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玉鶴
- 在日本最有影響的唐代詩人的確是白居易,而且不是之一。
這是什麼原因呢?請往下看:
距今1248年是壬子年的唐代宗大曆七年即公元772年,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縣,後遷居河南滎陽。他的祖籍地是山西太原。
今年是鼠年,也是白居易的本命年,在這裡回答有關白居易的問題,也算是紀念這位頗有少陵之風,忠君愛國的平易詩人。
盛唐是出偉大詩人的時代,這與國家的科舉考試有關,但凡“出將入相”,均為進士出身,甚至“及弟”,考試科目就有“詩賦”。非常遺憾的是,號稱“詩仙”的李白和“詩聖”的杜甫,卻無緣科舉。雖然這並不影響他們在我國詩歌的崇高地位。
白居易27歲時,非常幸運的中了進士,他狂喜中留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仍少年。”
他是中唐著名的詩人,與李白、杜甫並稱“李杜白”。他的作品影響極大。不同於其他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在世時他的作品就已經享有盛名,並且廣泛流傳於各地、各階層,是唐代詩人中作品在生前流傳最廣的一位。
早在隋唐時期,中國的國家強大,制度發達,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深深的吸引著大海彼岸的日本人眼球。面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明,日本人再也無法忍受坐等從相鄰的那個半島緩慢地、少量地、零散地傳來中國的信息和典籍。
於是,迫不及待的遣使入唐取經。中國先進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源源不斷地進入日本,催生了日本從政治、經濟、社會等各個方面“高仿”中國。
由於當時白居易的盛名,他的作品也流傳至日本、新羅等東亞地區。在早期的日本,巜白氏文集》是日本文學漢化的最重要依據。他的代表作巜長恨歌》和巜琵琶行》膾炙人口,不僅在中國人之間廣為流傳,還一直入選日本中學生的國語必讀教材中。
白居易在日本擁有眾多的“白絲”(粉絲)他們都十分熱愛白居易的詩作品,上世紀未,日本NHK電視臺的記者多次到河南洛陽專程採訪白居易的嫡系後人,白氏後人仍然頗有乃祖之風,面對電視鏡頭,搞起了“直播”,朗誦的是白居易巜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前四句:“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為什麼日本人很喜歡這首詩,我揣測這是日本人面對殘酷大自然的考驗,不屈不撓的奮鬥,白居易的“野草榮枯”情結,正是這種精神的寫照,也就是說,千年之後,白居易仍然是他們心目中的偶像。
總結:大唐始終是日本人推崇的王朝,頗有大國風度的王朝也派出優秀的鑑真和尚東渡日本,歷經六次啟行,五次失敗,雙目失明的鑑真堅持去了日本,這是中國佛教對日本政治和佛學立下的偉大功勳。
而白居易在日本的深刻認識,則是中國文化那種“救煩無若靜,補拙莫如勤”的“兼濟天下”和“獨善其身”的處世哲學。
良人執戟2
白居易是一代文豪,不過在唐代文學史上,他的地位還是不能超過李白與杜甫。
然而在日本,白居易的地位卻是首屈一指,遠非李、杜所能比擬。在平安朝,“文集”一詞,甚至可以作為《白氏文集》的專有名詞來使用;現今已普遍對古人直呼其名,而日本人卻還稱白居易為“白樂天”,稱字不稱名,在洛陽白居易墓,日文的獻碑甚至比中文的都多,碑文竟將白居易譽為“日本文化的恩人”。
▲白居易
白居易為什麼在日本有這麼高的地位?
很多人都說,這是因為白居易的詩語言簡單,日本人容易讀懂。然而這樣的回答,卻顯得有些太瞧不起日本人的漢文水平了:日本人能將典故繁多的《文選》用得得心應手,怎麼可能只因簡單易懂就尊白居易為第一?
