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姊妹篇,生活的科學

《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創始人阿德勒的經典之作,這本書在1932年出版後迅速風靡了整個歐洲,並且跨過大西洋,在美國受到了極大歡迎,但在阿德勒的心理學生涯巔峰期、在寫作《自卑與超越》之前,他還曾經出版了另一部鉅著——The Science of Living。在這本書中,阿德勒一針見血地指出,自卑是人生努力和成功的基礎,也是一切不良社會適應問題的根源;他還首次提出,要正面人生的三大主題——社會關係、職業、戀愛與婚姻,就必須超越自卑。

這本書所探討的話題及案例更為廣泛和貼近現實生活:優越感、生活風格、態度與動作、問題兒童的教育、成年人與孩子的社會適應性、社會常識、性慾問題等。可以說這本書既是《自卑與超越》的理論先導,又是《自卑與超越》的必要補充。

在本書中,我們就看到了阿德勒針對教育、人際交往、家庭、婚姻、犯罪等社會性問題,給出的戰勝自卑情結的策略和心理方法,這些方法無論是在兒童教育方面,還是在成年人的自我成長方面,都是適用的——它們不僅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精髓,也是源自阿德勒本人的心路歷程。

第一,建立社會興趣。社會興趣是一個人的社會性動機,具體來說,我們平時或在困難時刻與別人合作或幫助別人的態度,對別人的思想、情感和經驗的共情能力等都屬於社會興趣的範疇。只有我們不再只關注自身問題,不再對別人的視線敏感,才能對人、對社會發生興趣。


第二,找到自己童年時期形成的心理原型。每個人都有一種生活風格、一種心理原型,而這種原型是在我們四五歲時就已經建立的了。如果我們要解決自己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就要回溯最早的記憶,發現自己的原型。


第三,拒絕優越感的抵償作用。自卑情結越重的人,越會尋求優越感的抵償作用。但是這種方法對於解決問題無濟於事,我們必須告別對這種優越感的依賴,不用讓生活在無益的事情上白白耗盡。

自卑與超越姊妹篇,生活的科學


個體心理學原理

在個體心理學中,我們所研究的是人的行為、態度、心理、生活風格,因此人生的科學也就成了一種生活的科學。還要指出的是,個體心理學把人生看作一個整體,把每個反應、每個動作、每種衝動都看作個人人生態度的一個構成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說,個體心理學當然是比較偏重於實用的,這種心理知識可以幫助改變並且矯正不正確的人生態度。所以個體心理學有兩方面的“預測功能”,它不只預測什麼事情將要發生,而且像預言家約拿(Jonah)一樣,預測什麼事情“可能”發生,以便通過我們的努力使得那件事情“不必”發生。

心理活動和有機體的生命活動情況也差不多。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目標或者理想,想要超越現在的平凡生活,想為未來設定一個具體的目標,去克服現在的缺憾和困難。一個人對於未來有了一個具體的目標,他便會覺得眼前的困難無法阻擋自己,因為他心裡有了一個未來成功的信念。一個人的社會活動如果沒有目標,便沒有什麼意義了。

已有的一切證據已經證明了這樣的情況:目標的確定——某種具體的取得形式——發生在一個人的兒童時期。從兒童時期起,就有一種原型(prototype)或者成年人的模型在開始逐漸形成。

在個體心理學看來,遺傳問題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在小時候對待自身遺傳的行為和態度。換句話說,是他在兒時所處的環境中所形成的原型。遺傳得來的生理缺陷,確實是由遺傳造成的,但是孩子面臨的更大困難是其所處的環境,為了改變這一點,我們把孩子放到一個順利的環境裡面就行了。

生下來就有生理缺陷的孩子,最重要的是調整他們的心態。這種孩子因為處境糟糕,他們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我們對於社會興趣,從小就應該有所瞭解,因為社會興趣是我們的教育和我們的醫治方法的最重要的部分。

缺乏社會興趣就等於過著脫離現實的生活。除了社會興趣以外,我們的第二步工作就是找出個人在發展的時候所遭遇的困難。下一步研究的就是情感。一個人的目標路線圖不只影響他的特性、身體動作、語言和外表,還制約他的情感生活。


