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雅兰读论语·雍也》第十六则

6.16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导读】《论语》言“文质”,有“从周、 从先进 、彬彬 ”三说。 彬彬,道之中。“从周从先进”,时之中 。 中道,为君子心向之,不得已为之,与其史也,宁野。

【雅兰读经】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朴也。

质属于先天德性或自然属性。可以理解为事物的内在本质实相或内涵。

文,华饰之谓。

于后天社会中学习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之谓。

野,惟实而文不足谓之野。西汉达人扬雄所说“实无华则野”,通此。

《礼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

综合以上,“质胜文则野 ”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的自然属性,也就是德行超越了后天学习取得的学问,虽然其言行难免疏于礼,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朴实无华的人。

史,文多而质少,非躬行者也。扬雄曰:华无实则史。

关于“史”还有一种理解,就是钱穆先生的“宗庙之祝史(祝司祭祀,史掌文书。其实在三代及三代以前,祝也史,史也祝。故可以把“祝史”看作合称。),及在官府掌文书者 ”和《四书集注》的“掌文书、多闻习事而诚或不足”之说。这两种说法其实系出一脉。就是把“史”看作一种职业。这样解读,若是熟知“史”这个职业的性质,本也无多大问题。因为“掌文书者”本来就只是负责记录当朝,前朝社会朝野人物之言行事迹的;至于“宗庙之祝史 ”更是“司祭祀”的职业人或兼职文书之事。也就是说,“史”只是专于文并非躬行或达到(实或质)其所记之事迹的人。

华饰谓之文,孔子所说“文胜质则史”的意思就出来了——如果一个人因为尊学问而忽视了德性,虽然看起来很有涵养,也不过是一个华而不实的庙祝或衙门文书。

彬, 彬从林, 质也 ; 从彡,文也。故,《论语注疏》言:“彬彬,文质相半之貌。”

孔子在《论语.卫灵公十五》所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正彬彬之谓。

如果把人看作一棵生命树,孔门儒家所说的“质”无疑就是树根树干,“文”则是由此根繁衍而生的花叶。无树根树干,花叶无所依,无花叶则生命树就如仅活于冬季。根干花叶,有序具存,生命之树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假以时日,最终会结出生命的果实——彬彬之君子。

人是社会属性之物。后天学习是必要的。但是于此学习中有一个孰轻孰重的本末厚薄之辩。《论语》开篇的“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颜渊》第八则的“文质”之辩及《礼记·大学》开篇提到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皆是此本末之辩。“文质”或“本末”之辩就是是百家争鸣时代的“名实之辩”。这在儒道诸子的经籍中有着统一的定论。这个统一的定论有很多不同的名相,在今天这一则展示的名相就是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然后为君子 。“彬彬”,道之中。虽为君子所向,实常人所难及。所以,践行起来,若不得已为之,与其史也,宁野。

《论语·先进》“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所说,正此谓。

《易》言:白贲无咎。

关注本号的读者君会发现,本号在每一则都会提前剧透,或引用其他篇章互相论证,其原因不外乎在用行动说明一个原则:读《论语》有方法,以经解经是基本。学习每一则,不仅要结合全篇,更要结合整部《论语》以及儒家思想来取舍这则到底说了什么。当然,这和做到中道彬彬君子一样难。虽然如此,但只要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总有一天回达此中道。


【原创首发】《雅兰读论语·雍也》第十六则


【参考译文】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的德行超越了后天学习取得的学问,虽然其言行难免疏于礼,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个朴实无华的人。如果一个人因为尊学问而忽视了德性,虽然看起来很有涵养,也不过是一个华而不实的庙祝或衙门文书。聪明而高尚的人,应该即尊德性,又致力于从问学中求道。这样才是一个符合中道的君子。——此为婴孩意译,仅供参考,

【本号按】

此则的“文质”之辩还可以引申为文学的形式和思想内容两者孰轻孰重之辩。扬雄说:事胜辞则史, 辞胜事则赋, 事辞称则经。

原则上说,文学的形式表达取决于文学的思想内涵如何。恰如其分的文学形式影响文学思想是否得到充分表达。但是若一味追求文学形式而忽视文学的思想内涵就失去了文学存在的意义,文学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音韵游戏和文字排队。此一味追求形式(文)忽略诗词内涵(质)甚至违反基本物性物理的弊病在当代诗坛尤甚。

相反,若是只注重思想内容忽略形式的选择,文学也就失去了吸引普通人的魅力。所以,在文学上,也是文质兼备,才能成为流传百世的经典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