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发林:跟着党啊奔小康 ——我身边的小康故事

2019年,隆阳区金鸡乡黄毛社区黄毛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孟发林家仅生猪养殖一项的净收入就达到5万余元。谈起家里的生产生活,孟发林满脸笑意,对今后的家庭发展充满了信心。

孟发林的家庭养殖业走到今天,其中经历了许多波折。孟发林患有焦虑障碍症十多年,长期服用“拉莫三嗪片”“草酸艾司酉酞普兰片”进行控制治疗,每年仅药物治疗费就需要1万余元。因不适应外出务工,加之两个孩子正上学,便和妻子杨林仙一起发展生猪养殖。然而,2013年一场意外的猪瘟让他家里养殖的生猪一下死了30余头,巨大的损伤让他的家庭生活一下子跌到了谷底。鉴于孟发林的病症和发生的意外,社区将其全家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成为名副其实的贫困户。

孟发林:跟着党啊奔小康 ——我身边的小康故事

2020年4月15日,孟发林生猪养殖场一角。摄影:罗洪林

成了贫困户,但孟发林人穷志不短,决心从哪里摔倒还要从哪里站起。2014年,在乡挂包帮干部陈晓东的帮助下,孟发林顺利申请到5万元的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并注册办理“隆阳区孟发林养殖场”个体工商营业执照,进一步规范经营和发展家庭养殖。经营中,孟发林认真汲取2013年的猪瘟教训,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养殖技能培训,经常与乡兽医站工作人员交流学习。定期到兽医站领取消毒粉,搞好养殖场内外消毒工作,认真开展猪瘟防疫。几个养殖周期下来,家里的生猪存栏规模不断扩大,单是一年要加工的包谷、麦麸等饲料就要30多吨。

孟发林:跟着党啊奔小康 ——我身边的小康故事

2020年4月15日,孟发林养殖场的能繁母猪产下不久的猪崽。摄影:罗洪林

为了方便生产经营,孟发林2015年在家中安装了三厢动力电表。说到电表的事,孟发林感叹到“装动力电表,真的是感谢陈晓东书记呢。一开始我提出申请,供电所说我们这边用电负荷大,不批准,后来还是陈书记去帮忙协调才安装的。电表装好后,几十吨的包谷在家加工,真是省时、省工、省钱”。此外,孟发林在其他挂包干部的帮助下,积极探索养殖成本效益最大化的模式,在2016年开办了烧酒坊,用酒糟代替部分猪饲料。

孟发林:跟着党啊奔小康 ——我身边的小康故事

2020年4月15日,孟发林养殖场猪舍里的育肥猪 摄影:罗洪林

走进他家的烧酒坊,醇厚的酒香阵阵扑鼻而来,酒坊里整齐的摆放着一排排的酒瓮和发酵缸,妻子杨林仙正在“翻料”。据她介绍,酒是断断续续地烧,主要是图酒糟喂猪,一年大概烧制纯米酒3吨左右,6元至8元每市斤,一年收入大约15000多元。

孟发林:跟着党啊奔小康 ——我身边的小康故事

2020年4月15日,孟发林妻子杨林仙在酒坊“翻料” 摄影:罗洪林

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挂包干部的帮扶下,孟发林自强不息,精心经营家庭养殖业,家庭经济和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大儿子杨义海本分务实的常年外出德宏一带务工,每年收入3万元以上,并在2018年娶妻成家,儿媳也在芒市遮放做民族服饰加工。家中喜添新人,全家的内生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了。

孟发林:跟着党啊奔小康 ——我身边的小康故事

2020年4月15日,孟发林在清扫猪舍 摄影:罗洪林

乘着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春风,孟发林愈加勤奋。2019年按期偿还了5万元的扶贫贷款,2020年在挂包干部的帮助下再次顺利地申请了产业贷款,继续发展壮大家庭养殖业,一心要把“脱贫猪”养成“小康猪”。

孟发林:跟着党啊奔小康 ——我身边的小康故事

2020年4月15日,孟发林养殖场猪舍里的“小康猪” 摄影:罗洪林

回想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孟发林感慨的说“我们家现在这个样子,真的是感谢共产党呢。猪瘟那年要是不有政府的支持,真不敢相信家里的生活会过成什么样。照现在的势头,家里的日子会一年比一年好。”(罗洪林、李正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