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子女免費醫療來了,父母免費醫療還會遠嗎?

來源:新綠網

作者:聞香知酒

軍人子女免費醫療來了,父母免費醫療還會遠嗎?

1.只有子女免費這一點嗎?

一向消息比較靈通的三劍客,昨日傳遞了《關於調整軍人及其家屬醫療保障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有關內容,其中第一個赫然在目的就是:在現有軍人子女保障對象的基礎上,將其他所有未滿18週歲軍人子女納入軍隊醫療保障對象。

除此之外,還有關於牙病、聽力以及近視配鏡的一些具體規定,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振奮人心的,充分說明軍委高度重視軍人及其家庭的健康,在後勤保障和福利待遇方面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不過,也有許多網友表示:那麼一個重要的醫療改革的通知,真的就只有這麼一點精神嗎?而且,子女醫療免費當然歡迎,但實際當中最需要也是負擔最重的醫療支出,難道不是花在父母、岳父母身上的嗎?軍人父母和岳父母的軍內免費醫療何時到來?

綠網君認為兩種可能:一種是該醫療改革的通知涉密,三劍客可能並沒有將所有內容透露出來,而只是通報了其中的一部分;另一種是作為軍隊醫療改革的體系性內容,應該會區分主次和先後,這次只是先期推出了部分醞釀成熟的政策,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好政策上路。按照網友的話說就是步子不能一下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綜合分析看,第二種可能大。

但不管怎麼說,都是相當大的一個進步,必須給以強烈支持和擁護。

2.免費醫療只是看起來很美?

這些年的軍人及其家屬醫療改革的進步有目共睹,體會最為深刻的一是軍人可以持保障卡在全軍各體系醫院就醫,免去了許多苛刻的條件和繁瑣的程序;另一個就是軍人家屬在體系醫院就醫可以享受優先掛號和就診等服務了,畢竟在那些醫療條件好的體系醫院看病,僅僅是排隊這件事就足夠令人頭疼的了。

此次軍人子女進入免費醫療範疇,更是很大程度上解除了許多軍人的後顧之憂。老實講,一個是孩子,一個是父母,在醫療保健方面最令軍人擔心和分神,因為總體來說軍人身體普遍更加健康,在醫療方面也更有保障,大多數人平時真是很少去體系醫院看病,也基本上花不了國家幾個錢。但是孩子和父母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幼兒和高齡老人,往往一鬧病就是讓人揪心揪肺那種,遇到大病通常會使整個家庭陷入經濟困頓,也嚴重干擾軍人的工作精力。

不過,這項好政策要真正落實起來,讓絕大多數軍人家庭享受到國家福利,還是有許多細節需要進一步明確和完善的。

比如說:軍人子女享受軍內免費醫療,在現有政策解釋和執行框架內是要求隨軍或者符合隨軍條件,這次新政策“把所有未滿18週歲軍人子女納入軍隊醫療保障對象”,是否意味著原有限制條件的撤銷?是否意味著無論軍官還是士兵、其子女均符合軍隊免費醫療條件?

即使是沒有限制條件,所有軍人子女均符合軍隊免費醫療了,還有一個通用性和現實性的問題。比如軍人常駐阿里地區,總不能孩子生病了,還得專程跑到拉薩去看病吧?能不能就近到成都甚至北京去看?再一個,那種兩地分居、軍人家庭生活基礎所在城市沒有軍隊體系醫院的怎麼辦?遇到小病還能往離得最近的軍內醫院跑,突發急病根本來不及了怎麼辦?

於是有人說,其實這項新政的受利對象,更多是那些身處條件較好的大中城市,以及不受兩地分居之苦的軍人家庭,雖然聽起來有些酸,但誰又能知道他們的苦?

3.官兵更急需的是父母的免費醫療?

更為急需也更為迫切的需要,其實是軍人父母和岳父母的免費醫療保障何時才能出臺和到位。因為就身體狀況來說,可能最需要醫療保障的正是他們;而就許多軍人家庭的情況來說,最需要花錢也最沒有保障來源的也是他們。

軍人去家懷鄉,為國戍邊,最為虧欠的正是父母。對愛人和子女縱有虧欠,總還來日方長、尚有餘地,而眼見得父母年邁多病、去日無多,那種“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害怕和內疚心理,恐怕經常在許多軍人心頭縈繞。於是,當自己還在體制內,在為國效力的同時如果能夠給予他們一定的政策照顧和利益實惠,成為軍人的最大心願,也無疑會增強他們的服役穩定性以及職業自豪感。

