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魏、蜀、吳三國並不鼎立,三個數據告訴你答案

歷史上的魏、蜀、吳三國其實不鼎立。我們常說的三國鼎立,是因為三個國家並存了40多年,但從實力對比來看,並非如此。這是一段實力差距比較懸殊的年代。

歷史上魏、蜀、吳三國並不鼎立,三個數據告訴你答案

  • 人口和國土面積

漢朝末年全國分十三州,分別是司隸州、幽州、青州、冀州、徐州、豫州、兗州、幷州、涼州、荊州、揚州、益州、交州。省份是從金朝才開始有的,並從元朝開始頒行全國的。漢朝三國時期只有“州”,而之前的秦朝推行的是郡縣制。

歷史上魏、蜀、吳三國並不鼎立,三個數據告訴你答案

魏國佔據了漢朝十三州中的九州,而且是最重要的九個州,人口多,產糧多,從上古五帝時候開始開發三千年,居住條件很成熟;吳國非嚴格地說是三州,包括大部分的揚州、全部的交州,還有大部分的荊州,但是荊州和揚州都有一小部分在魏國;蜀國很簡單,一個州,就是益州,還有一個漢中。本來是一個半,就是還有半個荊州,最後因關羽的大意失去了。雖然僅有的益州是最大的州,但荒蠻之地較多。

歷史上魏、蜀、吳三國並不鼎立,三個數據告訴你答案

再看人口,三國鼎足初期,不算隱匿人口和黑戶口,魏國大約600多萬人,吳國300多萬人,蜀國100多萬人。可見,魏國的人口比另外兩個國家之和還要多。其實單算面積,普遍還是認定魏國最大,比吳國和蜀漢兩個國之和還要大,但還有一說,認為吳國面積最大,但吳國都是南方,那時候的南方可不是今天的南方,那時候的南方都是未開發地,春秋戰國時候,越國和楚國雖然在南方,但他們也在謀求北方中原,而都不願意去南方。南方從東吳開始才開發,所以地方大,也不過是不毛之地。南方土地當初不值錢,而北方則是寸土寸金。可惜,南方還沒等開發起來,東吳就結束了。

  • 謀士和統軍大將

蜀漢有個五虎上將,關、張、趙、馬、黃,其實只有四虎,趙雲是防守將軍,另外4個才是進攻將軍,進攻的才算虎將。如果守將也算虎將,那麼曹操就太多了,許褚、典韋全是猛人。為啥《三國演義》裡總表現關、張、趙、馬、黃這幾個人,一個是因為羅貫中講究正統,在《三國演義》裡要正面宣揚突出劉備這邊是正義的,最關鍵的是,蜀漢就這麼幾個人,只不過都給表現為主角了。

歷史上魏、蜀、吳三國並不鼎立,三個數據告訴你答案

蜀漢五虎上將圖

要說五虎,曹魏這邊才是真有五虎,于禁、樂進、張遼、張郃、徐晃,其實這邊的大將還有挺多,曹真、曹休、夏侯一家都不簡單,後期的鄧艾、鍾會,都很厲害。

歷史上魏、蜀、吳三國並不鼎立,三個數據告訴你答案

至於吳國,比較特殊,全是水軍,周瑜厲害不,就會打水戰,上陸地就完蛋了。甘寧、黃蓋、程普都是如此。後來雖然有一些陸軍還不錯,但也就是對付蜀漢還行,對魏國,還是太一般了。

歷史上魏、蜀、吳三國並不鼎立,三個數據告訴你答案

東吳水軍

看看謀士。東吳有張昭,魯肅、陸遜等,蜀漢有諸葛亮,法正、姜維等……其實劉備和孫權那邊,就那麼幾個人。但曹家這邊一大幫……曹操時候,郭嘉,荀彧,賈詡,荀攸,程昱,都是不次於諸葛亮的大謀士,尤其是郭嘉,如果不37歲英年早逝,如果不死那麼早,他和諸葛亮誰技高一籌還不好說。曹丕時候有四友,當然最有名的是司馬懿,不管是從演義裡,還是正史裡,司馬懿一開始都不過是個三國的二流謀士。最終勝利更多靠的就是能容納山川大河的絕佳心態和堅硬的身子骨,但這也是智慧的一部分,到底是不是狡詐,每個人看到的也許不同吧。

歷史上魏、蜀、吳三國並不鼎立,三個數據告訴你答案

  • 地形特點

蜀國鼎立於天下,更多是靠蜀道難,易守難攻。吳國則靠長江天險,北方人不習水戰,攻克不易。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依靠長江天險立足的國家,整個六朝差不多都是,南朝陳後來被隋朝滅,只是因為讓隋軍過了長江。古代很多時候,北方政權只要過了長江,基本就沒有南方朝廷的故事了。而魏國,地形相對平坦開闊,在很容易被進攻的情況下,蜀漢和吳國都寸步沒進,可見,魏國有多麼強悍。

歷史上魏、蜀、吳三國並不鼎立,三個數據告訴你答案

三國時期地勢圖

整體來說啊,魏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謀士武將多,且都是高手,鄧艾穿過了蜀道難,最終擊垮蜀國。吳國後期,孫皓無道,就靠陸抗一個大將苦苦支撐,最終隨著陸抗的死,吳國王氣消耗殆盡,慘遭西晉六路大軍攻滅。

歷史上魏、蜀、吳三國並不鼎立,三個數據告訴你答案

三個國家的對峙,雖然互有勝負,但整體來看,用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魏國好比一塊磚頭,吳國和蜀國就好比2個乒乓球,乒乓球和磚頭碰撞,磚頭就是不動,也不會被乒乓球打壞。雖然看著三國互有勝負,但真正的實力對比關係是,魏國不一定能贏吳國和蜀國,但吳國和蜀國一定不能贏魏國,這就是三者的對峙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