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論語八佾篇


kǒng zǐ wèi jì shì bā yì wǔ yú tíng shì kě rěn yě shú bù kě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

rěn yě

忍也。

【註釋】季氏:魯國正卿季孫氏,這裡指季平子,即季孫意如。

八佾(yì):佾,行、列。古代樂舞禮儀中,一佾(一行)有八個人。八佾,是八

行,八八六十四人,這是天子舉行樂舞的規格。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

用二佾。季氏只有用四佾的資格,但他卻用了天子規格的樂舞,是越軌的行為。【大意】孔子談論季氏說:“在家廟庭院裡用八佾的樂舞,這都可以忍心做出來,還有什

麼事情他不忍心做呢?”

sān jiā zhě yǐ yōng chè zǐ yuē xiàng wéi pì gōng tiān zǐ mù mù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闢公,天子穆穆。

xī qǔ yú sān jiā zhī táng

奚取於三家之堂。

【註釋】三家:春秋後期魯國當政的仲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貴族。季孫氏勢力最大。他們憑強有力的政治經濟實力,常僭越周禮。這種行為受到孔子的批判。

雍(yōnɡ):《詩經·周頌》中的一篇,用於天子祭祀宗廟之禮完畢。

徹:同“撤”,撤掉,拿掉。

相(xiànɡ):助祭者。

維:助詞,沒有實際意義。

闢(bì)公:指諸侯。闢,指君王。

穆穆:莊嚴靜穆。

【大意】仲孫、叔孫、季孫三家,在祭祀祖先完畢的時候,讓樂工唱著《雍》詩來撤除祭品。孔子說:“《雍》詩裡說到:‘協助祭祀的人是諸侯,天子莊嚴靜穆地主祭。’為什

麼三家祭祖的廳堂上竟用唱《雍》詩的儀式?”

zǐ yuē rén ér bù rén rú lǐ hé rén ér bù rén rú yuè hé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註釋】如禮何:“如……何”句式,指對禮怎麼樣。

樂:音樂是構成古代禮制的重要部分,所以“禮樂制度”指的是包括音樂在內的

古代禮儀制度,並非今天我們說的單純用來欣賞的音樂。

【大意】孔子說:“作為一個人不講仁德,怎麼對待禮儀制度呢?一個人不講仁德,怎麼

對待樂呢?”

lín fàng wèn lǐ zhī běn zǐ yuē dà zāi wèn lǐ yǔ qí shē yě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

nìng jiǎn sāng yǔ qí yì yě nìng qī

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

【註釋】林放:姓林,名放,字子上。有人認為是孔子的學生。

易:本義指把土地整理平坦。此處指周到地辦理喪葬的禮儀。

戚:悲哀。

【大意】林放問什麼是禮的根本。孔子說:“你提的問題意義重大啊!禮節儀式與其奢侈,寧可節儉;喪葬儀式,與其儀式完備周到,寧可在心裡真正悲哀來悼念。”

zǐ yuē yí dí zhī yǒu jūn bù rú zhū xià zhī wū yě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註釋】夷:古代指東方的少數民族。

狄:指北方的少數民族。

夏:在中原黃河流域居住的華夏民族的諸侯國。

亡:同“無”。

【大意】孔子說:“夷狄雖然有君主,還不如中原國家沒有君主卻保留禮儀。”

jì shì lǚ yú tài shān zǐ wèi rǎn yǒu yuē rǔ fú néng jiù yú

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汝弗能救歟?

duì yuē bù néng zǐ yuē wū hū céng wèi tài shān bù rú lín fàng hū

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

【註釋】旅:古代指祭山。當時只有天子、諸侯有資格祭祀名山大川。季氏只是魯國的大夫,他去祭祀泰山是違背禮法的。

冉(rǎn)有:孔子的學生,姓冉,名求,字子有。當時冉有做季康子的家臣。

曾:難道,竟然。

【大意】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對冉有說:“你不能勸阻他嗎?”冉有回答說:“不能。”