自卑情結

人類有一個最強烈的傾向,要組織團體,做社會的一員,不願孤立。社會生活當然可以給他極大的幫助,幫他克服那種能力不足和自卑的感覺。我們知道動物就是這樣的,比較弱的動物總是群聚而居,以便用團體的力量去解決個體的需要。

反之,大猩猩、獅子、老虎之類的動物,因為“大自然”把自衛的工具給了他們,所以能夠離群獨居。至於人類,既無強悍的力氣,又無尖牙利爪,因此便不能夠獨自在自然中生存了。可見社會生活的起源是由於個人的能力不足。

自卑心理起源於對社會的不良適應,而剋制自卑心理的基本方法也只有社會訓練的一條路。

自卑的心理和優越感的努力是一個普遍的事實,但是不能因為這個事實便說人人都是平等的。自卑和優越感是支配人類行為的兩大條件,但是除了這些條件以外,還有體力的不同、健康的不同和環境的不同。

孩子出生後四五年以內,原型基本上就形成了,之後他們的一切努力、一切錯誤、一切發展,都因原型之不同而各不相同。每個孩子都有各自的目標。

假如我們對社會上的天才做些研究,我們就常常可以發現,他們不是眼睛不好,就是有別的生理缺陷。從各時代的歷史看來,就是神仙都有缺陷,或是瞎了一隻眼睛,或是兩隻完全瞎了。有些天才,眼睛幾乎瞎了,但是他們對於線、影、顏色的分辨和審美能力比一般人還強。可見對於有生理缺陷的孩子來說,只要他們的問題能夠得到別人的正確瞭解和對待,仍是可以克服困難並取得成功的。

一般人總想找出一種情境,在那情境之下,自己可以勝過別人,這就是解釋整個社會歷程的秘訣。所以有著嚴重的自卑心理的孩子,便不願和那些比自己強的孩子來往,而願和那些比自己弱的孩子玩耍,因為比自己弱的孩子可以受他們的支配。這是自卑心理一種變態的、病態的表現,我們要知道,自卑心理並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自卑心理的程度和性質。

變態的自卑心理叫作“自卑情結”。有自卑心理的人,一旦碰到困難的或緊張的情境,他們所出的問題更易看得明白。只有遇到困難或者在一個新環境中,他的原型才會表現出來,事實上困難的環境一般也就是不熟悉的新環境。

正確的訓練方法,是給他們鼓勵而不是打擊他們。我們應該使他們明白,他們有能力可以解決困難的事情,解決人生的問題。這是養成自信心的唯一方法,也就是診治自卑心理所應採取的唯一途徑。


優越感

我們知道,個人生活中的每個特徵,都表現在一種動作、一種進展上面。所以,每個特徵都可以說是有過去和未來兩方面的。過去所代表的,就是我們所要克服的自卑和怯懦的狀態;而未來和我們的努力、我們的目標有密切的關係。

我們在自卑情結裡面所注意的是事情的開始,而在優越感裡面所注意的則是事情的持續、行為本身的發展。而且這兩種情結是有內在聯繫的。一種自卑情結,背後總是多少藏著一點優越感;反之,當我們分析一種優越感、觀察它的發展時,我們也總能可以發現其背後隱藏著的一些自卑情結。

優越感的努力是永遠不會停止的。實際上個人的心理、精神,也就是由優越感的努力所構成的。

無論是成年人或者是孩子,如果自己覺得不如別人,他們對於社會便不再去關注,而只顧尋求優越感,這種情形似乎是人類的一種天性。他們解決人生問題的時候,只求個人的勝利,一點也不注意社會的利益。一個人如果一方面努力尋求個人的勝利,一方面也能顧到社會的利益,他的生活就是有用的,便能有成就。但是一旦他喪失了社會興趣,他對於人生問題的解決便不是真的有了準備。我們已經說過,問題兒童、癲狂病人、犯罪者、自殺的人都是屬於這一類的。