①日本人“選”中白居易的幾個巧合。
◆白居易的文集最早傳入日本是在公元838年,據《日本文德天皇實錄》記載,當時的日本太宰少貳藤原嶽守“撿校大唐人貨物,適得元白詩筆奏上。帝甚耽悅。授從五位上”。這一年是唐文宗開成三年,白居易時年67歲,住在洛陽。
◆白居易生前,其文集能夠流行於日本,這在印刷術尚未普及、文學傳播十分不便的中唐,非同尋常。相較之下,早他六七十年的李、杜,其文集傳入日本卻比白居易的晚了一百多年。
當時被引入日本的,為什麼會是白居易的文集?
▲洛陽白居易墓日本人所立紀念碑
◆日本處於平安時代,致力於引進唐朝文化,他們派遣唐使,到大唐蒐集中國第一流的著作,又利用商船夾帶吸收中國典籍,遣唐使和商人遂成為文化傳播的使者。
◆遣唐使雖然是日本的高級知識分子,但到了大唐,要面臨因為“外國人”身份而帶來的諸多不便,對中國第一流的文學作品,他們很難通過細緻閱讀文本來給出判斷,而
只能依其流行程度而定;商人更不會關心深層的文學價值,唯以流行度為進貨準則。◆就流行度而言,九世紀中國的流行文壇,是屬於白居易的。
◆對日本人來說,譽滿天下的白居易,自然代表了大唐第一流的文化,故而引進他的詩作迫在眉睫,且不滿足於那些零星的單篇作品和單行小集,而是追求全集。838年所派遣唐使,肩負的重任之一就是蒐集白居易的全集。
◆巧的是,白居易是中國詩人中少有的重視整理文集之人。更巧的是,由於894年平安朝的“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建議廢除遣唐使,838年的遣唐使遂成了最後一屆,此後日本不像以前那麼大規模成系統地吸收中國文化,白居易的作品好似踏上了一座文化孤島,避免了中國文壇思想變遷帶來的衝擊,一直保留著9世紀上半期的鼎盛地位。
②李、杜詩經典化遲滯,不夠流行。
◆作為白居易的前輩,中國詩壇並佇的雙峰——李、杜為什麼沒有在日本產生如此大的影響?
◆重要原因之一在於文集的流傳。
◆李、杜不像白居易那樣注重結集,且晚年偏偏趕上安史之亂,戰亂對文學傳播的影響巨大,文集傳播受阻,大為延遲了李、杜詩的經典化。
◆所以,李、杜在唐人心中的地位,恐怕也難與白居易相敵。杜甫生前名聲不顯,而生前名聲顯赫的李白,其作品被經典化也有一個很長的過程。今人選唐詩,李白的詩幾乎必選。而在唐人那兒卻沒這麼高的待遇。如收盛唐詩人作品的《國秀集》(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篋中集》(乾元三年,公元760年),都沒有李白的詩。
◆直至白居易時代,李、杜都還未被經典化。唐德宗貞元二十年(804,正是白居易書判拔萃科登第的後一年),日僧空海隨遣唐使入唐,遍搜唐人文集,歸國撰有《文鏡秘府論》,這部反映了9世紀初唐人文學觀的著作,竟仍沒給李、杜留有特別的位置。
◆李、杜詩的經典化,肇始於元稹、白居易的大力提倡,直到北宋才宣告完成。在白居易時代,李、杜還需借白居易擴大影響,其影響力顯然不能與後者同日而語,甚至到晚唐五代,《舊唐書》關於李、杜、白的傳記裡,李、杜只是《文苑傳》中的匆匆過客,白居易才被視為詩人中的翹楚。
◆所以,日本人未在白居易時代之前就把李、杜當做第一流的詩人引入,並非其眼光獨特,而是受限於文集之流傳。況且,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即便中國也還沒開始以李、杜為尊,日本人更不可能領先中國人的理解,提前賦予李、杜崇高地位。
③白居易幫日本人建立了審美好尚。
◆有人認為,崇尚“物哀”、情感細膩的日本人和白居易閒適傷感詩極為貼合,所以日本人特別喜愛白居易。這種說法看似有理,實則不然,論者顛倒了二者發生影響的時間邏輯。
◆譬如,表現“物哀”的代表作當首推《源氏物語》,而該書作者紫式部卻是白居易的忠實讀者,其中隨處可見白居易詩的化用。
◆再往前,“學問之神”菅原道真倡導日本特色的“國風文化”,然而“國風”又是怎樣的風格呢?其詩“謂似樂天,自書為榮”。
◆到了近代,作家川端康成在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詞中,曾用“雪月花”來概括日本文學的傳統美。而這濃縮了日本人獨特審美情調的“雪月花”,也正是出自白居易的《寄殷協律》:“琴詩酒伴皆拋我,雪月花時最憶君。”
◆於是,與其說日本人獨特的審美好尚令其更容易接受白居易的詩歌,不如說他們的審美好尚正是在白居易的幫助之下建立起來的。
◆日本人為何會與白居易有著如此高的契合度?
