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出了穿胛熱

作者:李曄

我做出了穿胛熱



“穿胛熱”是我國針灸泰斗著名針灸學家鄭魁山教授(全國首批名老中醫、西北針王)的家傳手法,是運用特定的手法針刺肩胛骨上面的“天宗”穴,使肩關節產生溫暖舒適之感,

我曾經上過著名針灸學家鄭魁山教授與靳瑞教授(靳三針)傳統針法學術傳人張全明博士的針灸補瀉手法班,學習了傳統針刺補瀉手法、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針灸臨床精要。張博士表演了很多鄭老與靳三針的針灸絕技。由於張博士是我好友的博士班同學,在課下我有很多私下交流的好機會。學習到很多新東西。

一些手法我們已經在臨床中應用了,很有療效。

今天我同事的嬸嬸來看左上肢麻痺,我突然想起了要試試“穿胛熱”。我讓同事嬸嬸取俯伏臥位,左上肢取自然體位,我在天宗穴處尋找敏感點(不是找穴位而是找陽性點,這個論文我在美國演講過),酒精消毒後,持直徑0.30的1.5寸毫針向內上方斜刺進入,患者得氣後時即可行捻轉補氣得手法,使針感增強,然後針尖頂住局部守氣1分鐘。不要讓針感從肩胛傳感到手部,患者感到局部有逐漸增強的溫熱感。同事去摸局部溫度,初時左右天宗穴附近溫度一至,一兩分鐘後患者感到左側發熱時,左肩胛骨溫度提高,我們都能感覺出兩側不同的溫差,說明穿胛熱不是患者自身的感覺。出針之後一小時。患者帶兒子看咳嗽疾患。我突然想起測一下皮膚的溫差。但是此時患者處於我們診所的冷氣環境,已經無明顯左肩胛區發熱的感覺。我測左右兩個天宗穴的溫度。左側皮溫35.8°,右側皮溫35.4°。為怕不準,測量兩次,溫度同前。

“穿胛熱”是清朝最後的著名御醫鄭毓林後代鄭魁山教授的家傳手法,是運用特定針刺手法作用於患者肩胛骨上的“天宗”穴,使肩關節區域產生溫熱舒適感。

用特殊的針灸方法在肩胛區行氣活血疏通經絡,可使岡下肌群與神經血管受到良性刺激,使局部組胺和乙酰膽鹼等神經遞質增加,刺激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與淋巴循環,增加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患者的直接感受是有局部溫熱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