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团不易!重庆渝商总部基地沦为鱼塘,背后巨头遭遇失利

抱团不易!重庆渝商总部基地沦为鱼塘,背后巨头遭遇失利

规划的蔡家渝商总部基地

一、蔡家渝商总部基地变鱼塘?

最近,重庆北碚区蔡家片区一个名为“渝商总部基地”的项目引发了网友关注。网友在网络问政平台提到,渝商总部基地地块停滞数年,没被作为闲置土地收回,竟然还被挖成鱼塘收费钓鱼。而在一些论坛上,有图有真相,这个地块显然已经停滞良久,积水形成了水塘。


抱团不易!重庆渝商总部基地沦为鱼塘,背后巨头遭遇失利

沦为鱼塘的渝商总部基地地块

查询以往报道,地块原先的规划,是作为重庆渝商投资集团的总部基地,同时还将打造“重庆市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项目”,总占地达到250余亩。按照最初的规划,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进行分期建设,原计划2014年开始动工,预计2016年完成项目一期工程,2017年投入运行,包括多家中小中小企业于一栋的办公大楼、非公企业总部基地、非公企业服务活动中心和重庆市总商会大楼。彼时还预计,将引进约600到1000户中小企业,为区域新增年产值约300到500亿元,解决社会就业约10万人。

而实际上,根据相关部门对网友的回复,这块地2015年10月才以出让方式获得,地块性质为商住用地。2017年7月,开始了土石方施工,累计动工约55万方。不过,自那以后,这个地块就停滞不前了。

项目的业主,指向曾将的重庆民企大鳄,重庆渝商投资集团。

二、高调亮相,30亿渝商投资集团成立

2012年12月,以尹明善为代表的24名重庆知名民营企业家,在市工商联会议上发出倡议,组建渝商投资集团,寻求抱团发展。

2个多月后,倡议变成了现实。2013年2月22日,重庆渝商投资集团召开第一届股东大会,开始高调亮相。这家纯粹由重庆民营企业发起的投资集团,创始之日共有69位股东,包括当时重庆民营企业的众多代表,包括金科、宗申、力帆、小康控股、隆鑫为代表的38家重庆民营企业,还有重庆四川商会、重庆浙江商会、重庆泉州商会、建材商会、餐饮商会等6家商会和25名个人。总出资额达到了30.786亿元。可以说,这个集团,集中了众多渝商的资本实力。其中,金科集团通过旗下子公司出资5.6亿元,持股18.19%成为大股东。宗申持股10.394%成为第二大股东,黄红云的弟弟黄一峰控制的中科集团持股6.496%,为第三大股东。

彼时,金科集团的黄红云,于2012年8月成为第四届重庆市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而在渝商投资集团成立大会上,黄红云也顺理成章成为了董事长,宗申产业集团董事长左宗申,重庆四川商会会长刘达平成为副董事长。天奇地产集团董事长陈先琦出任监事会主席,陶然居董事长严琦出人监事会副主席。为了干好渝商集团,黄红云还辞去了金科股份的总裁一职。


抱团不易!重庆渝商总部基地沦为鱼塘,背后巨头遭遇失利

成立之初的重庆渝商投资集团,就立下了宏大目标。根据黄红云的设想,集团将按照“四三三”模式进行投资,工业领域占40%、地产领域占30%、金融领域占30%。投资方式上,第一是以参股、控股的方式投资金融或者非金融机构;第二是建立基金公司,进行金融投资;第三是安排资金帮扶有潜力的中小微企业发展。

而集团的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营业收入达到200亿~300亿元,2020年达到1000亿元,并通过投资、控股的方式拥有3~5家上市公司。

而根据成立之初副董事长左宗申的介绍,渝商投资集团洽谈了一系列大项目。比如,曾经计划参股三峡银行,计划在当时三峡银行增资扩股10亿股中,渝商投资集团可能投资超过一半以上。此外还有保税港区地产和金融,还有参与京东方液晶显示技术项目等。

为了掌舵这个民营巨头,渝商投资集团曾面向全球发布经理人团队招募公告,总裁一职更是年薪千万,同时还有部分股权激励。8月,高管团队正式亮相,来自复星集团总裁高级助理、复星金融集团联席总裁的李宝忠成为渝商投资集团总裁。

