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降6.8% 二季度会成拐点吗

一季度GDP降6.8% 二季度会成拐点吗

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数据。一季度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出现负增长,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下降6.8%。

积极的一面是,单看3月份,CPI、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失业率等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经济出现回升迹象。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认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没有变化,能够有效支撑经济中长期增长。下阶段经济会延续3月份向好的势头。二季度的经济运行会明显好于一季度。如果全球疫情控制较好,下半年经济运行会比上半年更好。

GDP出现28年来首次负增长

2020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出现1992年中国采用国民账户核算体系(SNA)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分产业来看,第二产业受影响最为明显,增加值为73638亿元,下降9.6%;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民生证券宏观团队首席分析师解运亮认为,第二产业增速下滑最明显的原因是疫情的一阶段冲击导致供应链断裂。

“对于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要以平常心看待。”毛盛勇表示,尽管我国GDP下降,但产业体系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在疫情中得到了巩固和提升。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因素没有变化,能够有效支撑经济中长期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潜力还在,预计二季度和下半年,中国经济将重回正轨,全年增长有望保持在3%左右。

“未来两年平均增速应在5%以上”

关于二季度是否会成为拐点,毛盛勇称,下阶段经济会延续3月份回升、改善甚至向好的势头。随着复工复产加快推进,更大力度政策出台,二季度的经济运行会明显好于一季度。如果全球疫情控制较好,下半年经济运行会比上半年更好。

近日,IMF预测今年世界经济下降3%,经济衰退幅度远远超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水平。而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少数预计为正增长的国家,预测增速1.2%,且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9.2%。

对此,毛盛勇认为未来两年中国经济增速平均应该在5%以上。

解运亮称,一季度经济负增长和二季度外部经济大幅收缩的现实使得经济增速很难达到理想值5.5%。新冠肺炎疫情对于经济的冲击属于不可抗力,对经济规律保持敬畏,经济增速可以适当低一些,不损害经济长期发展潜力,没必要僵化追求某一个具体数字。

新华时评

看懂这份特殊“成绩单”

我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在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的非常时期,对这份特殊的经济“成绩单”需要我们认真去看懂。

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惜一切代价举国抗疫,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得到了安妥的保护。试问,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随着疫情防控捷报频传,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逐渐“苏醒”过来。大江南北,农田又绿了起来、机器又轰鸣了起来、路上货车又多了起来、建筑工地又热闹了起来……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多项指标降幅明显收窄,复工复产加快推进,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和重要产品稳定增长,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谁能否认,这是了不起的进展呢?

要清醒看到,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我国防范疫情输入压力不断加大,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越是形势复杂,越要站稳脚跟,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将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对外开放的动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前进的路上,依然会有这样那样的艰难险阻、暗礁险滩,我们必须做好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努力的准备。只要我们坚决地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极富韧性和创造力的中国经济终将扬帆再劲进。 新华社

数据分析

全国没有发生大规模裁员

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低于2月0.3个百分点,仍高于2019年同期的5.2%。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达5.7%,为2013年6月有数据以来最高。

解运亮分析,一季度我国新增就业人数虽为229万人,但低于去年同期近100万人。而25-59岁群体失业率的回落侧面反映了25岁以下人群的失业率可能处于历史高位。

毛盛勇表示,尽管疫情冲击严重,但全国没有发生大规模裁员的情况,就业形势总体平稳。但就业压力仍然比较大,特别是下阶段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重点群体包括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会比较大。

此外,居民收入也出现下滑。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61元,实际下降3.9%。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受波及更大,人均可支配收入4641元,实际下降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1元,实际下降3.9%。

居民消费支出也受到影响,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82元,实际下降12.5%。各类消费中,除了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和居住消费支出两类消费同比小幅增长2.1%,其他支出降幅均达到两位数。

我国的消费潜力是巨大的

消费方面,4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CPI同比上涨4.9%,3月有所回落,涨幅为4.3%。

一季度食品烟酒类价格涨幅最为明显,同比上涨14.9%,其中粮食价格上涨0.6%,鲜菜价格上涨9.0%,猪肉价格上涨12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下降19.0%。3月份消费有所恢复,实际下降18.1%,降幅较1-2月收窄4.7个百分点。

餐饮行业受冲击明显,一季度,餐饮收入6026亿元,下降44.3%。但互联网消费形势强劲,全国网上零售额22169亿元,同比下降0.8%。3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536亿元,增长5.9%,比1-2月份加快2.9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5.4个百分点。

毛盛勇表示,尽管消费受到一些影响,但是我国的消费潜力是巨大的,而且推动未来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消费的扩张。

3月份基建回暖最明显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7%,制造业投资下降25.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

但单看3月数据,固定资产投资较2月增长6.05%。其中基建投资回暖最为明显,较上月回升10.6%;房地产投资回升8.6%,略好于整体水平;而制造业投资仍较疲软,仅回升6.3%至-25.2%

解运亮认为,建筑系将会托底经济,维持经济增速在合理区间。因为工业品库存较高、PPI下行和海外需求萎缩,主动投资短期内缺乏反弹动力,需更多刺激内需的政策支持。而总需求不足是核心矛盾,提振内需是当务之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分析,与科技、数字沾边投资逆势增长,表明新基建恰逢其时。新基建既是基建,又是新兴产业,紧密连接市场,撬动投资和建设。

3月工业生产好于预期,高技术制造业显眼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其中,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1%,降幅较1-2月份收窄12.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32.13%。

解运亮指出,32.13%的涨幅为历史新高,前期订单积累和复工复产是3月工业增加值超预期的主要原因。据工信部数据,截至4月14日,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开工率已达99%,人员复岗率94%,中小企业复工率84%。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林方舟

实习生 韩佳良 王凡 马铭隆 发自北京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