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统治期间,1908年到1912年发生了什么事情?

大猪1987


中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世界:普法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南北战争。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对华侵略战争是指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反对匈牙利帝国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清帝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1900年春天,义和团运动成为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导火索。八国联军以此为借口,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名,分裂并掠夺了清帝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 1911年的革命

1911年的革命是指1911年至1912年初的中国农历1911年(清宣统三年)发生的民族革命,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君主制并建立共和政府。

1911年的革命在现代中国是一个相对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不容小im的解放作用。

1911年的革命创造了现代意义上的完整的现代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数千年的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制政权,并结束了君主制。民主共和的概念得到传播,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并以极大的震动和影响力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3.普法战争

普法战争是普鲁士王国(德意志国家的前身)与第二法兰西帝国之间的战争,始于1870年至1871年。由于长期以来,普鲁士王国与法国之间的关系一直很紧张争夺欧洲大陆霸权和德国统一的长期斗争。

1870年7月14日,普鲁士总理Bi斯麦就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发出了挑衅性的“阿姆斯密”,这激怒了法国政府。 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但战争爆发后,法国军队一败涂地。 9月2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在轿车上投降了近10万法国军队。


帝国之间的战争


9月4日,巴黎爆发了一场革命,法国资产阶级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二法兰西帝国去世了。但是总军仍在驾驶。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被加冕为皇帝,并建立了德意志帝国。法国资产阶级政府要求停火。 2月26日,双方在法国凡尔赛签署了初步和平协议。 5月10日,在法兰克福签署了正式合同。

这场战争完成了德国普鲁士王国的统一,并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它还为意大利的统一做出了贡献。


它还为意大利的统一做出了贡献。


4.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它指的是在19世纪中叶完成欧洲国家,美国和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从而促进了经济发展。在1860年代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了。人类已经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技术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并且出现了垄断组织。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为市场经济和世界霸权而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并最终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


5.内战/美国内战

内战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内战。涉及的两个当事方是北部的美利坚合众国和南部的美利坚合众国。战争以南方联盟炮击萨姆特要塞而开始,以北方联邦的胜利而告终。战争开始时,北方为维持民族团结而战。后来,它演变成一场消除奴隶制的革命战争。


工业革命后


内战是工业革命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在此期间,制定了战术,战略思维和战场医疗等现代战争标准。参加战争的350万人中,绝大多数是志愿者。战争造成75万士兵死亡,40万士兵致残。有关协会估计,伤亡人数可能会更多,而且也有不明人数的平民受到影响。


工业革命后


内战给当时的欧罗巴观察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克思说,南北战争代表了军事历史上的一场独特战争。内战具有重大的,历史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


文文情感故事


题主的意思应该是问在民国成立前,清朝统治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清朝有没有感受到自己即将灭亡,灭亡之前有没有什么征兆,怎么就突然灭亡了。如果是这这个意思的话,那咱可以来回答一下。

辛亥革命的青天白日旗↑

清朝统治的最后一段时间里,清朝统治者一直都明白自己的统治不保,处在即将灭亡的边缘,所以一直在想办法变法自救,清朝统治的最后十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一般把这段时间称为清末新政时期,这一时期的清朝统治十分精彩。


首先就是统治不保,被迫改革: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慈禧太后又一次战胜了光绪皇帝,把权力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她以“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噱头集结了大批保守派捍卫自己的统治。然而形势比人强,长期在慈禧太后的统治下长期不思进取的大清朝又一次倒在了列强的枪炮之下。1900 年八国联军入侵,直接打进了北京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被迫逃亡西安。在强烈的屈辱刺激之下,全国民众都对清朝的统治产生了怀疑,大清的高级官员认识到,再不进行一次顺应民心,使国家富强的改革,大清就亡了。 不改革就不能自强,不自强就无以抵御外辱。

慈禧西安行宫↑

所以,京城和地方的高级官员在 1900 年底纷纷上书,陈述他们对行政、 军事、教育、财政等各方面的改革意见。1901年1月29 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下诏变法,声称三纲五常虽为万世不易之理,但政府的统治方法则应顺应时代潮流,进行必要的改革。由此,为期十年的清末新政揭开了序幕。

新政诏令↑

“盖不易者三纲五常 , 昭然如日星之照世 ; 而可变者令甲令乙 , 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 光绪朝东华录 》 )

这是清末新政实施的宗旨,清朝统治者将这场改革称为“琴瑟之改弦”,只是小修小改,可见这场改革从一开始就是不彻底的,也预示着它失败的命运。

其次就是改革的内容,让清朝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清末新政的改革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了政治、经济、 教育、军事、法律等,按照题主的说法就是在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事,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 政治上,清朝开始进行立宪的准备工作,于 1905年派遣以载泽为首的五位大臣洋,到日本、英国、美国、德国和法国考察立宪政治。1908年,清朝宣布实行宪政的计划,声明将在1916 年颁布宪法,举行第一次国会选举。同时还发布了“宪法大纲”,这个“宪法大纲”是以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宪法为范本的。1911 年,清朝成立了一个所谓的“责任内阁”,这就是后来遭人诟病的“皇族内阁”,虽然模仿日本的内阁,号称共同协商,民主决议,但其实内阁里面都是皇族成员,到最后还是爱新觉罗自己家说了算。

