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宮廷戲與宋真宗的皇后、宋仁宗的太后

#歷史有知識#


這兩部戲是元代雜劇《抱妝盒》和包公戲《狸貓換太子》,演繹了宋仁宗母親、宋真宗的李宸妃遭到皇后劉蛾陷害,仁宗皇帝差點險遭不測的宮廷故事,情節跌宕起伏,令人唏噓不已。

抱妝盒

宋真宗的李宸妃產下一子,劉皇后忌妒她。便讓宮內女官寇承御假傳聖旨,說真宗皇帝要見兒子,誆岀嬰兒圖謀害死。寇宮人十分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恰好此時,宋真宗派太監陳琳懷抱妝盒到花園中採摘新果,寇宮人求助他,陳琳把嬰兒藏於妝盒,帶至真宗弟弟楚王處收養。十年後,楚王帶這個孩子進宮,劉皇后見此子酷似李宸妃,心生疑惑,於是拷問寇承御,寇宮人為了保守秘密觸石階而亡。楚王藉機婉轉告訴真宗這個孩子的身世,真宗無子嗣,便立其為太子。真宗駕崩,仁宗繼位。仁宗懷疑自己的身世,陳琳和盤託岀事情緣由。生母李宸妃已去世,仁宗下旨尊其為純聖皇太后。劉太后本應嚴加懲辦,但畢竟是皇家醜聞,加之劉太后年事已高,又有養育之恩,於是奉養如舊,沒有揭開蓋子,對楚王、陳琳、寇承御進行封賞和撫卹。

兩部宮廷戲與宋真宗的皇后、宋仁宗的太后

戲劇抱妝盒

狸貓換太子

開封府尹包拯外出巡視,突然被風吹掉了帽子,隨著飛滾的帽子來到一座破窯前。窯閃住著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太太,雖衣衫破舊,舉手投足卻透岀宮廷風範,便細問究竟,誰知老太太連呼冤枉。原來這老太太竟是當今天子生母李宸妃,因為給真宗生下皇子,被劉皇后調包奪走,太監郭槐用剝皮的狸貓換出皇子,誣陷李宸妃生的是妖孽怪胎,將其打入冷宮治罪,李宸妃逃出皇宮,隱姓埋名,流浪至今。老太太拿出當年真宗留給的玉佩佐證身份,包拯才知其言不虛。於是,帶老太太回京,設計讓仁宗認母,並懲處了劉皇后、郭槐等罪魁禍首。

兩部宮廷戲與宋真宗的皇后、宋仁宗的太后

狸貓換太子

兩個故事兩種情節,都是講述仁宗母子的悲涼遭遇,顯然為後人虛構而成,與歷史真相相去甚遠。不過,這一切都繞不過一個重要人物劉皇后。

<code>撥開歷史迷霧,劉皇后是怎樣的一個人?/<code>

二婚嫁宋真宗趙恆,逆襲成為劉皇后

劉皇后名劉娥,太原(今山西)人,出身低下,生得玲瓏秀美,尤其擅長音樂歌舞。十來歲就嫁給當地手藝人龔美。雍熙初年,龔美夫妻來汴梁謀生,龔美因為生活所迫讓劉娥改嫁。此時宋真宗趙恆(襄王)未即位,很想娶一個有才藝的妾,經襄王府給事張耆的經辦張羅,劉娥進了襄王府。劉娥時年15歲,風華正茂,大受趙恆寵愛。

宋太宗趙光義知道後,嫌其出身卑微,讓趙恆將劉娥逐出王府。趙恆無奈暗中讓她寄居在張耆家。趙恆即位後才把她接回宮中,先立為美人,大中祥符初升至德妃。

劉娥表現突出,趙恆打算立她為皇后,朝中大臣因其出身極力反對,最終宋真宗力排眾議,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劉娥成了劉皇后。

兩部宮廷戲與宋真宗的皇后、宋仁宗的太后

《清平樂》中的劉太后

好學警敏,熱心政治,垂簾聽政長達十一年,成為宋代第一位臨朝的太后, “內外肅然,紀綱具舉,朝政無大闕失”

宋真宗經常退朝後在宮中批閱奏章,便向她詢問一些政務,劉娥思維縝密、妥善應答,其政治才幹日益凸顯,頗受趙恆倚重。

天禧三年(1020年)春,宋真宗病危,朝政就由劉娥拍板決斷。趙恆駕崩,宋仁宗趙禎即位,劉皇后成了劉太后。由於趙禎年幼(時年13歲),劉娥輔佐小皇帝臨朝聽政,改元天聖,其實為劉娥一人當政。

劉太后乾的那些事兒

  1. 撥亂反正。趙恆在位後期,任王欽若、丁謂為相。二人常以天書、符瑞之說蠱惑朝野,而趙恆也沉溺於天書封祀之事,由於裝神弄鬼的折騰,幾乎把前代的積蓄揮霍殆盡,到其晚年“內之蓄藏,稍已空盡”。《宋史·真宗紀》評說“一國君臣如病狂”。劉太后聽從王曾和呂夷簡等人的建議,把“天書”隨同宋真宗一起葬入永定陵,下令禁止興建宮觀,免去丁謂權位,貶為崖州(今海南)司戶參軍。
  2. 從諫如流。創設諫院,完善科舉,興辦州學,澄清吏治,重視水利,連中國古代最早的紙幣——交子,也是在她的批准下得以發行。
  3. 厚葬李宸妃。宋仁宗趙禎生母李宸妃初為劉太后侍女,與宋真宗的一次機緣巧合,讓她侍寢而懷上了孕,生下趙禎。劉娥無子,便把襁褓中的趙禎奪為己子,交由楊淑妃撫養。明道二年(1032年),李宸妃病重,不久去世。劉太后打算用一般宮女的禮儀在宮外治喪,宰相呂夷簡建議喪禮應從厚。劉太后責問呂夷簡:“一宮女死,你提出厚葬,是要想離間我們母子關係嗎?”呂夷簡從容回答:“太后若不想到劉家後人,就算臣沒說;若為劉氏後人著想的話,應該喪事宜從厚。”一句話提醒了劉太后:日後萬一仁宗得知自己的身世,痛感生母生前死後都沒有得到應有的待遇,一定會怨恨自己,就會遷怒於劉氏後人。於是,下詔以一品之禮安葬於洪福院。呂夷簡還密令經辦人員,以皇太后的服飾裝殮,而且用高檔的水銀寶棺。
兩部宮廷戲與宋真宗的皇后、宋仁宗的太后

垂簾聽政劉太后

劉太后應該說是一位還算不錯的垂簾聽政者,她掌權的天聖、明道年間,基本恢復了宋真宗早年鹹平、景德年間的繁榮發展勢頭,也為宋仁宗的慶曆盛世奠定了基礎,《宋史章獻明肅劉皇后傳》稱她“雖政出宮闈,而號令嚴明,恩威加天下”。

劉太后召見曾反對她執政的大臣李迪,問他:“我今日保護天子和大宋江山至此,你以為如何?”李迪表示心悅誠服。

在對待李宸妃奪子的問題上,劉娥有自己的私心和不當行為,但這也與當時她身處的環境有關,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也許不得已而為之,應該說她對李宸妃並沒有完全絕情,因此李宸妃得以善終。

一點疑問:為什麼民間戲曲話本對這樣一位還算清明的皇后形象進行如此歪曲?把一位實有功於宋朝社稷的太后描繪成一個喪盡天良、惡毒卑劣的劊子手?

肯定回答:這是一種傲慢與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