孔子說:“哎呀!難道說泰山之神還不如林放懂得禮節嗎?會接受這種祭祀嗎?”

zǐ yuē jūn zǐ wú suǒ zhēng bì yě shè hū yī ràng ér shēng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

xiàér yǐn qí zhēng yě jūn zǐ

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註釋】射:射箭,這裡是指射禮,是周禮中規定的射箭比賽。

揖(yī):作揖,指拱手行禮。

【大意】孔子說:“君子沒有什麼可爭的事情。如果有所爭,那一定是射箭比賽吧!比賽時,互相作揖謙讓,再登堂射箭,射完走下堂來又互相敬酒。即使是競爭也是有君子的禮貌。”

zǐ xià wèn yuē qiǎo xiào qiàn xī měi mù pàn xī sù yǐ wéi xuàn xī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

hé wèi yě zǐ yuē huì shì hòu sù yuē lǐ hòu hū zǐ yuē qǐ yǔ

何謂也?子曰:繪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

zhě shāng yě shǐ kě yǔ yán shī yǐ yǐ

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註釋】倩(qiàn):容貌美好。

兮:助詞,相當於“啊、呀”。

盼:眼珠黑白分明,轉動靈巧。

絢(xuàn):有文彩。

繪事後素:畫畫需先有白地兒再畫。繪事,畫畫。後,在……之後。素,白地兒。

另一說,在審美上絢麗不如素淡。

起:啟發。

商:卜商,也就是子夏。

【大意】子夏問道:“‘乖巧的笑容真美麗呀,黑白分明的眼眸流轉嬌美呀,潔白的地兒

上畫得絢麗多彩呀’,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畫畫需先有白地兒再畫圖案。”子夏說:“那麼,是不是禮節儀式產生於仁德之後呢?”孔子說:“商啊,你是能啟發我的人!現在可以開始和你談論《詩經》了。”

zǐ yuē xià lǐ wú néng yán zhī qǐ bù zú zhēng yě yīn lǐ wú néng

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

yán zhī sòng bù zú zhēng yě wén xiàn bù zú gù yě zú zé wú néng

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

zhēng zhī yǐ

徵之矣。

【註釋】杞(qǐ):古國名,在今天河南杞縣一帶,杞國是夏朝禹的後代。

宋:古國名,在今天河南商丘市南部,宋國是商朝湯的後代。

獻:指賢人。獻臣就是德才兼備的大臣。

【大意】孔子說:“夏代的禮儀,我能說出來,夏的後代杞國現在的禮儀卻不足以證明夏

當時的情況;殷代的禮儀我能說出來,殷的後代宋國現在的禮儀卻不足以證明殷當時的情況。這是歷史資料和知道夏、殷禮儀的賢人不夠多的原因。如果有足夠的歷史資料和賢人

的話,我就能徵引它們作為考證的證據了。”

zǐ yuē dì zì jì guàn ér wǎng zhě wú bú yù guān zhī yǐ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

【註釋】禘(dì):古代一種極隆重的祭祀儀式,只有天子才能舉行。

既:已經。

灌:禘祭的儀式中的一項內容。古代祭族時,讓活人坐在靈前象徵接受祭祀的人,

這個人叫“屍”。第一次獻酒是把用香料煮成的叫做“鬱鬯”的酒獻給屍,讓他

聞一聞香氣,再把酒澆在地上,這個過程叫“灌”。

不欲觀:不願看。魯國是周公旦的封地,《禮記》記載,周公的侄子周成王姬頌為

了紀念週公輔佐治國的偉大功勳,特許周公的後代舉行禘祭,這是不符合禮儀規

矩的,所以孔子持批評態度。

【大意】孔子說:“禘祭儀式從第一次獻酒之後,我就不想看了。”

huò wèn dì zhī shuō zǐ yuē bù zhī yě zhī qí shuō zhě zhī yú tiān

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

xià yě qí rú shì zhū sī hū zhǐ qí zhǎng

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註釋】不知也:魯國作為周王分封的諸侯國舉行天子的祭禮,孔子是不贊成的,因此他故意迴避說不知道禘祭的道理。

