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詩經.大雅.綿》,道盡了禮讓文化背後的周王朝顛沛發展史

綿綿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冗,未有家室。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周原膴々,堇荼如飴。爰始爰謀,爰契我龜,曰止曰時,築室於茲。乃慰乃止,乃左乃右,乃疆乃理,乃宣乃畝。自西徂東,周爰執事。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其繩則直,縮版以載,作廟翼翼。捄之陾,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鼛鼓弗勝。乃立皋門,皋門有伉。乃立應門,應門將將。乃立冢土,戎醜攸行。肆不殄厥慍,亦不隕厥問。柞棫拔矣,行道兌矣。混夷駾矣,維其喙矣!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

眾所周知,《詩經》並不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研究先秦時代,更多的是將其看作一部史書更為貼切,這首詩記錄了周民族的發展壯大的光榮史,就像“綿綿瓜瓞”,瓜蔓越長,其碩果也就越大,最後終結出周文王這個“碩果”,終帶領周部族走向強大。

一首《詩經.大雅.綿》,道盡了禮讓文化背後的周王朝顛沛發展史

周文王畫像

一首詩,一部周部族的顛沛流離史

  • 周部族的奠基者,古公亶父時期。

虞夏之時,部落首領后稷(原名棄)去世,其子不窋(讀ku)繼任部落首領,同時還繼承了父親在夏朝的農官職位,在其晚年之時,夏朝政治勢力更迭,夏啟廢除了禪讓制,眾多部落有了“離心”的趨勢,夏太康時期,有窮氏首領后羿乘太康外出狩獵,夏都空虛之際一舉推翻夏太康的統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太康失國”。

數十年後,太康侄孫少康打著先祖大禹的旗號,召集夏朝舊臣伯靡等人,又取得了當時最有勢力的有虞氏部族的支持,一舉攻克舊都,奪回王位,重新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開啟了中國歷史上首個以“中興”二字命名的時代“少康中興”,而後稷部落就是在這個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被驅趕出其原有的勢力範圍。

一首《詩經.大雅.綿》,道盡了禮讓文化背後的周王朝顛沛發展史

少康中興

后稷部落在老族長不窋的帶領下艱難遷徙,直到遇到西方遊牧民族戎狄的時候才停了下來,逐漸放棄了自己部族最為拿手的農業技術,轉而從事畜牧業,就這樣安定了幾十年。不窋的孫子公劉繼位以後,后稷部落才迎來一個興旺發達的時代。他們重新開始重視農業,開始平田整地,開始興修水利,甚至渡過渭河,採伐南山木料修建居所,《史記》對此有著詳細記載。

公劉雖在戎狄之間,復脩后稷之業,務耕種,行地宜,自漆、沮渡渭,行者有資,居者有蓄積,民賴其慶。百姓懷之,周道之興自此始!

公劉的兒子又把部族遷徙到豳(bin)地,即現在陝西彬縣,后稷部族開始漸漸的興盛起來。隨著他們農耕生活的興盛,狄戎的侵擾自然不可避免而來,大好的局面又開始逆轉,后稷部族又開始沉寂衰落下去。若干年後,一位部族的聖人耀世而生,他就是古公亶父,他繼承了部落首領之職後,便決心恢復后稷部落往日榮光。

一首《詩經.大雅.綿》,道盡了禮讓文化背後的周王朝顛沛發展史

戎狄人的勢力範圍


戎狄人依舊對他們侵擾不已,古公亶父先是與他們虛與委蛇,對方要財物給財物,要人口給人口,要土地給土地,這樣的做法激怒了部落成員們,然而古公亶父依然一味退讓,並不打算與戎狄開戰,他是這樣說的。

有民立君,將以利之。今戎狄所為攻戰,以吾地與民。民之在我,與其在彼,何異。民欲以我故戰,殺人父子而君之,予不忍為。

此話說的雖然風格高尚,但其實最主要還是后稷部族實力不濟,不足以與敵人開戰,於是古公亶父為了保存部族的實力,便帶著部分族人渡過漆水、沮水,翻越了梁山,到了現在陝西岐山縣一帶,這個地方雖位置偏高,但恰恰有一片適合耕種的地帶,是為“周原”,部落在此安居之後,後來便被稱為“周人”。

在古公亶父的帶領下,后稷部族再次煥發了生機,不服從戎狄統治的百姓紛紛投奔而來,周邊的部落與居民,聽聞古公亶父有仁德,也紛紛前來投奔,這樣,周部族已經逐漸成型。在上文引用的古詩中,大部分是描寫古公亶父遷居周原之後,帶領人民修建房屋,建造大城,發展生產的興旺景象,開始逐漸有條有理的形成一個新的國家,而這時的中原,已經走到了商朝晚期。

一首《詩經.大雅.綿》,道盡了禮讓文化背後的周王朝顛沛發展史

古公亶父畫像

  • 周部族的聖人,文王時期。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老大叫泰伯,老二叫虞仲,小兒子叫季歷。季歷的母親叫太姜,是姜姓諸侯國之名門之女,他又娶妻太任,太任給季歷生有一子,取名為昌,因為后稷後代皆姓姬,所以叫姬昌,也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聖人周文王。

周部族的宗法觀念向來比較強,嚴格實行嫡長子繼承製。但季歷的兒子出生後卻成了例外,據說姬昌出生時,一隻紅色的雀鳥叼著丹書落在門前,丹書上寫有神諭,上雲:

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兇。凡事不強則枉,不敬則不正。枉者廢滅,敬者萬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不仁守之,不及其世。

