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躲避阿拉伯人,一群波斯人逃往印度,成為當地最優秀的民族

公元七世紀中葉,生活在沙漠中的阿拉伯人開始崛起,隨著倭馬亞王朝的建立,阿拉伯人開始為了擴張帝國的領土而四處征戰。而與阿拉伯半島相鄰的薩珊帝國,最終也在阿拉伯人的打擊下滅亡,薩珊帝國滅亡後,一些不願意臣服阿拉伯人的波斯人開始四處逃亡,他們有的在波斯王子卑路斯的帶領下逃往東方的大唐帝國,有的則遠渡重洋,前往南亞的印度進行避難。

為了躲避阿拉伯人,一群波斯人逃往印度,成為當地最優秀的民族

阿拉伯人與波斯人的戰爭

卑路斯王子逃到大唐帝國後,曾被唐朝皇帝冊封為右威衛將軍,並且晚年一直在長安城居住,不過由於跟隨卑路斯逃往東方的波斯人數量較少,他們不久後便被當地人同化,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而逃往印度的那些波斯人,至今仍然生活在印度,他們的人口現在大約有十萬人左右,他們使用印度人的語言,穿著印度人的傳統服飾,印度人則稱呼這些薩珊帝國的遺民為帕西人。

而帕西人的祖先,原本都生活在霍爾姆斯海峽沿岸,以經商和打魚為生。可是後來隨著薩珊帝國的滅亡,阿拉伯人開始統治波斯的土地,阿拉伯人的到來打破了帕西人祖先的寧靜生活,到了公元八世紀,為了躲避阿拉伯人的統治,一群仍然堅持信奉拜火教的波斯人開始在霍爾姆斯海峽乘船,前往南亞的印度進行避難。

為了躲避阿拉伯人,一群波斯人逃往印度,成為當地最優秀的民族

印度帕西人的神廟

這些薩珊帝國的遺民在經過數月的海上漂流後,終於抵達了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海岸,可是當他們踏上印度的土地後,迎接他們的則是手持兵器的印度士兵。而這些士兵是印度古吉拉特國王賈迪拉納的部下,當這些士兵發現帕西人祖先的船隻靠岸後,立即將這些不速之客帶到了古吉拉特的王宮,聽從國王賈迪拉納的安排。

而賈迪拉納在得知這些帕西人的遭遇後,便決定要收留他們,不過為了避免引起當地居民的不滿,賈迪拉納給這些帕西人提出了兩個條件。賈迪拉納要求帕西人必須放棄他們的母語波斯人,開始學習印度人的語言,並且要求帕西人放棄自己的服飾,他們的女人必須穿印度女人的傳統紗麗。而帕西人為了能夠在印度生存,便接受了賈迪拉納的條件,他們放棄了自己的母語和傳統服飾,只保留了自己信奉的拜火教。

為了躲避阿拉伯人,一群波斯人逃往印度,成為當地最優秀的民族

帕西人的婚禮

在帕西人剛剛進入印度的時候,他們大部分都以務農為主,在印度的土地上過著默默無聞的生活,由於他們已經放棄母語和傳統服飾,為了避免被當地人同化,他們很少與外族人通婚。到了十七世紀的時候,英國人的到來則徹底改變了帕西人的命運,英國人為了和印度進行貿易,便在帕西人聚集地古吉拉特地區修建了海港,聰明的帕西人立即嗅到了這個商機,他們紛紛放下手中的農具,開始和英國人進行貿易。

由於帕西人比印度土著居民更容易接受西方的教育和文化,他們很快便討得了英國人的歡心,而英國人也非常樂意扶持他們。在帕西人自己的努力和英國人的扶持之下,帕西人很快便湧現出了許多大富商,這些帕西富商對當時印度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不朽的貢獻,甚至到了今天,帕西人在印度商界仍然有著舉足輕重的能力。

為了躲避阿拉伯人,一群波斯人逃往印度,成為當地最優秀的民族

塔塔集團的創建者賈姆謝特吉·塔塔

雖然說英國人的到來改變了帕西人的命運,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帕西人可以忍受英國人對印度人的歧視,比如印度塔塔集團的創建者賈姆謝特吉·塔塔,就曾為了維護印度人的尊嚴而向英國人進行反擊。賈姆謝特吉·塔塔公元1839年出生於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個帕西人家庭,當他長大之後,便向許多帕西人一樣前往孟買經商,這些有著獨特眼光帕西人大舉進入印度的船舶製作、交通運輸和房地產等暴利行業,並且得到了大量的財富。

而賈姆謝特吉·塔塔,則是這些帕西富商中最知名的一位,被譽為印度工業之父。當時的英國殖民者對棕色皮膚的印度人十分歧視,許多豪華的酒店甚至不允許印度人進入。而賈姆謝特吉·塔塔為了反擊英國人,便在孟買修建了豪華的泰姬瑪哈酒店,並且還在酒店掛上了類似於“英國人和狗不準進入”的牌子,這個牌子直到二十世紀中葉才被摘除。

為了躲避阿拉伯人,一群波斯人逃往印度,成為當地最優秀的民族

現在的印度帕西人

有人說現在帕西人在印度的地位,就像猶太人在美國的地位一樣,而現在的帕西人則被稱呼為印度最優秀和最富裕的民族。雖然現在的帕西人人口只有十萬,並且由於生育率太低導致人口逐年都在減少,但是他們卻人才輩出,比如印度最大的財團塔塔集團,就是帕西人的家族企業。除此之外,在印度乃至亞洲的富豪榜上,也常常看到他們的身影,比如沃迪亞家族和戈德瑞吉家族,他們都是印度非常有名氣的帕西商人。

除了在商界,帕西人在印度政界也有著很大影響,比如印度赫赫有名的尼赫魯·甘地家族,就有著帕西人的血統。不過帕西人現在也面臨著許多危機,其中最嚴重的就是人口下降,由於生育率的不足,帕西人的人口每年都在下降,他們在1940年的時候有著十二萬人口,但是到了現在,帕西人可能已經不足十萬人。

參考資料:《大英百科全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