  • 在军事上,清朝开始改革兵制,着手训练新军。新军被编为3 镇,每镇 12500 人。其中最著名的、训练的最优秀的新军就是袁世凯的北洋六镇,袁世凯和他的北洋军在颠覆清朝统治时还出了不少力,清政府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为了培养军事人才,清朝还在在全国各地建立武备学堂,同时还派人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为将来颠覆清朝统治培养了不少军事人才。

  • 在法律方面,清廷设立专门机构,由法学家沈家本主持,检查《大清刑律》,废除了剐刑、枭首、文面等酷刑。此外,还完成了《钦定大清商律》、《奖励公司章程》、《破产律》等法律,对近代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也不必多说,经济发展了,人们不再喜欢种田,小农经济无法维持,清廷统治的经济基础自然也动摇了。

除以上外,清末改革还带动了民间结社、办报等新社会现象的出现。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渠道得以拓展,咨议局、 资政院、自治会等反映民意的机构开始出现,政府和民众互动的格局初步形成。形成以后士绅集团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靠他们强大的社会影响力跟清政府叫板。


小结:

总而言之,为期十年的清末新政确实在很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甚至还可以说,新政已经为原本奄奄一 息的大清增加了几分活力。可是,对于一个封建整体来说实现思想专制才是统治稳固的利器,活力大增的社会与腐朽的封建政权是格格不入的,晚清新政的最后十年是推动中国发展而加速清朝灭亡的十年。

五大臣出洋考察图↑

现在来具体分析一下,清朝最后统治这段时间社会上发生的事情:

城市化进一步发展。衡量城市化的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增长率,清末新政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地方民间自由度大大增加。城市因其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功能的进步而吸纳越来越多的人口 , 无论经商 、求学 、谋利 、求生甚至享乐的人们都要去城市 , 于是,各种资金、多元文化与大量的异质人口通过不同道涌入城市,使得新型城市日益发展起来 。比如上海人口就从1882年的60 万人速增至1910年的129万人 。一举成为当时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繁荣的上海租界↑

士绅集团崛起,皇族统治力衰弱。传统士绅以农村为根据地,依靠着由儒学教义确定的 纲常伦理在农村享有很高的地位。他们是统治者在乡村中的代言人,与上层统治集团在利益上基本一致,所以一直支持着封建统治。然而经过清末的政治改革后,清朝统治者不在信奉儒家,更是将科举废除,士绅集团也由此失去了在乡间立足的政治合法性,所以他们逐渐走出乡村,来反对清朝统治者。他们以城市为新的基地 , 将原先分散的势力集聚起来,利用清廷为了预备立宪而在1908年建立的咨议局行使反对皇族内阁的权力,处处与清政府作对。由于他们的影响实在太大,清政府在不愿树敌的情况下大多选择妥协。比如清廷原定10年的预备立宪在士绅集团的反对下硬是缩短了一半。这充分体现了清政府统治基础的衰落。

咨议局↑

新式教育盛行,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清政府为了快速发展生产力,兴办了很多新式学堂,也派遣了很多留学生,出国留学,他们原先的设想是通过培养现代化的人才来效忠大清,帮助大清摆脱困境。可是最终事与愿违,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反而最想获得思想上的解放,他们认识到了清朝统治的腐朽,选择推翻它而不是保护它。以新政中派遣的留学生为例,留学生学生到了日本之后,眼界大开,很快就接受了新的思想洗礼。同时,产生了强烈的改造国家的愿望。他们翻译书籍,创办杂志,用学到的先进思想启蒙国民,甚至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了后来推翻清朝的重要力量。革命党人很多都是日本留学归来的,后来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的高官政要也大多留过学。清政府用新式教育给自己培养了一批掘墓人。

清末实行的新学制↑

最后总结一下:

“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这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他的名作《旧制度与大革命》(我国某领导人向国民推荐了这本书,值得一看)中提出的观点,该观点被称为“托克维尔陷阱”。该观点本身是用来形容法国大革命的但用在晚清政府上也颇为合适。

晚清培养的“掘墓人”↑

腐败的晚清是一个坏政府,在辛亥革命到来,大清将亡的前几年里,晚清政府一边力行改革,一边在给自己掘墓,最终难逃“托克维尔陷阱”。

由此可见,1908到1912年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历史在用不同国度的史实来揭示相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值得任何时代的人深入思考。


国子监小祭酒


题主问的是清朝统治期间,1908年到1912年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那重点就限定在国内。在这4年间,国内发生了很多大事,但其中最大也最优影响意义的应是“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爆发于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它成功的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及封建制度。辛亥革命也是现代中国史的起点,是中国能发展成民主及现代的国家最重要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