示:同“置”,擺,放。

諸:“之於”的合音。

【大意】有人問孔子禘祭的道理。孔子說:“我不知道禘祭的道理。懂得這一道理的人治

理天下,會好像把東西放在這兒一樣容易吧!”孔子一面說,一面指著自己的手掌。

jì rú zài jì shén rú shén zài zǐ yuē wú bú yù jì rú bú jì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註釋】與(yù):參預,參加。

【大意】祭祀祖先,就如同祖先真的在那裡,祭祀神就如同神真的在那裡。孔子說:“如

果我自己不去參加祭祀而由別人代祭,那就和不祭祀一樣。”

wáng sūn gǔ wèn yuē yǔ qí mèi yúào nìng mèi yú zào hé wèi

王孫賈問曰: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何謂

yě zǐ yuē bù rán huò zuì yú tiān wú suǒ dǎo yě

也?子曰: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註釋】王孫賈:衛國衛靈公時任大夫。

媚(mèi):諂媚,巴結。

奧:屋裡的西南角,這裡指屋裡西南角的神,地位較高。

灶:原義是爐灶,這裡指灶神,人們認為灶神地位雖低,卻能通上天,決定人的

福禍,所以灶神自古受到人們的隆重供奉。“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是當時的

俗語。

【大意】王孫賈問道:“與其巴結奧神,不如奉承灶神,這話怎麼講呢?”孔子說:“不

是那樣的,如果得罪了天,向誰祈禱都沒用。”

zǐ yuē zhōu jiàn yúèr dài yù yù hū wén zāi wú cóng zhōu

子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註釋】監:同“鑑”。原指鏡子,引申為照,警戒,借鑑。

二代:夏、商兩朝。

鬱郁:原指草木繁茂,或指香氣濃厚。這裡指豐富多彩,繁盛。

【大意】孔子說:“周朝的政治禮儀制度,是借鑑夏、商兩代而建立的,多麼豐富繁盛啊!我遵從周代的禮制。”

zǐ rù tài miào měi shì wèn huò yuē shú wèi zōu rén zhī zǐ zhī lǐ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

hū rù tài miào měi shì wèn zǐ wén zhī yuē shì lǐ yě

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註釋】太廟:古代指供奉祭祀君主的祖先的廟。開國君主叫太祖,祭太祖的廟叫太廟。

周公是魯國最初受封的國君,所以,這個太廟指的是周公的廟。

鄹(zōu)人之子:即孔子。鄹,也作“陬”,春秋時魯國地名,現在山東曲阜

一帶。孔子的父親叔梁紇(hé)做過鄹大夫,古代稱某地的大夫為某人。鄹人,

指叔梁紇。

【大意】孔子進了太廟助祭,每件事都請教。有人說:“誰說叔梁紇的兒子懂得禮呢?進

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問。”孔子聽了這話說:“這樣做正是一種禮啊。”

zǐ yuē shè bù zhǔ pí wéi lì bù tóng kē gǔ zhī dào yě

子曰: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註釋】射:射箭,即“射禮”,是為演習禮樂進行的射箭比賽。

皮:用皮做的靶子。射禮比賽時以射中目標為目的,而不像比武的“軍射”是為

了用力射穿靶子。

為(wèi):因為。

同科:同等。

【大意】孔子說:“射禮比賽時射箭主要不是在於射穿靶子,因為各人的力氣大小不同,

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

zǐ gòng yù qù gào shuò zhī xì yáng zǐ yuē cì yě ěrài qí yáng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