目前可以享受軍隊醫療保障的父母、岳父母,是經組織批准投靠供養的無經濟收入、無獨立生活能力、無其他人供養的現役軍人父母和岳父母,以及辦理過隨軍供養的未移交地方管理的離退休幹部的父母和岳父母。不但受益範圍比較狹窄,而且辦理繁瑣,審批嚴格,只在一些大機關和架構比較高的單位試行著,在有的地方甚至許多人都沒有聽說、不知道還有這項政策。

為了可以讓自己的父母享受到這難得的福利,筆者的一位同事正在死熬退休,儘管外面開出了豐厚待遇希望他可以自主擇業後共同創業,但是他選擇了讓父母的晚年健康更有保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果能夠解決軍人父母、岳父母的醫療保障問題,將極大程度提高他們長期服役的積極性,甚至比漲工資的權重還要高一些。

然而我們應該知道,決定這一政策能不能出臺的關鍵因素,不是有關方面不知道和想不到,而是錢的問題。軍隊沒有那麼多的保障軍費。

4.除了免費還有沒有其他辦法?

但是不是就沒有辦法,只能等靠呢?

2019年4月16日,北京門頭溝舉行了“為義務兵父母投保健康綜合保險”簽約儀式,為全區252名現役義務兵的父母投保。此次投保項目為補充醫療保險,每人每年保費加意外傷害險總共是3020元,而且最為關鍵的是這筆投保資金全部由門頭溝區財政列支。二次累計報銷比例,可以達到95%。這在全國尚屬首次,開了一個好頭。

無獨有偶。2017年,浙江蒼南縣出臺政策,明確“現役軍人在服役期間,其父母參加城鄉基本醫療保障的,個人繳納部分由縣財政補助”。也就是說,只要現役軍人父母參加了社會保險的,一旦患病可以不用自己掏一分錢,就能享受到免費的基本醫療保障。

以上兩個例子說明:除了軍隊內部實行免費醫院,其實各級政府完全也可以積極作為,給予軍屬特殊的照顧和政策優待,使他們享受到應有的尊崇和別樣的光榮。也說明要徹底解除軍人的後院問題,國家一定要從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鼓勵各級政府和社會力量群策群力,加強軍民融合,把推進社會尊崇落到實處。

而就軍方來說,也要首先立足自身挖掘潛力,在暫時沒有條件對全體軍人父母、岳父母實行醫療全免的情況下,可以探索部分減免和有條件減免的試行政策。由軍方出面,為每個軍人父母、岳父母設立醫療保險帳戶,並依託國有公司創立軍人父母醫療保險基金,國家拿大頭,個人出小頭,並在大病保險和報銷方面出臺相關標準,有重點分層次地解決這個難題。

甚至軍人父母的專屬健康救助金,也可以先發起來。數量不在多,能夠衝抵社保的個人繳納部分就可以了,關鍵是讓每個軍人家庭體會到組織的關心與愛護。

5.免費醫療包括所有政策的指向是什麼?

最後一個特別需要注意的問題,就是任何新政在普惠所有官兵的基礎上,一定要體現向基層傾斜向一線作戰部隊傾斜的導向。

就拿新政裡的子女免費醫療來說,其實一線基層在落實上存在一定難度。首先是目前軍隊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幾個大城市,而小的中心醫院各方面水平都堪憂,甚至落後於當地的三甲醫院,一線基層部隊即使駐地有體系醫院,在同等情況下也幾乎無法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更何況大多數一線基層部隊的官兵,由於條件艱苦和不具備就業、入學條件,實際上是處於長期兩地分居狀態的,孩子和家屬生病了,他們往往鞭長莫及、愛莫能助。特別在家屬子女突發疾病的情況下,如果可以准許他們在當地三甲以上醫院就診,所費醫藥只要是在社保規定範圍之內的,愈後都能夠得到軍內100%的報銷,並且重大疾病還能有統籌補助支持,將能夠很大程度解決“看病難”的問題,也一定能夠讓一線官兵心安志盛。

對於那些明顯不適合隨軍生活的地區,對於那些因外界條件不能享受體系內就近醫療的基層群體,可以區分地區和崗位為他們發放家屬、子女和父母的醫療補助費,直接發放到工資裡面去。有了這筆錢,再由個人根據家庭實際確定是自行購買醫療保險,還是積累起來以備不測。

這樣的導向就是:在提高部隊整體待遇的同時,要打破大鍋飯,形成因崗位、任務、能力、地區不同而待遇不同的級差,在政策上就是要向基層傾斜、向一線傾斜,“讓刀頭舔血的人有甜頭,讓坐辦公室的人坐不住”。只有這樣,才能從“生活型”部隊變成“打仗型”部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