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淮河柳编“编出”新生活

新华社:淮河柳编“编出”新生活
新华社:淮河柳编“编出”新生活

新华社合肥4月22日电(记者刘方强)淮河沿岸,张朝玲种植的2000多亩杞柳刚刚砍伐完,整齐地码在路边。村民们戴着手套,拿着夹子,正在给一根根柳条去皮:用力一拉,棕色的外皮随即脱落,露出洁白的枝干。

柳编文化是安徽省阜南县地方传统文化,杞柳种植可上溯千年,编织历史亦达500多年,安徽省阜南县还荣获“中国柳编之都”称号。这里的人们可以用柳条编织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和生活用品,包括果篮、家具、装饰品等。

“因为过去经常发洪水,我们这里的土地有大量的淤泥堆积,很适合种杞柳和发展柳编产业。”张朝玲说,“以前洪水一过,所有的庄稼都淹没了,但是柳树却能存活下来。”

张朝玲今年52岁,来自安徽省阜南县郜台乡,从小就生活在淮河边的庄台上。每当洪水来临,人们就会躲到高地上,久而久之当地就形成了百余座类似于孤岛的庄台。

新华社:淮河柳编“编出”新生活

村民在给新鲜的柳条去皮。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洪水过境,被困在庄台上的张朝玲常常对着河边的柳树发呆,想着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里。25岁那年,她离开家乡到广州打工。在服装厂工作几年后,1997年她和丈夫一起在广州创立了贸易公司,从事柳编工艺品贸易,把家乡的柳编工艺品卖到国外。

柳编产品在国外很受欢迎,他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大,每年都要到世界各地参加展销会。

然而,在外漂泊多年,张朝玲和丈夫却一直惦记着阜南,开始考虑回家乡发展。

“我们在外面不管赚多少钱,那也是在广州,对家乡贡献不大。”她说。2011年,张朝玲和丈夫回到阜南创办了安徽德润工艺品有限公司。

同年,阜南县柳编传统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这更加坚定了他们发展柳编事业的信心。

在他们的柳编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张朝玲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种植杞柳。从种植到收割、生产、销售,他们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当地几百人就业,而且大多是五六十岁的老年人。

新华社:淮河柳编“编出”新生活

村民在整理制作完成的柳编产品。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我每天能够去皮二三百斤柳条,能赚80元左右,去皮之后还要晾晒两三天,然后就可以运到工厂进行编织了。”57岁的耿世芬在邻居的介绍下来到了生产基地工作。去皮工作全都结束后,像她一样的工人们就会进入到工厂里编织工艺品。

村民代利今年53岁,因为妻子患有癌症,他需要在家照顾,因此无法外出打工。于是他把编织材料拿到家里,在自家一边照顾妻子,一边编织。

“一天我能编40个篮子,一个挣两块钱。如果快点,还能挣得更多。”他告诉记者。

据统计,阜南县全县共有柳木加工企业近300家,2019年实现产值近90亿元。柳编出口从2006年的576万美元增加到2019年的2.66亿美元,产品畅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阜南县现有18个乡镇13万人从事柳木加工行业,带动1.5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柳编产业也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的优势产业。

“目前,我们正在建柳木文化园,占地近200亩,到时候全县所有的柳编产品、木雕工艺品都可以放到这里展览,文化园今年就能竣工交付。”阜南县委书记崔黎说。

新华社:淮河柳编“编出”新生活

村民代利在家用柳条编织篮子。新华社记者周牧摄

新华社:淮河柳编“编出”新生活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