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若诚,比戏剧还戏剧的一生

剧说repo| 英若诚,比戏剧还戏剧的一生


转载或合作请联系公众号后台


他是满族人、天主教徒、演员、翻译家、政治犯、文化部副部长。


对年轻一代观众也许还要加一句:他是英达的父亲,《我爱我家》里的对门老胡。


他是英若诚。


剧说repo| 英若诚,比戏剧还戏剧的一生

英若诚在《我爱我家》中饰演胡学范

01

英若诚的戏剧生涯


“年轻人如果情感丰富、性格外向,参与戏剧是很自然的事。”

——英若诚


英若诚出生于传奇的英氏家族,度过了王公贵族式的童年,是新中国第一代清华大学毕业生,因为英文好喜欢艺术开始走上了戏剧舞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为“人艺”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戏剧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


作为翻译家,他曾将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多部名剧译成中文引进中国,也曾将老舍的《茶馆》、巴金的《家》等中国佳作译成英文,推向世界。


剧说repo| 英若诚,比戏剧还戏剧的一生

英若诚在《茶馆》中饰演刘麻子

剧说repo| 英若诚,比戏剧还戏剧的一生

英若诚在《推销员之死》中饰演威利·罗曼


作为演员,他曾出演过老舍《茶馆》中的刘麻子,也曾导演并出演过《推销员之死》,阿瑟·米勒曾称他为最出色的威利·罗曼。


作为文化部副部长,他大力发展文化市场,但在担任副部长的同时,也没有戒掉“戏瘾”。1986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英若诚出演电影《末代皇帝》中监狱长,是中国电影史上官职最高的演员。

换到现在,一个副部长去演戏,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剧说repo| 英若诚,比戏剧还戏剧的一生

英若诚在《末代皇帝》中饰演监狱长


02

硕果仅存的书香门第


《我爱我家》中老傅和老胡有这样的对话:

“那咱们单位摇煤球老赵他爸爸死了你怎么不哭啊?”

“他爸爸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

“谁知道你们俩什么关系。”


还真有关系。


英若诚的祖父英敛之就是从摇煤球起家,后来创办了迄今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大公报》,并创办了辅仁大学。


剧说repo| 英若诚,比戏剧还戏剧的一生

英若诚的父亲 英千里


其父英千里精通英、法、西班牙、拉丁四种文字,尤其是英语,被公认为外国人心目中英语最好的中国人。1949年后英千里赴台湾,创办台湾辅仁大学,并在台湾大学和辅仁大学任教,学生中有一位姓马名英九。


同辈之中,弟弟英若识是知名的画家,英若智是成功的工程师,英若聪是位有造诣的建筑师,妹妹英若采是出色的女子篮球运动员,英若娴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家。


子侄辈中,英若诚的女儿英小乐是位画家,住在芝加哥;儿子英达、侄子英壮、英宁都是中国情景喜剧的标志性人物。


英氏一族的确可以称得上是满门才俊了。


这样的华彩岁月,在美国人康开丽所著的《水流云在——英若诚自传》中可窥见一斑。


剧说repo| 英若诚,比戏剧还戏剧的一生


这本自传是由美国塔夫茨大学戏剧学教授康开丽女士根据英若诚在病榻上的英文口述录音整理而成。她花了3年时间,记录了100多个小时的录音带,经编辑整理,再加上她7年的研究完成。


“人生中我们偶尔会遇到几位特殊的人,我们希望把他们介绍给我们认识的每个人。和他们在一起的每时每刻都充满愉悦,同时也希望与其他人一起分享他们的存在。我相信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人。”

——康开丽


英若诚就是这样的人。


03

中国版《肖申克的救赎》


英若诚的自传没有用彰显煊赫的家世开头。


“我对那种从头写到尾的自传有点看烦了,所以决定我的传记从我人生的中段开始。我一生中最离奇的是1968年被捕蹲了三年大狱。”他的这部自传中最为读者津津乐道的也正在于此。


70年代,和很多知识分子一样,英若诚被捕入狱。他知道许多知识分子在牢狱中胡思乱想陷入精神折磨,就这么把自己逼疯了。


英若诚在第一时间反思了自己,肯定自己没有犯任何错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找点事儿做,保持头脑清醒。


在这段关于牢狱岁月的记录里,你可以看到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敏有趣


剧说repo| 英若诚,比戏剧还戏剧的一生

英若诚狱中笔记


关在北京第一模范监狱时,英若诚用捡来的碎玻璃削尖私藏的筷子做成水笔用来画同室犯人的肖像。又或是每天在长勺的柄上磨一点,最后割下勺柄打磨成木勺,在其他犯人用手狼狈地刮粥时他得以“优雅”地进餐。


在监狱里染布时,他偷偷藏下黑墨粉掺水装在药瓶里,据说比外面的墨水都好用。

剧说repo| 英若诚,比戏剧还戏剧的一生

英若诚狱中所画毛主席像


他也曾设想过出狱后以摆摊为生,于是就在狱中向周围不同职业的犯人取经。酱园老工人教过他如何腌酱菜,他用这个申请到监狱腌青椒的工作;争取到砌水泥的工作后,他从狱里泥瓦匠那儿现学现卖,磨洋工加故意返工,轻松了好些日子;在狱中他还学会了制作黄油奶酪、北京小吃、冒牌鸦片,辨别鸡雏雌雄、淘金……


孔乙己热衷问别人“回”字的四种写法,读此书时我仿佛能看到英若诚乐呵呵地向人传授:你知道不用火柴点烟的三种方法吗?


“其中一种方法是用一根线穿上两粒瓷纽扣,用牙齿咬住线的一头,另一头用手拽着,让扣子飞速转动,碰击一个铁皮盖子,爆出火星。”他把这种方法教给年纪大的狱友,因为这种方法相对来讲最不费力气。


在那样的黑暗岁月里有这样的奇思妙想,与金圣叹的“豆腐干与花生米同嚼有火腿味”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那种文人特有的豁达幽默。


在他的回忆中很少有牢狱生活中所受的苦难,即使是后来出狱后向儿子英达讲述的也是一些好玩的部分,幼年的英达甚至以为父亲是去某个地方玩了三年。

剧说repo| 英若诚,比戏剧还戏剧的一生

于是之、英若诚、老舍、焦菊隐在读《茶馆》剧本


英若诚这样总结他的一生:“回想我的一生,我觉得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偶然,我也并不希望历史是另外一个样子。我希望自己是这个时代的人,代表了我这个时代。”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感谢这个传奇人物以这样的方式讲述了他的一生,使我们得以窥见一点那个时代的天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