对成立之初的渝商投资集团,不仅仅董事会信心满满,新上任的总裁同样充满信心和野心。新任总裁提出,主要围绕三大块布局,一是金融板块,包括设立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典当行,参股或控股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公司;二是通过股权或者股债结合的方式进入土地整治、产业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等领域;三是运用私募或合作方式进行股权投资和产业投资。

在金融板块上,李宝忠提出,将在8月份正式申报成立一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金在10亿元以上,成为最大的小贷公司。李宝忠还提出,已经开始设立民营银行的准备,并表示“重庆渝商银行"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金科突然退出,隆鑫开始主导

然而,首任董事长黄红云还没有带领渝商投资集团去实现由他定下的“七年营收千亿”小目标,金科就抽身退出了渝商投资集团。2014年4月,金科集团将大部分股份转让给涂建华旗下的隆鑫控股,开始推出渝商投资集团。金科总计14.972%的股权、作价约5.02亿元全部转让给隆鑫控股,仅仅保留了3.248%的股权。与金科一道退出的,还有第二大股东宗申集团、第三大股东中科集团的全部股权,持股0.32%的力帆股份也转让了持有的全部股权。至此,隆鑫由成立之初0.32%股权,上升至38.3%,成为渝商集团第一大股东。转让价格较成立之初相比,每股由1年前的1元提高到1.09元,有所溢价。


抱团不易!重庆渝商总部基地沦为鱼塘,背后巨头遭遇失利

此次股权变更后,渝商集团前十大股东,变成了隆鑫控股、重庆市四川商会的重庆润邦置业、重庆市浙江商会的浙商新业投资、自然人徐云舟、彭建强、金科实业、重庆海丰控股、重庆卓越地产、重庆陶然居集团和重庆小康控股有限公司。

2014年4月29日,渝商集团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涂建华正式接棒黄红云,成为渝商集团董事长,而监事长一职,则由小康控股的张兴海担任。在经营管理层上,基本保持了原班人马。

关于金科的退出,黄红云表示,由于同时身兼金科股份董事长、市工商联主席、渝商集团董事长三职,加班过多,疲于运作。而“辞去董事长职务,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此举有利于我专心于金科股份和市工商联事务”。对于成立这一年的经营,临时股东大会指出,启动了重庆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梁平县土地一级整治以及小微金融等多个项目,投资重庆路桥等,实现盈利1亿多元。

而到了2017年,黄红云卸任市工商联主席,由涂建华接任。

接棒后的涂建华,对未来提出了新的构想,未来将把渝商集团打造为重庆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结合的首选平台,以产业并购为主的方式加大实业投资;扶助一批中小微企业实现抱团发展;关注新兴产业,推动本土民企国际化,实现全球化发展。

四、经营转向,进入再生资源领域

隆鑫主导渝商后,经营开始转向。2015年初,涂建华在接受采访时候提出,渝商的事业不好干。过去的2015年: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次和股东们坐在一起讨论战略方向了。一谈就是深夜,很多时候都是吃盒饭果腹。有时候,大家也会很激烈的争论,甚至还会“吵架”。

同时还提出,从2014年5月到现在,自己都看了200—300个项目了,笔记本都记了几大本。

对于未来方向,定调为以产业并购为主、战略性参股为辅,重点把握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两大投资机会,投资领域涉及“三大一新”——大资源、大金融、大健康及新兴产业。

2015年,渝商集团开始大手笔对外投资。

首个项目,是出资设立重庆渝商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42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是废旧汽车的拆解以及钢铁、有色金属、塑料、废纸、橡胶等资源的回收与利用。在江北区港城工业园C区,渝商再生资源公司建立了重庆市报废汽车绿色回收中心,占地372亩,具备年处理20万辆报废汽车的能力。


抱团不易!重庆渝商总部基地沦为鱼塘,背后巨头遭遇失利

位于重庆江北的再生资源车间

同时,渝商集团开始大举海外并购。2015年6月,渝商投资集团斥资44亿港元,并购在香港上市的再生能源环保企业齐合天地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当时渝企“走出去”投资最大的一单。