wǒ ài qí lǐ

我愛其禮。

【註釋】告朔(shuò):朔,陰曆每月的初一。諸侯每月初一應殺一隻活羊在祖廟祭祀,

併到朝聽政,表示每個月的開始。到子貢時,月初一魯君不再去祖廟,也不聽政,只是殺

一隻活羊表示一下罷了,所以子貢認為連這個形式也不用留了,不必殺羊了。孔子卻依然

重視禮儀的形式,認為有形式畢竟比沒有好。

餼:活的牲畜。

爾:代詞,你。

愛:可惜。

【大意】子貢想要把魯國每月初一告祭時用的活羊去掉不用。孔子說:“賜呀!你可惜那

只羊,我卻愛惜那種禮。”

zǐ yuē shì jūn jìn lǐ rén yǐ wéi chǎn yě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註釋】事:事奉,服務於。

諂(chǎn):奉承,討好,諂媚。

【大意】孔子說:“事奉君主一切都按照周禮的規矩去做,別人卻以為他在向君主諂媚。”

dìng gōng wèn jūn shǐchén chén shì jūn rú zhī hé kǒng zǐ duì yuē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

jūn shǐ chén yǐ lǐ chén shì jūn yǐ zhōng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註釋】定公:魯國國君,姓姬,名宋,“定”是諡號。

使:使用,指使。

如之何:如何。

【大意】魯定公問:“君主使用臣下,臣事奉君主,各應該怎樣做呢?”孔子說:“君主

使用臣下應該以禮相待,臣事奉君主應該以忠心相待。”

zǐ yuē guān jū lèér bù yín āiér bù shāng

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註釋】關雎(jū):《詩經》第一篇的篇名。

淫:古人稱過分至於失當的地步為“淫”。這裡指過於注重形式的快樂美妙,而

失掉了正統的意義。可以看出孔子主張中和,反對過度。

【大意】孔子說:“《關雎》這首詩,表現快樂而不放縱,憂鬱而不悲傷。”

āi gōng wèn shè yú zǎi wǒ zǎi wǒ duì yuē xià hòu shì yǐ sōng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

yīn rén yǐ bǎi zhōu rén yǐ lì yuē shǐ mín zhàn lì zǐ wén zhī yuē

殷人以柏,周人以慄。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

chéng shì bù shuō suì shì bú jiàn jì wǎng bú jiù

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註釋】社:土神。這裡指的是社主,即祭祀時立的木頭牌位,用來代表土神。

宰我:孔子的學生,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稱宰予。

夏后氏:原為古代部落名,禹是首領,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後來夏朝人稱作

夏后氏。

以:用。

遂:已完成。

諫(jiàn):規勸,使改正錯誤。

咎:責備。

【大意】魯哀公問宰我祭祀土神用什麼木料做牌位。宰我回答說:“夏代用松木,殷代用

柏木,周代用慄木,意思是使人民戰慄。”孔子聽了這話批評宰我說:“已經做了的事不

用再說了,已經完成的事不便再勸諫了,已經過去的事不要再責備了。”

zǐ yuē guǎn zhòng zhī qì xiǎo zāi huò yuē guǎn zhòng jiǎn hū yuē guǎn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

