侬有几多积蓄呀?

“侬有几多积蓄呀”?

看门见山,很直接地问,这是谁呀?见字如面,稍有点方言知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上海话,当然也就是上海人喽。

如果是上海的女婿,第一次见准丈母娘,这种话应该是记忆犹新的吧。

大概是在2012年左右吧,具体时间记不太清了,网络上有这么一条新闻,说据调查显示,我们中国人每人平均年均存款在七万元左右。此新闻一出,一时间网上留言者纷纷表示自己被平均了,有的网友大倒苦水,有的表示惭愧拖大家后腿了,也表示愤怒的,说这么算不合理,许多人的收入根本没这么高。

这则新闻的数据是如何得出的,不得而知,但相信网友们说的大多是真心话,确实有很大一部分人达不到这样的高度。

侬有几多积蓄呀?

男人的积蓄和女人的年龄一样,是个很私密的话题。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拿出来分享的。当然,这是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而对于富人,甚至有的搞不清自己到底有多少钱的主,那也就不是什么密秘了。

其实,不仅仅是上海女婿,任何一个男人在第一次见到丈母娘大人时,一般都绕不开这个话题。只不过有的问得委婉含蓄一些,有的则要直接的多,但这种情况下,应该是这个男人,没有入得了“丈母娘”的法眼,人家不愿意把女儿嫁给一个穷小子,故意这么问的,也好让其知难而退。

侬有几多积蓄呀?

但要相对于男人找老婆而言,女人找老公却是有很大的撞运气成份。有人说女人结婚,就是一场豪赌。赌赢了,幸福一生,赌输了悲惨一生。只不过,赌的是她的眼光与运气而也。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女人找老公是一项风险投资。需要综合考虑投入与产出,所以,女人找有钱的男人都可以用经济学来解释的通。

而对于男人来讲,“侬有几多积蓄”就决定了你在丈母娘前的身份地位。如果“侬”的积蓄在六位数以下,避不了“丈母娘”的一顿“赖蛤蟆想吃天鹅肉”的教训,而后被驱逐“出境”的尴尬。

侬有几多积蓄呀?

俗话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的胆从何而来,就是从“侬有几多积蓄”中来,没有积蓄,哪里来的胆呢?所以说,钱就是人的胆呐!那种在人前趾高气扬者,如果不是“几多积蓄”来撑着,不也得照样,夹着尾巴乖乖地做人。所以,才会有人甩出这么一句话:天底天能用钱摆平的事儿,都不叫事。

说的有理吗?咱穷人想想,确实也是有道理。只不过,仔细地琢磨一下,这也不能叫理儿。大清朝晚期,面对西方列强的盛气凌人,割地赔款,这也是用钱来摆平的,难道这都不叫事儿吗?“量我中华之国力,结与国之欢心”,这都不是什么事儿吗?荒谬了!

侬有几多积蓄呀?

所以说,钱多与钱少不是决定一桩婚姻是否幸福的前提,关键还得看人,如果人选合适了,那么面包终究会有的。如果人不合适,即便有面包,你吃起来也不那么香甜不是。

有句话说,鞋子合不合适,脚最清楚,找老公其实有时候与找工作差不了多少,只要称心如意就好,关键是得有爱。至于“侬有几多积蓄”也不是那么太重要了吧。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