優越感和自卑情結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它們對於人生和個人發展都沒有什麼益處。一個驕傲無禮、不斷追求優越感的孩子,他的生活很容易陷入無用的泥潭中。這種孩子進了學校以後,在新環境中過得可能就很不順利了。從此以後,他們在人生問題上便會採取一種猶猶豫豫的態度,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有始無終。

自卑心理是每個人都有的,從這一點上來說,自卑心理絕對不是一種疾病,它更像是一種激勵,激勵人們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獲得更好的發展。但是一旦自卑的心理把一個人嚇住了,不但起不到促進其努力上進的作用,反而把他弄得消沉抑鬱,失去了上進心,那才是一種病態。總之,優越感就是一個人有了自卑情結的時候用來逃脫困難的一種迴避方法。他實際上比不上別人,可是他幻想自己比別人更了不起——因為心理上無法承認自己的卑弱,所以幻想一種虛假的成功來滿足自己。而正常的人是沒有優越感的,甚至於心理優越感都沒有。他只有一種優越感的努力,比如我們都有野心,想要成功一樣。如果他的努力發洩在工作裡面他是不至於妄自尊大的。妄自尊大根本上是一種心理的疾病。


生活風格

有生理缺陷的人遇到了困難,缺少安全感的時候,就有著一種自卑心理或自卑情結。但是人類是無法長期承受自卑心理帶來的壓力的,所以自卑心理就會刺激他們,讓他們行動起來,於是他們便有了一個長期目標。這種朝著一個目標的一致的動作,個體心理學最初把它命名為生活計劃,但是因為一些學生有時候對於生活計劃的說法容易發生誤解,所以現在便把它叫作生活風格了。因為一個人有一個特定的生活風格,所以有時候只要和他談談話,問他一些問題,就可以預料他的未來發展。

正常的人是我們測量變態的標準。這類人是真正立足於現實生活的人,他們的生活風格能夠適應社會,無論他們有意無意,社會都可以從他們的工作中得到益處。並且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來,他們的精力勇氣都很充足,問題來了,困難來了,都能解決。至於精神有病態的人,這兩種性質都沒有:他們對於社會既不能夠適應,而在心理上對於日常的生活也沒有本事去解決。

除了社會生活和與朋友合得來的能力以外,接下來就是職業問題了。這個病人總怕自己在職業上失敗,於是日日夜夜地努力工作。但是他工作得太過了,緊張太過了。因為太緊張了反而使他表現得不好,這樣一來就不好解決職業問題。

這個人所遇到的第三個問題是戀愛問題,這是多數人都沒有的——他不敢去接近異性。他覺得自己要戀愛了,要結婚了,但是因為自卑心理太強烈,不敢去做。他所要做的事,他都做不成功。他的全部行為、整個態度都可以用兩個詞概括起來——“是的”“但是”。


個人的早期記憶

瞭解個人的早期記憶,也許是瞭解生活風格的最重要的方法。我們只要回想兒時的記憶,就可以發現個人的原型——生活風格的根源——比用其他方法容易得多。假如想要發現一個孩子或成年人的生活風格,我們聽完他的問題以後,就應該問問他有什麼個人的早期記憶,然後把他的回憶和他所說的事實比較一下,我們會發現,他的生活風格多半是沒有變化的,他的整體人格從幼年到現在很可能是維持不變的。我們已經說過,一種生活風格的養成是由於個人尋求某種特殊的優越感目標的努力,所以一個人的語言、行動、態度都應該是他的整個路線圖的一個組成部分。尤其在個人的早期記憶中,我們會發現情況正是如此。

但是我們不應該把個人的早期記憶和較近的回憶區分得太嚴格了,因為在較近的回憶中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路線圖。從最初的時候去看路線圖,自然比較容易,比較清楚,因為在最初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出路線圖的主旨,並且由此可以知道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實際上是不會改變的。從個人在四五歲時所形成的生活風格當中,我們可以知道,個人的早期記憶與現在的行動是有關係的。


外在行為表現與態度

除了個人的早期記憶以外,我們還可以觀察一個人的外在行為表現(動作等)和態度。必須說明的是,外在行為表現,或者說動作,就隱藏在我們的各種態度裡面,也是態度的一部分,而各種態度的匯合也就構成了我們整個的生活風格。

