駕親征的消息傳出來,極大地鼓舞了宋朝軍民的士氣,遏制住了遼國的攻勢。使得遼國無法再向前推進,不得不選擇議和,但是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剛才也說過,現在的形式看似是遼國佔據了上分,但是這只是看似。

澶淵之戰遼國佔據大好局勢,為何選擇議和,是因為真宗御駕親征麼


因為遼國把戰線拉得那麼長,補給對他們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另外就是遼國進攻得太過深入,但是他們並沒有真正的佔領後方的土地。也就是說他們只是切斷了後方城鎮與宋朝的聯繫,但是同時後方城鎮也切斷了他們與遼國國內的聯繫。

所以他們也擔心,他們擔心萬一真宗決定破罐子破摔。讓那些人調轉馬頭直奔遼國,那麼遼國能不能抵擋得住。這一點是他們很擔心的,因為他們出征帶走了遼國的大部分兵力。而且遼國現在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主事人,因為蕭太后和皇帝都跟著軍隊出征了。

澶淵之戰遼國佔據大好局勢,為何選擇議和,是因為真宗御駕親征麼


宋朝邊疆的將領

宋朝鎮守邊疆的將領,一個個的都是狠人。所以說如果讓他們反攻遼國,那麼這些人一定不會含糊。這些人中有張凝、田敏、楊延昭、高繼勳、王超等等。雖然這些人有的在歷史上名聲不顯,但是並不能因此小看他們。

張凝他曾多次擊敗遼軍,讓遼軍聞名膽寒。田敏更是強人,他麾下的靜塞軍是北宋首屈一指的騎兵。與契丹騎兵多次戰鬥,未嘗敗績。並且在這次戰爭之中夜襲契丹中軍大帳,逼得遼國不得不全軍開拔,轉向別處。

北宋的靜塞軍、遼國的鐵林軍、西夏的鐵鷂子、女真的鐵浮屠、蒙古重甲鐵騎是並稱於世的五大鐵騎


澶淵之戰遼國佔據大好局勢,為何選擇議和,是因為真宗御駕親征麼

楊延昭大家應該都熟悉,因為楊家將的故事實在是太出名了。但是在歷史上楊延昭是楊業長子,並非六子。在這場戰爭之中楊延昭與高繼勳前後夾擊遼軍,遼軍死傷近萬人。另外還有王超,他在定州還率領著十五萬精銳軍組成的定州大陣。

這些都是讓遼國感到威脅的因素,因為他們這些人實在是太強了。更何況遼國真正的主事人蕭太后在出徵之前就制定了議和的可能,因為這畢竟帶走了遼國的大部分軍力。遼國內部已經是空虛的了,更何況前期遼國還被打擊得不輕。

澶淵之戰遼國佔據大好局勢,為何選擇議和,是因為真宗御駕親征麼


遼國真的想要議和麼

遼國其實並不是真正的想要議和的,他在給真宗送議和書信的同時都沒有停止進攻的腳步。遼國在真宗送出書信後,就派兵去攻打瀛州(今河北省河間市)。因為如果瀛州丟了,那麼宋遼和談的局面就不存在了。

但是遼軍卻萬萬沒有想到在瀛州他們栽了一個大跟頭。他們很重視瀛州,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遼軍攻打瀛州集中了遼國的全部軍隊。他們甚至放下了讓他們引以為傲的馬匹,開始學著像漢人那樣攻城。

澶淵之戰遼國佔據大好局勢,為何選擇議和,是因為真宗御駕親征麼


其實瀛州的兵力很弱,只有少量的廂兵和州兵。但是萬幸的是在遼軍圍城之前,冀州和貝州兩個地方的援軍趕到,讓瀛州的兵力得到補充。之後的瀛州才能堅持住遼軍的大軍圍困。並且讓遼軍付出了死亡三餘人的慘痛代價。

之後遼軍又轉頭進攻大名府,但是在大名府裡面駐紮的是大名鼎鼎的天雄軍,所以他們在大名府並沒有佔據什麼優勢。但是他們卻轉頭進攻了和大名府互為掎角之勢的子城池德清軍,並且屠光了德清軍城裡面的士兵和百姓。

澶淵之戰遼國佔據大好局勢,為何選擇議和,是因為真宗御駕親征麼


結論

所以遼國根本就沒有想著和宋朝和談,這一切不過都是他們打的一個幌子而已。畢竟他們在出徵之前遼國的蕭太后就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勝就打,不勝就和談。如果不是宋朝軍隊的拼死抵抗,再加上那個時候宋朝抗遼名將較多,那麼遼國絕對不會輕易和談的。

而且在澶州城外,遼軍主帥簫撻凜被床子弩給射死了,這才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遼軍孤軍深入,後無援兵。前有真宗的親征大軍,後有宿敵張凝、田敏、楊延昭等人,外加十五萬精銳軍的定軍大陣。

澶淵之戰遼國佔據大好局勢,為何選擇議和,是因為真宗御駕親征麼


所以遼國能支撐到現在完全是因為遼國的太后、皇帝和蕭撻凜在,而且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蕭撻凜在軍中的威望。但是現在的蕭撻凜死了,遼軍沒了精神上的支柱,所以不得不求和。如果再打下去,那麼這些遼軍可能真的要全部覆滅了。對此,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參考資料:《宋史▪真宗本紀》、《宋史▪張凝傳》、《宋史▪孫全照傳》、《遼史▪蕭撻凜傳》、《遼史▪列傳▪卷一▪后妃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