此后,渝商集团再次加码,对契合齐合天地持股达到63.52%,累计收购资金超过51亿港元。齐合天地正式成为了重庆渝商投资集团旗下首个上市公司,也间接成为隆鑫系控制的上市公司。齐合天地的主营业务,同样是再生资源领域,将废马达、废电机以及废电线和电缆等混合金属进行分解、拆解加工并归集成可重复利用的再生金属,是中国最大的废金属回收公司。


抱团不易!重庆渝商总部基地沦为鱼塘,背后巨头遭遇失利

渝商投资集团的雄心不止于此。2016年5月,渝商集团再度出资1亿欧元,收购德国再生金属公司舒尔茨。舒尔茨集团(Scholz Holding GmbH)是一家成立于1872年的老牌企业,总部位于德国的埃斯林根市(Essingen),是欧洲最大的再生金属集团之一,拥有遍及西欧和东欧的超过500个收集及处理金属废料的料场,年废钢铁销售量为800万吨、废不锈钢销售量为20万吨、废有色金属销售量为100万吨以上,业务范围也涉及工厂、火车、特殊设备、引擎、军备(坦克)的拆解。


抱团不易!重庆渝商总部基地沦为鱼塘,背后巨头遭遇失利

渝商投资集团这一系列的操作,累计耗资超过50亿元人民币。分析人士曾经指出,渝商投资集团通过收购整合,剑指世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综合体系的领导者,同时也是循环经济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涂建华也多次呼吁,希望通过减税降费,激发再生资源产业活力。

这段时间,渝商集团还在2015年拿下了蔡家超过200亩的商住用地,计划打造渝商总部基地项目。

五、齐合天地股价重挫,投资失利

然而,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花费重资进入可再生资源领域,却没有迎来行业的春天。渝商投资集团旗下的主要平台,齐合环保股价,从2016年开始走上了漫漫“熊途”。

2016年5月,齐合环保股价一度达到6.2港元,按照总股本16.05亿股测算,彼时市值接近100亿港元,渝商集团的投资尚不算亏。然而自那以后,股价一路狂跌,截至2020年10月30日收盘,股价仅有0.21港元,总市值仅有3.37亿港元。截至2002年6月30日,渝商集团仍持有齐合环保62.8529%的股权,市值仅有2.12亿港元,较入股时51亿港元相比,账面已经浮亏接近50亿港元。


抱团不易!重庆渝商总部基地沦为鱼塘,背后巨头遭遇失利

实际上,近两年来,齐合环保的经营,也开始走上了下降通道。2018年还算稳健,实现营业收入209.13亿港币,同比增加约13.1%,其中欧美地区的业务收入为175.53亿,同比增加约23.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01亿港币,同比略微下降约6.0%。但是到了2019年,营业收入下降为153.63亿港元,同比下降26.5%;股东应占亏损为1.29亿港元。而到了今年上半年,亏损超过2.7亿港元。

投资遭遇“滑铁卢”,也反映到公司经营层面。根据公司官网,原任经营高管团队,已经看不到一人。最新的公司简介显示,渝商集团由隆鑫控股、中国华融、龙力房地产、金科集团、陶然居等50余家渝商共同出资设立,与隆鑫入主初期相比,十大股东很多已看不到身影,这或许意味着此前的股东,再次经历了变更。

公司的官网,最新新闻资讯也停留在了2019年9月30日。

不过,关于蔡家的渝商总部基地项目,通过公开信箱,仍然不断有网友在关注。根据2018年北碚区的回复,总部基地项目正在进行地块调规手续报建,手续完成后将立即进行基础建设和主体结构施工。


抱团不易!重庆渝商总部基地沦为鱼塘,背后巨头遭遇失利

而到了今年10月,蔡家管委会在对网友的回复中,表示渝商集团由于集团投资失利,目前正在进行资金重组,项目暂时停工。鉴于此情况,蔡家管委会前期对接了浩创集团、新城控股等公司开展项目嫁接合作对接,加快项目盘活及开工工作。

蔡家渝商总部基地后续何去何从,仍然有待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