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古裝劇,聖旨中但凡出現這八個字的,都屬“穿幫”!

現在電視中的古裝劇,太監在宣讀聖旨的時候,動不動就拿“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當做開場白。


其實明代以前,聖旨是沒有這八個字的,但凡出現都屬“穿幫”。

現在的古裝劇,聖旨中但凡出現這八個字的,都屬“穿幫”!

秦始皇稱雄天下後,不再滿足於王的稱號,定名號為皇帝,自稱為“朕”,命為制,令為詔,其玉璽上就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以昭示其合法性。“皇帝”“詔”的最早使用者或許正是秦始皇。


漢承秦制,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備的皇帝制度,“詔曰”這兩個字則最早出現在漢代帝王的文書中,之後一直被沿用下來。

現在的古裝劇,聖旨中但凡出現這八個字的,都屬“穿幫”!

在中國古代,聖旨的開頭語也不全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最早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作為聖旨開頭語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其中一座規模最大的朝會大殿,取名為“奉天殿”。

這是朱元璋和大臣們議事的地方。


為了向人們昭示他登上皇位是奉天的旨意,也就是進一步闡明自己做皇帝的“合法性”,朱元璋自稱“奉天承運皇帝”,所以他頒發的詔書前面都要加上“奉天承運皇帝”六字。


這八個字並不是時下影視作品中“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的讀法,其正確的斷句應該是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現在的古裝劇,聖旨中但凡出現這八個字的,都屬“穿幫”!


其實,歷朝歷代的聖旨開場白是有區別的,比如:


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的即位聖旨中多用“應天順時,受茲明命”開頭,以闡明天子的“正統”;


唐代的聖旨,一般由門下省審核頒行,聖旨正文開頭往往是“門下”兩字,《肅宗命皇太子監國制》的開頭就是“門下,天下之本……”;


宋代的聖旨寫作格式大體上繼承了唐代,又有所變化,從宋太祖到宋徽宗,即位時下達的旨意都用“門下”二字開頭,另外喜歡用“朕紹膺駿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開頭的也不少;


元朝時期,聖旨開頭語一律為“長生天氣力裡,大福廕護助裡,皇帝聖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