shì yǒu sān guī guān shì bù shè yān dé jiǎn rán zé guǎn zhòng zhī lǐ hū

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

yuē bāng jūn shù sè mén guǎn shì yì shù sè mén bāng jūn wéi liǎng jūn zhī

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

hǎo yǒu fǎn diàn guǎn shì yì yǒu fǎn diàn guǎn shìér zhī lǐ shú bù zhī

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

禮。

【註釋】管仲:姓管,名夷吾,字仲。做了齊桓公的宰相,使他成為春秋諸侯中第一個霸主。孔子批評了他違背禮法的做法。

器:氣量,胸襟。

有三歸:將應該歸公的市租據為己有。

攝:兼職,兼任。當時士大夫家臣多有兼職,而管仲的家臣卻是一人一職。

焉得:怎麼能是。

邦君:諸侯,諸侯國的國君。

樹:立。

塞門:門口用來遮擋視線的短牆,相當於影壁。

好:友好。

反坫(diàn):宴會的禮節,諸侯王會見別國國君,獻酒後把空杯放回坫上。坫,

古代廳堂中用土築的臺子,祭祀或宴會時用來放禮器和酒具。

而:連詞,假如。

【大意】孔子說:“管仲的氣量小啊!”有人問:“管仲節儉嗎?”孔子說:“管仲收取

了人民的大量市租,他的家臣一人一職,並不兼任,哪裡能說他節儉呢?”那人又問:“那

麼他懂得禮節嗎?”孔子說:“國君宮殿門前立了一個影壁,管仲也立了一個影壁,國君

設宴招待別國君主,廳堂裡有放酒杯的臺子,管仲家也設了這樣的臺子。要是說管仲懂得

禮節,那誰不懂禮節呢?”

zǐ yù lǔ tài shī yuè yuē yuè qí kě zhī yě shǐ zuò xī rú yě

子語魯大師樂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

zòng zhī chún rú yě jiǎo rú yě yì rú yě yǐ chéng

縱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

【註釋】語(yù):動詞,告訴,對……說。

大師:樂官的主管。大,同“太”。

翕(xī):合,和順協調;一說,興奮熱烈。

從:同“縱”,展開,放縱。

純:美好。

皦(jiǎo):清晰,明亮。

繹(yì):連綿不斷。

【大意】孔子對魯國的太師談論演奏音樂,說:“奏樂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開始演奏時,和諧順暢,展開後美妙動聽,清晰明亮,連綿不絕,直至樂曲最終完成。”

yí fēng rén qǐng jiàn yuē jūn zǐ zhī zhì yú sī yě wú wèi cháng bù

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

dé jiàn yě cóng zhě jiàn zhī chū yuē èr sān zǐ hé huàn yú sàng hū

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tiān xià zhī wú dào yě jiǔ yǐ tiān jiāng yǐ fū zǐ wéi mù duó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註釋】儀:衛國地名,今河南蘭考一帶。

封人:官職名,鎮守邊界的官員。封,邊界。

請見:即請求接見。見,同“現”,接見。

斯:代詞,這個地方。

二三子:尊稱孔子的弟子,各位的意思。二三,是約指。

患:擔憂。

喪:失去。此處指孔子失去官位。孔子離開魯國後一直未能實現政治抱負。

木鐸(duó):一種有木舌的銅鈴,古代用來召集民眾宣佈政令等。這裡比喻孔子

能起到引導民眾管理國家的作用。

【大意】儀這個地方的邊防官請求孔子接見他,說:“所有有德行的人來到我這個地方,我從來沒有不和他見面的。”孔子的隨行學生帶他去見了孔子。他出來後說:“各位為何要擔心孔子沒有官做呢?天下道義不行已經很久了,上天必將讓孔子作為人民的導師。”

zǐ wèi sháo jìn měi yǐ yòu jìn shàn yě wèi wǔ jìn měi yǐ

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

wèi jìn shàn yě

未盡善也。

【註釋】韶(sháo):上古虞舜時的樂舞名。堯禪(shàn)讓帝位給虞舜,樂舞表現一種

和睦的特色,所以說“盡善”。

美:指樂舞的聲貌、形式美好。

善:指樂舞的內容意義美好。

武:周代表現武王伐紂的樂舞。孔子認為武王伐紂是順應民心的,但畢竟是征討

了帝王,所以“未盡善”。

【大意】孔子談論《韶》說:“美極了,而且好極了。”談論《武》說:“美極了,卻還

不夠好。”

zǐ yuē jū shàng bù kuān wéi lǐ bú jìng lín sāng bùāi wú hé

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

yǐ guān zhī zāi

以觀之哉。

【註釋】上:上位,高位。

寬:寬厚,寬宏大量。

敬:恭敬,鄭重。

【大意】孔子說:“處於上位卻待人不寬厚,舉行儀禮時卻不恭敬認真,參加喪禮時卻不

哀傷,這樣的人,我還有什麼可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