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劉永好快手上課:農業產業已經被永遠地改變了

2020-04-17 11:47

“不但要抬頭拉車、埋頭看路,還要仰頭看天。”在4月12日上線的“綠領公益大講堂”第一節線上課程中,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作為講師奉獻了第一節面向三農群體的免費培訓課。

“綠領公益大講堂” 由新希望集團、中國經濟網、農民日報、中國農村雜誌社、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聯盟以及快手聯合發起,面向三農從業者,致力於成為一個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新媒體平臺、三農群裡的複合型平臺、以及長期在線專業知識的公益化平臺。

對於和綠領公益大講堂的合作,快手CEO宿華表示,快手很榮幸能參與到綠領公益大講堂項目中,“我們願意在合作中,利用快手先進的技術生產力和龐大的人群覆蓋,把優質的三農群體培訓內容做更好的分發,觸達到更多三農群體用戶。”

在這個特殊的年份,各行各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農業同樣不能例外,但挑戰背後蘊藏著機遇,如何正面迎接挑戰,把握機遇,是每一個三農人都應該瞭解的。以下為劉永好第一節大咖課的內容精選:

過去的綠領培訓課大部分都是線下舉行的,但從疫情發生到現在兩個多月了,我們已經在線上開了30多場綠領培訓的直播課,有90多萬農民朋友向我們的講師、專家學習種植、養殖的技術,在線上諮詢農技服務、購買農資,獲得了農業的信息。

現在我們決定把綠領培訓課程全部搬到線上去,這不僅僅是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更是因為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我們的農業產業已經被永遠地改變了。

我常跟大家說,不但要抬頭拉車、埋頭看路,還要仰頭看天,要對形勢有準確的判斷,才能作出超前的決策。綠領大講堂的第一課,我想跟大家探討,在新形勢下現在的產業發生了什麼變化,咱們綠領一族又面臨了什麼樣的機遇,應該去如何把握和轉化。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看2020年的開年有哪三個重大的變化?第一變化,新冠疫情已經永遠地改變了世界。這次疫情的流行,它的規模是空前的,傳播是指數級的,目前已經蔓延到了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100多萬個確診病例,而且遠未到底,以及無法完全阻斷病毒傳播的社會管理方式,讓這場疫情的阻擊戰變成了考驗全世界人民和全球經濟持久性的一個持久戰。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世界疫情的延續,國內製造將遇到大量的訂單撤銷、停工和一定的裁員。或許有相當一部分進城打工者離開大城市,進入中小城市或者返回家鄉,尋找就業機會或者自主創業。

第二重變化,一、二、三產業的格局發生了變化,在過去三個月的抗疫與復產的過程中,老百姓最傳統的衣、食、住、行需求被改變了,現在是醫、食、住、行,這個“醫”是醫療的醫。醫療防護需求被放到了首位,但是民以食為天的剛需沒有變化。

農村全面轉向線上,城市轉向了雲上,圍繞“民以食為天”這一需求,疫情期間的農業生產雖然遇到了一些阻礙,卻沒有完全停止,而我們的飼料企業、食品加工企業都把自己的數字化、信息化的建設成果拿了出來。

另外一點,就是生產端到消費端的距離縮短了,圍繞剛需,以需定產,在這樣的變化過程中我們發現,僅僅是農產品的加工領域就出現了一長一短的變化。那些保質期更長,方便長距離運輸,方便烹飪,成分健康的方便食品變得非常地流行。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收縮不必要的開支、嚴控庫存、以需定產,成為當前的製造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必選。另一方面,龍頭企業及時調整業務,有的通過增值擴產、及時轉產,適應新的消費需求、新的產品特點,努力留存實力,保住產業鏈上的夥伴還能獲得訂單、員工還可以繼續上班。

第三重變化是產業的數字化轉型正在加速進行。這場戰役還要持續一到兩年,而數字化的戰役過程中,製造業本身就在經歷的數字化轉型而被加快了,以大數據、物聯網、5G、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技術引領的工業互聯網時代、智慧農業時代正在加速到來。比如,遠距離調運蔬菜、進口水果,而運輸和進出口不通常時候,城市周邊發展立體菜園就變成了機遇。

有人說2020年挺難的,有人說受到損失,不知道該怎麼辦,可是我覺得有句到話說得好:機遇就在眼前,你只是缺少發現它的眼光。剛才說的這些變化,當然會影響大家的工作、掙錢、做生意、搞創業,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其實危機和變化當中還蘊含著三大機遇。

第一重機遇,從事農產業、種植業、養殖業和農產品相關的加工業,在今後一個時期將是相對安穩的一個選擇。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2020年是一個轉折點,也是另一個時代的起點。2017年國家提出鄉村振興的大戰略,按照規劃,2020年是國家戰略正式起步之年,到2035年,我們要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到2050年將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在疫情壓力和國家戰略的雙輪驅動格局下,智慧農業的新時代會加速到來,引導疫情影響下的城鄉青年找到好的工作機會,穩定就業是當務之急。

在2018年的3月,全國兩會的政協委員通道上,我正式向社會宣佈,我們要發起10萬綠領新農民培訓技術,利用5年的時間,為鄉村振興戰略培養一批現代化的農業人才。我把這些現代化的新農人稱為綠領、綠領一族,這是因為過去我們的農民被說得很老土、貧窮、不時髦,我想建立起綠領這個職業的符號,綠領從事的是綠色產業,和城裡的白領、金領一樣,是一個職業的代稱,是一份體面的、值得自豪的工作。

第二重機遇,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帶來的機遇。現在的農業已經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時候了,靠天吃飯已經成為過去式,我們正在經歷著朝著規模化、節約化、現代化的農業轉型新的機遇期,從傳統農人轉化為現代農人,不僅需要天時地利,還需要有人點撥,還需要培訓,還需要知識。

第三重機遇,是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新農民職業化的綠領機遇。比方說貴州、山東等地的一些養殖戶,都說明了不論年齡、不論地域,只要有決心和毅力,學到農業技術、搞懂經營管理,我們的綠領一族是大有可為的。

2020年,正值脫貧攻堅決勝之年,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也即將開啟,未來30年的中國農村將是一片充滿希望的田野,而這片廣闊天地的發展區域必將屬於這一代與下一代人,屬於新一代綠領職業化的新農民。

在過去,傳統的城鄉二元體制下,農民是一種身份的概念,而在現代社會分工中,農民是一種職業的概念,身份和職業的區別在於,身份只能被動接受,而職業可以自主選擇。在過去傳統農民身份的形成依靠的是代際傳承,而農業生產的經驗是父親傳給兒子、老鄉傳給老鄉,講的是心口相傳。

而在未來的鄉村振興戰略格局下,中國農業的現代化轉型的加快,職業農民將具有現代化、產業化的生產方式和城市化、互聯網化的生活方式等等特點。

中國現在大概有6億農民,將來城鎮化率達到70%以上,也會有4億農民,因此要讓真心務農、決心在農村幹一番事業的新型職業農民職業化,成為高素質的、高收入的、高學歷的農業從業者,這意味著我們的農業職業教育需要與農業生產實現更有效的銜接,培養更職業化、更優質的農業人才。

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