撩春秋(15)-郑庄公车祸和卫桓公即位

这年还有点事。

冬,十二月,齐国第十三任国君齐禄甫和郑国第三任国君郑寤生在石门会盟,重温旧好。

郑寤生在回程的路上发生了车祸。他发生车祸的地方是在今天山东长清县和平阴县交界的地方,旁边有一条重要的水道,叫做济水。

在古代,济水地位非常煊赫。济水在古代被称为天下四渎之一,也就是江、河、淮、济。渎--有单独入海口的河流才被称为“渎”。

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济水的河道。今河南 济源,山东济南、济阳、济宁,都从济水得名。”河南省济源市就因是济水的发源地而得名。济水发源自济源的王屋山,现存有济渎庙。

撩春秋(15)-郑庄公车祸和卫桓公即位

撩春秋(15)-郑庄公车祸和卫桓公即位

来看看卫国

卫国是西周一任天王姬发的弟弟姬康所分封的国家,前几年,他和郑国纠纷不断,主要是因为他收留了郑庄公(郑寤生)的侄子郑滑。但是这次卫国内乱和这个没有关系,而是和上任国君卫庄公(卫扬)有关。

卫扬当初娶了齐国的庄姜为妻。庄姜非常的貌美,卫国人做赋《硕人》来称赞她。收录在今天的《诗经·卫风 》之中。

庄姜漂亮却没有生孩子。

卫庄公又在陈国娶了一个妻子,名叫厉妫,生了孝伯,孝伯早夭。跟厉妫陪嫁来的妹妹戴妫,生了卫桓公(卫完),庄姜非常喜欢卫完,所以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

除了卫完之外,卫扬和妾室还有一个儿子叫做卫州吁。

州吁喜欢军器,庄公不加禁止。庄姜很讨厌他。

就在这种情况下,卫国有一位大夫叫做石碏(音鹊),石碏规劝庄公说:“我听说喜欢自己的儿子,应当以道义去教育他,不要使他走上邪路。骄傲、奢侈、逸乐,这是走上邪路的开始。这四种恶习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宠爱和赐予太过份。如果准备立州吁做太子,那就应该定下来;如果还不定下来,会逐渐酿成祸乱。

那种受宠而不骄傲,骄傲而能安于地位下降,地位下降而不怨恨,怨恨而能克制的人,是很少见的。而且低贱的妨害尊贵的,年少的驾凌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的离间旧的,弱小的欺侮强大的,邪恶的破坏道义的,这就是六种反常现象。

国君行事得宜,臣子服从命令,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爱弟、弟敬兄,这就是六种正常现象。去掉正常而效法反常,这就会很快地招致祸害。

作为君主,不尽力去掉祸害,反而却加速它的到来,恐怕不可吧!”

老臣劝谏,也真是苦口婆心。说了这么多,可能国君也没听进去。

石碏有一个儿子叫做石厚,石厚和卫州吁也是交往甚密,石碏就想让石厚和卫州吁划清界限,不过他儿子也没听他的。所以等到卫完即位以后,石碏就告老还乡了。

细细想来,其实庄公太宠庄姜,胜过州吁之母,而庄姜讨厌州吁,庄公即使再喜欢州吁,最终还是以庄姜的意愿为准,选择立了桓公(卫完)。

撩春秋(15)-郑庄公车祸和卫桓公即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