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开补习班在纸上写下自己儿子的名字,下班后给自己孩子补习,这样违规吗?该如何看待?

真实实拍


老师下课后写下孩子的名字,要求去补习课。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如果老师觉得这孩子成绩太差,给他1对1的单独课下,是免费的无偿辅导。那么这个老师是能受到尊重,受到大家的敬佩。他是爱生如子,利用自己的课下休息时间来提高孩子的成绩。

2.如果老师利用课间时间给孩子补课,是收费的。这样又违背了国家的有关规定。因为国家明文规定有偿补课是违规的,是违师风师德的。

3.这个老师给学生补课也有他的好处,因为老师毕竟了解自己的学生学习情况很好的,不缺不差。如果把学生在社会辅导机构补课,社会辅导机构收费较高,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一些社会辅导机构良莠不齐。不仅价格高,也不一定有效果。这样就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







中学生教育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好奇的是,这位老师给自己孩子补习,何必写上名字呢?我觉得另有隐情。

【1】教育部明文规定,三令五申,任何在职教师不得利用周末休息时间或者寒暑假,私自对学生进行补课,不得私自开设辅导班,更不能在其它校外机构兼职代课。

以上这些都是不合法的,在职教师私自办班属于非法办学。是严格禁止的,对于已经办的,将取缔。

【2】楼主提的问题,反应出老师角色的转换。在课堂上他是老师,在家庭,他是孩子的父母。角色的转换担任的职责也不一样!

对于自己的孩子就谈不上办班,是义务辅导。家长监督孩子学习和辅导是对孩子进行扶养的义务。是应该履行的!

但是,我想说明的就是,既然给自己孩子辅导,为何要写到纸上呢?可以说,这样做的老师,就是一个套路!

【3】这个老师先写上自己的孩子做个引子,发个微信圈,起到一种暗示:意思就是我可以补习,虽然没有明目张胆。或者有些家长看到了,内心有一种攀比…再加之有些学生家长比较忙,知识有限也辅导不了孩子。既然有,何不把孩子交给老师呢!

其实,这个老师给自己孩子补习是理所应当的,但写到纸上就是潜意识的告诉家长:来者不拒!

这是双方利益,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至于上补习班的学生收获如何?这要看你的孩子是否自觉自愿学习,还要看老师是否负责,不能一概而论!

结束语:任何在职老师不能以为学生好、提高学生学习的名义开办补习班。除非是他自己的孩子或者受人委托,即便这样,也不能无限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长和学习内容。

因为青少年正在长身体,各方面身心发育不成熟。给孩子充分成长的空间,注意减负!提高素质教育。别让疲劳的学习压垮祖国的花朵。希望他们愉快成长!少年强则国强!为了他们健康成长,坚决反对一切补习班!

关注 ,和你共同探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


幸福密码128771819


在职老师开补习班我是持反对态度。有人认为老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课外为学生补课。既为自己增加了收入,又满足了部分家长的需求。何罪之有?看上去没错,你如果身入其中就知道其中的害处。

⒈影响教学秩序。老师在学校勤恳教育学生,一年到头不但没有一分钱奖金,还要扣绩效工资。领导不要上课,绩效奖月月是老师的几倍。兄弟单位有十三个月工资,还会有计生奖、综治奖、平安奖等。没有办法,课外办补习班,为自己创收。有的办在自己家里,有的和社会人士合办。补习班多了,生源就少了。为了争夺生源,班主任、科任老师就在自己教学的班里宣传动员,给家长打电话说你家孩子那方面不行,希望去补课。所以,老师自己办的补习班,一般招收的是自己教的学生。老师默认这潜规则,招别班的学生会受到同事的指责。当然班上的学生不是全部会来补课。一个班的学生,有的补课,有的没有补课。老师不好上课。对正常的教学秩序有一定的影响。

⒉透支教育学校的声誉。

培训班的老师,私立学校的老师,公立学校的老师,要你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个,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家长会选公立学校的老师。公立学校经过长年的发展,在群众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学校是一块净土,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现在快成了一个挣钱的机构。资料费,伙食费,校服费,补课费……每年需要不菲的开支,给普通老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有些学校快成了有钱人的学校。严重影响学校的形象。

⒊严重影响老师的形象。

老师是传授知识,解决疑难问题的人。在学生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相信老师说的话。现在教育管理者,一味讲分数,月考排名,期中排名,期终排名,一波又一波。一切考核与成绩排名挂钩。老师要求学生买资料,拼命刷题。课外要求学生补课。虽然上级一再发文,强调老师不能统一要求学生买资料,不能补课。老师会和书店老板联系,让学生购买哪本资料。书店老板会返回几个点给老师。这已是不公开的秘密。联系家长建议学生补课。监督学生写家庭作业,讲解不会做的习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老师在学生中的形象。

总结:教师补课是一种社会现象,需要政府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严格执行,方能杜绝在职老师补课这种乱象。提高老师待遇,让有需求补课的学生,走向社会的培训机构。使中小学教育在正常的轨道上有序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