此段“神諭”估計乃後人杜撰為之,但是卻點明瞭執政的真理。古公亶父見這個孫子如此特別,就動了傳位的念頭,遂不由得讚歎曰:“我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他大兒子太伯和虞仲聽到此語,想著古公亶父將要將族長之位傳給姬昌的,於是為了不給父親出難題,兄弟二人連夜便逃往南方,以便父親把部落首領之位傳到姬昌手中,這就是周族著名的“兄弟讓位”的傳說。話說兩兄弟跑到南方的水鄉澤國,再也不想跑了,於是順應了當地的習慣,剪掉了頭髮,身上刺上了魚龍的紋樣,變成了南方的“蠻族”,過了沒多久,二人居然在此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吳國。

一首《詩經.大雅.綿》,道盡了禮讓文化背後的周王朝顛沛發展史

兄弟讓國

二人走後不久,古公亶父便去世,王位傳給了老三季歷,也就是史書中的公季,史書對其記述比較少,僅僅在《史記》中有些許記錄,只說公季“修古公遺道,篤於行義,諸侯順之”。但從其他史料綜合來看,在公季的時代,周部族已經成為西方的強國,不斷開疆拓土,甚至打的戎狄人被迫北遷,所以逐漸引起了商王朝的忌憚。大約在商王文丁或者帝乙時代,商王封公季為“

牧師”,管理西方各諸侯國。

就在這個時期,公季前去商王朝受封,結果被商王下令殺死,姬昌也被囚禁,過了一段時期,商王看到周部族並無異動,遂將姬昌放了回去做“西伯”,就這樣姬昌帶著仇恨離開朝歌。殺父之仇就這樣深埋在姬昌的心底,畢竟他目前實力不足,威信不夠,不足以與商王朝公開翻臉,只能繼續先積蓄力量,走“行善積德,爭取民心”得路線,史書記載其:“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姬昌在蟄伏之中,以待將來一飛沖天。

一首《詩經.大雅.綿》,道盡了禮讓文化背後的周王朝顛沛發展史

公季擴土

“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的禮讓文化

這句詩中包含了一個典故,那就是著名的“虞芮讓畔”,事情是這樣的。

在河東虞芮兩個古國之間,有一塊適合耕種的良田,這兩個國家為爭這塊地爭鬥了許多年,兩國國君在找商王說理後無果,聽說西伯姬昌仁德善斷,遂一同渡過黃河去找姬昌評理。

進入周境以後,二人發現周國人的精神面貌與其他國家完全不同,在田地裡耕作的農民,他們在耕種的時候會給他人田地之間讓出分界線,這就是所謂的“讓畔”,他們邊走邊想,如果人人都做到這一點,誰還會為爭地而發生爭執呢?

走在周國的路上,他們發現新的現象,行人們喜歡互相讓路,尤其遇到比較狹窄的地方,互相謙讓沒人搶道,當他們走到周國都城時,謙讓幾乎成為周國人的一種生活習慣,甚至在當官時都要互相謙讓一番,整個國家充滿著一種自律的秩序。

二人面面相覷開始交流起來,“我們這些事還用麻煩西伯嗎?咱們連人家老百姓都不如啊!”於是二人決定回家,以“讓畔”的方式來解決兩國間有爭端的地,爭地糾紛圓滿解決。

一首《詩經.大雅.綿》,道盡了禮讓文化背後的周王朝顛沛發展史

虞芮讓畔雕像

過了沒多久,周國君臣得知此事後喜出望外,這又是為何呢?

周國從古公亶父、公季到西伯姬昌,一直為周部族的發展而努力,尤其到了姬昌時期,與商王朝有著殺父之恨,驅使著他不斷壯大自己,想著有朝一日取商而代之。所以雖然他平時施仁政,行善積德,雖不能說沒有發自內心的真誠,但絕對有收買人心的意味在其中。恰好如今遠在黃河東岸的虞芮二國遠道而來請求周國主持公道,這不證明周國的仁德之名已經遠播了嗎?用我們現在話來說,其實是“國際威信”的空前提高。

更離奇的是,兩國的爭端西伯沒有出面,甚至都沒有驚動周國官吏,僅憑周國的文明盛況就將二人感化,這不是一種奇蹟嗎?於是周人將這個事件隆重的寫入自己的詩歌裡面:“虞芮質厥成,文王蹶厥生”,意思是說兩國爭地糾紛的解決,完全是因為周王的盛德感化了他們。

虞芮讓畔”事件發生後不久,西方各諸侯國都聽聞此事,都感慨的說:“西伯蓋受命之君”,承認姬昌獲得了天命,於是四十幾個諸侯國歸服了周國,共尊西伯姬昌為“文王”,文王時代來臨!

且不說周文王政治上的謀劃,我們通過這件事情看到一個文化現象:“讓”!早在舜耕歷山時就有人“讓畔”,堯舜禹禪讓帝位,也是一個“讓”,太伯虞仲讓位季歷也是一個“讓”,伯夷叔齊互相讓國,也是一個“讓”,虞芮二君“讓畔”,仍然是一個“讓”,可見禮讓文化在古時是一種優秀的文化傳承,更是一種習俗,正是這樣的文明,才會將周國打造的更為強大,也才有機會終取商王朝而代之。

一首《詩經.大雅.綿》,道盡了禮讓文化背後的周王朝顛沛發展史

文王理政

結語

一篇古詩,一段文化,一段歷史,《詩經.大雅.綿》道盡了周王朝顛沛流離的發展史,但其背後體現的卻是上古時期延續下來的“禮讓”文化,可見從古至今,“讓”既是一種“禮”,更是中華民族不可或缺的優質品德,只有遵從這種美德,“綿綿瓜瓞”才會結出累累碩果。

參考資料:《史記》、《詩經》、《國語》、《逸周書》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