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惡人得不到懲罰,那麼善良也將失去意義。你怎麼看這句話?

陌上王公子


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才是壞人。這要看他是什麼樣的人,壞人和好人的區分是不科學的,必須辨證的看,因為沒有絕對的好壞。不要覺得壞人才會有報應,無知愚昧的人同樣會遭到報應。報應的說法也不科學,我們改為客觀規律好一些。違背規律的人,自然要受到懲罰的,不是自然的懲罰,就是社會的懲罰。當然,什麼時候受到懲罰,不是絕對以哪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要看事物發展的形勢。我們說的“壞人”,嚴格說就是違背自然和社會規律的人,絕對是遭到懲罰和損失的,只不過有的很明顯的被否定、推翻,而有的是自欺欺人,自己覺得得了便宜,其實失去了: 惡人和壞人是一個概念嗎。。自然”是客觀地看,那怎樣看人的主觀意願呢? 任何事情都很多面性, 好人和壞人只是我們自己在心裡給別人下的一個片面的定義。 因為好與壞在很多時候很難分清楚,舉個例子,有一個人為了救自己的親人,去搶劫,在別人眼中他是壞人,但在他親人眼裡,你說是壞人嗎?好與壞是相對的,個人認為懂得包容自己,愛護自己的就是好人~?


標峰理論評


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正義必然要戰勝邪惡。弘揚正氣,除惡揚善。弘揚社會正能量。


追風不負歲月


三字經裡有一段大家都熟悉的幾個字《 人之初,性本善》,可見惡人也不是生來就惡,家庭、教育、環境,都會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惡,也有分界線,惡到什麼程度?

不說以往看過的故事,就現在的社會,哪個惡人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惡,如果我們深入瞭解,很多都是很小的時候受家庭或者社會的影響,從一個思想純淨的孩子變成現世中人人唾罵的惡人。

假如,當初他還是孩子的時候,犯了錯,家長適時的教導,有人開解,有人幫助,是不是就不會變成如今的樣子?

善良,本身是指一個人的德與行,可是,有些善卻是助長了惡的行為,不分對錯的一味盲目善良,這樣的善比惡更讓人唾棄。

善心的付出也要看別人接不接受,雪中送炭是善,錦上添花也是善,那怎樣讓我們的善做到恰如其分呢?這就要我們有分辨真善與真惡的能力。

如果你只盲目的善良,這樣的善良已經失去意義了,甚至,你的善良還會傷害到無辜的人。

農夫與蛇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你施手救助是善舉吧,可是你的善換來的是什麼?你的善良換來的是失去,也可能還有人因為你這個善舉還會被此傷害,你的這種善比惡其實更讓人憎恨。

如果惡人得不到懲罰,那麼我們的善良也將失去意義嗎?

雖然善惡相斥,但是看這個人惡到什麼程度,有些惡是可以改變的,只是他還徘徊在善與惡之間。這個時候我們的善良就會有意義,伸出援手,把他拉出泥潭,棄惡從善的例子也不少呀。善良之人有時也是拯救者,所以,我們的善良當然有意義。

對於那些大惡之人,自有公論去懲罰,我們不該因為有惡就排除善意之舉,人生本來就有黑白善惡之分,做好自己,不做惡人,心存感恩,寬容大度。

盲目的善良,沒有底線的寬容,沒有原則的大度,肆意干涉別人的人生,強制的給予,這樣的善良我想大家也不喜歡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