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歌的出路為什麼有人說在“民謠”?

馮博大


我是一笑一塵緣。現今,中國古典詩的創作濫調套語充斥,無病呻吟普遍,新詩無人看懂,只有殘疾的餘秀華,中國詩歌將死。有人說詩歌出路在“民謠”。究竟出路在哪兒?

何謂詩歌,在古代不配樂的為詩,配樂的稱為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我認為,詩歌最好的展現形式不是紙上觀,而是以歌的形式唱出來讓人邊看邊聽。

一、中國新詩的現狀

上世紀80 年代,中國新詩出現了一個高潮。詩人成為光榮的稱號,寫詩、熱愛詩,成為青年人的時尚。北島、舒婷、顧城、楊煉、韓東一大批詩人相繼崛起。上世紀80 年代末,隨著海子、駱一禾的相繼早逝,中國新詩突然陷入迷茫,熱鬧了一陣子之後,走了下坡路。進入90 年代,在中國文學也進入了冰期,詩陽春白雪和者必寡,讀者越來越少。新詩被社會邊緣化,並繼續邊緣下去。

二、中國新詩消沉的原因

當前詩歌之所以‘舊熱新冷’,詩人本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未能用自己的創作將千百萬詩歌愛好者吸引到自己的舞臺中來。詩不同於其他文學,是從音韻開始的:詩講究押韻,不押韻的是散文。從我們最早的《詩經》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押韻這一優點,使得詩擁有了音樂感,使詩的美優於其他,使詩成為語言的最高形式,詩結晶了語言。也是因為押韻,使詩容易誦讀,便於記憶,詩有了最多的讀者,擁有了流傳不朽的優勢。可是新詩從她的出生不久就放棄了自己最大的優點,新詩從不大要求押韻到遠離押韻。上世紀末,朦朧詩、現代派盛行一時,中國新詩走向了死衚衕,離詩的本質漸行漸遠,追求讓人讀不懂,明明用不著朦朧,明明清晰更好,非得刻意去朦朧,變著法兒讓人看不懂。脫離音樂,放棄押韻,是中國新詩沒落的最主要原因。

三、詩歌與音樂相結合是詩的最好出路

新詩的出路,在於詩的本質,詩的自身。解決困境,首先是讓詩迴歸音樂,讓詩回到音韻。其實,《詩經》、唐詩、宋詞本身就是配合音樂的歌詞;歌詞本身就是詩,歌詞作者本身就是詩人。在文化大發展的當代中國,新詩沒落的同時,歌曲空前繁榮,歌詞就是詩的一種。當今,人們喜歡的是唱歌,那麼詩人就應當與歌詞結合。

鐫刻好 每道眉間心上/畫間透過思量

沾染了 墨色淌

千家文 都泛黃/夜靜謐 窗紗微微亮

拂袖起舞於夢中徘徊

相思蔓上心扉

她眷戀 梨花淚/靜畫紅妝等誰歸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胭脂香味/卷珠簾 是為誰

不見高軒/夜月明 此時難為情

細雨落入初春的清晨

悄悄喚醒枝芽/聽微風 耳畔響

嘆流水兮落花傷

誰在煙雲處琴聲長

這《卷珠簾》便是百分之百的詩,加上音樂,它更美好了。詩+曲+配器+表演=詩歌,於是詩的美感更充分了。央視的《經典詠流傳》之所以家喻戶曉,人人愛看,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新詩的出路。


一笑一塵緣8091


謝謝!我雖說是半瓶子晃盪,願意欣賞,粗糙演講;也認為中國詩歌的出路給民謠有大的關聯。

如“鋤禾日當午,漢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幾句流行幾千年,玩童老嫗皆會念;主要是既接地氣又特別實際,寫的再好語調再高,不能獲得大眾認可……。

俗話說得好,魚兒離不開水,瓜兒離不開秧。詩歌的弘揚,能否離開民眾這個大講堂。您說呢?


華夏梅花拳俱樂部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說得有道理,詩歌最早起源於民謠,從勞動人民日常勞動的號子裡,記錄發展起來。可以說沒有民謠就沒有了詩歌,民謠是詩歌存在的一塊沃土,這是無庸置移的。

第一,詩歌必須根植土地。俗話說"詩人要立於地",詩人要是離開了這塊土壤,就會成為無根之草無本之木。舉個例子來說吧,唐代有一首著名的詩《憫農》,就是作者李紳感同身受的生活在農民中間,自己真正的觀察出農民的辛勞,體會到了農民的疾苦,最終完成了佳作。可是後來李紳作了朝廷的大官,也是魚肉鄉里欺壓百姓,就再也寫不出像《憫農》那樣膾炙人口的詩歌了。

第二,詩歌的道路應該走入尋常百姓家,不能變成了"陽春白雪",那樣就會真正的"和者該寡"了,詩歌也就沒有發展了。詩歌要真正的成為"下里巴人"就會興旺發達,越來越好。不在詩人的名氣有多大,在於被不被群眾所接受?過去很多的無名氏寫得好詩,也是流傳千古,像北朝民謠《敕勒歌》至今婦孺皆知,朗朗上口。

第三,要去反映群眾的生活,不能都是些風花雪月,無病呻吟之作,這個才是中國詩歌發展的方向,才能再創輝煌。

囉哩囉嗦說了這些,這些都是個人的看法。

謝謝悟空問答平臺!謝謝大家的鼓勵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