◆白居易集傳入日本,正值平安朝中期。天皇權勢衰微,外戚藤原家掌權。律令制度漸漸失效,貴族們地位的升降完全取決於與藤原家的親疏。對貴族來說,政治理想不復存在,進取心大為減弱,宴飲行樂成為日常。加之當時自然災害與社會動亂頻發,正契合了佛教所宣揚的“末法降臨”,貴族們厭世情緒高漲,焦躁不安。
◆這一時期的日本貴族社會,簡直是白居易生活的中晚唐時代的一面鏡子。
◆白居易晚年,朝中牛李黨爭愈演愈烈;又歷甘露事變,宦官權勢通天;更不用說朝堂之外的藩鎮林立,大唐漸漸病入膏肓,士人們卻無可奈何。面對這種棘手的社會形勢,傳統的儒家思想無用武之地。優遊於儒佛之間的白居易選擇“中隱”。
◆這種思想,雖無益於民、無補於世,但能夠慰藉焦躁的貴族們的內心,與白居易面臨著類似困局的貴族們,在中國第一流詩人的感召之下,得到了一條可走之路,自然望風而靡。
▲白居易 劇照
魚羊讀史
從歷史發展的維度來看,中國文學對日本影響很深,對日本文學有影響的詩人有屈原、陶淵明、白居易、元稹等詩人,而我國的文學作品,諸如《詩經》《論語》《老子》《莊子》《史記》等書籍對日本文學的發展影響深遠。而之所以說中國對日本最有影響的是唐代詩人白樂天,即白居易,這與日本文學發展時期有關,日本平安文學時期,非常喜歡引用白居易的詩歌,尤其是最傑出的代表女作家紫式部,紫式部對唐代詩人白居易詩歌的引用長達九十多處,足以見得紫式部對白居易的詩歌的青睞,以至於被很多學者認為,在日本最有影響力的唐代詩人是白樂天。
紫式部的生平VS白居易的詩歌特點
紫式部是日本文學史上傑出的女作家,她出身於日本中等貴族家庭,因為受祖父、父親、兄長的影響,自幼跟著他們學習詩歌,她的父親擅長中國文化典籍,對漢詩有深入研究,尤其喜愛中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文。特別是紫式部在經歷一段不幸婚姻之後,開始入宮擔任宮中的女官,專門負責對宮廷貴族講解漢籍和古書,包括白居易的《白氏長慶集》。
這些經歷都讓她對中國文學有深入的研究,且長期在宮中生活,目睹當時的日本對女性地位的不認可,才充分發揮自己的價值,開始用筆記錄當時的宮廷禮儀、服裝、容貌等,流傳下來的作品有《紫式部集》《源氏物語》《紫式部日記》等。
而白居易的詩歌經歷了兩個階段,以元和十年為劃分點,元和十年前,白居易多以諷喻詩為代表,諷刺和揭露社會的黑暗,元和十年後,白居易感傷詩通過鮮明的形象、連貫的情節、曲折的敘事、優美的語言, 利用鋪排烘托等, 細緻地描寫心情和感情, 韻律流暢和諧, 流傳廣泛。
《源氏物語》對白居易詩歌的接受
紫式部的《源氏物語》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面鏡子,它生動的記錄了中國的各種文物、思想、典章、制度等,在《源氏物語》中,紫式部多采用白居易的詩歌,並參照《長恨歌》,開啟對文學的創作。
《源氏物語》中對白居易的詩歌引用多達90處,每次都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而作為文學成就極高的作品,足以見得“白居易”對日本文學影響很大。
而日本文學對白居易的詩歌的引用拋棄了“諷喻詩”,而留下“感傷詩”藉以表達對日本平安時期政權動盪、社會混亂現狀的不滿,倡導個人的“獨善之心”“修身養性”“追求安穩”“放縱自娛”的社會狀態。
《源氏物語》對白居易詩歌的引用方式
根據日本學者丸山清子女士的研究,紫式部在《源氏物語》中引用或參照《長恨歌》的方式主要有三種:
1、直接引用
《源氏物語》中會直接摘錄白居易《長恨歌》裡的詩句。如“銅壺”寫道:
皇上看了《長恨歌》畫冊,覺得畫中楊貴妃的容貌,雖然出於名畫家之手,但筆力有限,到底缺乏生趣。詩中說貴妃的而龐和眉毛似“太液芙蓉未央柳“,固然比得恰當,唐朝的裝束也固然端麗優雅,但是,一回想桐壺更衣的嫵媚溫柔之姿,便覺得任何花鳥的顏色與聲音都比不上了。以前晨夕相處,做說“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之句,共交盟誓。如今都變成了空花泡影。天命如此,抱恨無窮。其中,“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在白居易詩歌中,是廣為流傳的名句,他表達了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愛,更是表達了對兩人愛情比翼雙飛的自由嚮往。
2、間接使用典故
如“寄生”寫道: "藏中納言說:
"為了尋訪亡魂在處,即使是海上仙山,亦當全力以赴。我對此人的戀慕雖未若是其甚,但與其如此魂思夢想,無法慰情,還不如前往尋訪。”其中的“為了尋訪亡魂在處,即使是海上仙山",便是對《長恨歌》中“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等詩句的借用。
3、隱秘引用
如“魔法使”描寫源氏失去紫姬以後的鬱悶心境時,寫道: “天氣很熱的時候,源氏在涼爽之處設有座位,獨坐凝.……看見無數流聾到處亂飛,便想起古詩中“夕殿螢飛”之句.......正是對應了《長恨歌》中“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表現了唐明皇在失去楊貴妃之後的苦悶,與光源氏失去紫姬時的悲痛,有通合之意。
《源氏物語》的地位
《源氏物語》被很多人認為可以與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相比,最大原因是因為《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與《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有著極為相似的經歷,他們都是以一種主人公的形象對封建社會中女性的同情,與很多女性曖昧不清,害怕他們被社會汙濁玷汙,而想方設法保護他們,只不過《源氏物語》中的光源氏作為有權力地位的人,擁有保護女性的能力,而《紅樓夢》中的賈寶玉,由於無權保護,而自己開始淨化、出家。
由此可見,《源氏物語》的影響之大。
除此之外,日本平安文學中的許多作品,也多以白居易的感傷詩為引用材料,如《竹取物語》《伊勢物語》《枕草子》等書都追求白居易詩歌中對田園生活的嚮往、與自然相融的人生態度以及季節變換的生活情趣,這與日本平安時期人們憂鬱的心性、安逸的追求都密不可分。
結語
以日本傑出女作家紫式部《源氏物語》為代表的文學作品,多追求對現實社會中女性地位低下、社會政權混亂,卻又無能為力的心性表達,難免有種厭世、避世的消極心態,卻又在這種心態的輪迴下,開始對自我進行救贖,而田園之樂、四季之趣、自然之美正符合日本多數人的喜好,這也是白居易詩歌在日本發展的重要原因,所以,可以說,日本文學中最有影響力的唐代詩人是白樂天。
參考文獻:《新編簡明東方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