首先說一下身體的動作吧。我們可以根據站立、行走、動作、語言種種表現去評判一個人——這是人人都知道的。儘管我們可能並非有意識地去評判一個人,但是這些身體語言確實會讓我們產生某些印象,並因此對他生出同情或嫌惡的感覺。

關於心理態度的功用和心理態度的起源,我們可以從孩子和變態的人身上去觀察,那種觀察的結果比從正常的成年人所觀察得更清楚一些。我們知道,原型時代的生活風格比後來的生活風格明顯得多。事實上,我們可以把原型的功用比作一個青澀的果子,一切肥料、水分、空氣,都被它吸收,為成熟提供營養。原型與生活風格就好像沒成熟的水果與成熟了的水果一樣。人類在水果沒有成熟的時期,更容易分析和研究,而研究的結果,到了水果成熟的時期大部分還是適用的。


夢及其解釋

夢的目的表現得既無邏輯又不真實。我們之所以做夢,目的是在製造某種情感、心境,或者情緒,所以要想把夢裡那些含糊荒謬的細節解釋清楚,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不過在這一點上,夢與清醒時的行動所不同的也只是程度的差異,並非種類的不同。我們已經知道,個人對於人生問題的解決方法,是與每個個體的人生計劃有關係的。儘管為了社會交往的需要,我們希望他們的解決方法能夠多多合乎邏輯構架,但是事實並不如此。一旦我們對於醒時的生活,不再抱持一種絕對性的觀點,夢就沒有什麼神秘的了。在我們清醒時,生活中的事實與情緒是相對的、是相互混雜的,夢不過是這種相對和混雜的進一步的表現而已。

歷史上,未開化的原始人認為夢是非常神秘的,他們總給它一種預言式的解釋。他們把夢看作未發生事實的先兆——我們要說,其實這種看法也有一半是對的。夢就像一道連通現實與個人目標的橋樑,夢裡發生的事情有很多會在未來真實發生,因為做夢的人在做夢的時候會預先演習他的角色,為真實的發生做準備。

還有另外一種看法是,做夢和醒時生活有種內在的聯繫,同一種事物既出現在夢中也出現在現實裡。如果一個人敏銳而又聰明,他無論分析自己的醒時生活或夢裡生活,都可以預先看到未來的事。他所要做的就是進行一系列判斷。比如有人做夢,夢見一個熟悉的朋友死了,那個朋友沒過多久果然死了,其實他所夢見的也不過是一個醫生或者一個熟悉的親人所預見的那樣而已。只不過他有這種想法的時候是在夢中,而不是清醒時。

對於夢的預言式的解釋,正因為有一部分合乎真實,所以使得人們更加迷信於解夢。一般來說,迷信的人對於夢的預言格外痴迷,有一些樂於從中取利的人也是擁護這種迷信的。


結論

現在是該為本書做個結論的時候了:個體心理學的方法——我們毫不遲疑地承認——始終是解決自卑問題的。

我們已經知道,自卑是人類努力與成功的基礎,也是一切不良的心理適應問題的起源。如果一個人沒有找到一種適當的、具體的優越感目標,結果便會生出一種自卑情結。由自卑情結而使人產生一種逃避的願望,又由這種逃避的願望而使人有優越感的表現。但這種優越感不過是生活上的一種無用的目標,使人自滿於虛偽的成功。

這就是心理活動的動力機制。說得再具體一點,我們知道,心理機制如果出了問題,它的危害性在一定時候要比其他的時候更大。我們知道,個人生活風格的傾向在孩子四五歲的時候已經養成了,原型已經出現了。正因如此,我們如果要引導一個人的心理生活,就要抓住孩子幼年這個黃金期。

至於如何引導孩子,前文已經說過,主要是努力培養孩子適當的社會興趣,然後再進一步引導孩子找到有用的而又健康的目標。只有訓練孩子,增強其對社會系統的適應能力,才能使那種普遍存在的自卑心理走上正軌,才不至於最終形成自卑情結或者優越感。

社會適應是自卑問題的正面反映,因為個人是自卑的和軟弱的,所以人類會需要社會——即社會興趣與社會合作就是拯救個人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